餐廳生意總是這麼差?也許你做了這三件“沒頭腦”的事

大眾口味日新月異,挑剔的食客不想光顧了怎麼辦?

餐廳風格老化,改了之後“四不像”是為什麼?

市場變化迅速,怎樣實現品牌真正成長?

餐廳生意總是這麼差?也許你做了這三件“沒頭腦”的事

這些問題相信很多餐飲老闆都會遇到,紅餐網專欄作者王鹿鹿將繼續從三個案例進行分析,或許能給開餐廳的你一些思考和答案。

上週聊了三個有關餐飲的小觀察——想不通、想不到和想岔了(三個案例告訴你,做餐飲想不通、想不到、想岔了怎麼辦?),本週繼續分享三個小思考,分別是“不想吃”、“變得怪”和“改太快”這三點,是不是聽上去有點摸不清頭腦?下面我們就來逐點聊一聊。

餐廳生意總是這麼差?也許你做了這三件“沒頭腦”的事

01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想吃這個

案例:

麥當勞中國公司改名“金拱門”,掀起朋友圈一頓熱議。其實近幾年來,快餐業巨頭都頗感壓力,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消費者這麼挑剔了?無論是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或者真功夫等,這兩年都感應到了市場發生的快速變化,這從它們的財務報表和門店增減速度中可以窺視一二。那麼,在這個變化的背後,反映了什麼?

餐廳生意總是這麼差?也許你做了這三件“沒頭腦”的事

思考:

表面上看,是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導致生意的下滑和市場的冷淡。實際上背後反映的是:當社會餐飲供給,從緊缺走向過剩的同時,中國人的經濟能力提升,帶動消費需求升級。越來越多消費者有能力且有意願,開始減少工業化餐品的攝入,轉而追求具備手作、健康、現制、新鮮食材等屬性的餐品。而即使是消費能力偏弱的人,在不斷豐富化的餐飲市場裡,也有了更多的就餐選擇。

總體來看,曾經所向披靡的大規模、高系統化的工業食品加工生產,失去了本來的“殺傷力”。這是餐飲的變化,也是時代的變化,曾經高高在上的“洋”品牌變得不再可懼;曾經大規模生產,集中配送復熱的模式在走下坡路。更多中國餐飲企業卻有了打造品牌的機遇,餐飲行業將需要更多多元化的經營模式。

從吃飽到吃好,之間跨越的不只是一點點。餐飲作為一個與國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高頻/剛需行業,能夠更快速、清晰的反映出市場的真實需求。

當我們看到需求的變化與趨勢,我們就要拋棄一些舊觀念,重新塑造認知。

餐廳生意總是這麼差?也許你做了這三件“沒頭腦”的事

02

大家都喜歡,我的品牌沒理由不變

案例:

本週看到兩件事,串聯起了同一個思考。某個熟悉的餐飲連鎖新店開業,門店設計跟過去完全不同,不僅看不出原先強調的品類與產品,連風格也變了,變成讓人眼熟的某種簡約時尚風格;某個早上去辦事情,途徑一家咖啡館,打眼一看,那不就是“喜茶”嗎?進去仔細一看,除了名稱不一樣,材質、燈光、桌椅、吧檯……都是用喜茶的方式做的。更不要談翻開各類大號推文,總感覺簡約冷淡風無處不在,連火鍋店都做成了同一風格……

餐廳生意總是這麼差?也許你做了這三件“沒頭腦”的事

思考:

筆者認為,流行是確實存在的。用新的流行風格來改進自己本來的風格,那也無可非議,但是做法肯定要商榷,不會是照搬了事這麼簡單。

  • 第一種情況:飲VS餐,它與你本就不同。

比如說,喜茶是茶飲(飲品店),你是某個正餐或快餐(就餐餐廳),由於“餐”與“飲”存在本質上屬於不同業態,帶來的消費場景並不相同。

由於品牌背後的品類源點不同,對設計的需求各不一樣。設計一方面是用來承載功能,另一方面是品牌的信息表達和傳遞。忽略原生品類的文化根源、品牌主線和品類業態,單純追求時尚潮流,往往會變成驢頭不對馬嘴的四不像。失去了自己本來想表達的品牌主線,那就意味著,潮流改變一次你就得跟著改一次,到底是得是失?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喜茶現在有標準店/黑金店/白金店/熱麥店/LAB店/PINK店/DP設計師店,如果一個快餐品牌按照這種方式進行空間打造,估計很快就會出現問題。

  • 第二種情況:飲VS飲,它與你本就相近。

筆者的意思是,它賣茶你也賣茶,它賣茶你賣咖啡……這個還是相近的,那麼“照搬”就更有問題了,表面上看是借用了現成的流行風格,但你從開始就失去了塑造自我品牌的能力,以及差異化的品牌表達。

但這是很多跨界創業者容易犯的錯誤,他們認為品牌的成功要點,就在於吸引眼球的設計和包裝。所以誰紅就學誰,誰夠炫酷就學誰,卻從來不探究別人設計背後的品牌邏輯。用,可以,一定要學為己用,從自己出發,而非盲從。

做餐飲需要學習能力,但這個學習不是一抄了事,而是通過思考,把值得學習的東西借鑑回來,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流行”本身就是有時間週期的,讓自己陷入同質化,又何嘗不是一種市場風險。

餐廳生意總是這麼差?也許你做了這三件“沒頭腦”的事

03

我又有了新想法,這品牌還得再改


案例:

某餐飲連鎖企業全員充滿學習激情,創始人帶頭去參與各種培訓學習,到處聽課走訪,逐漸產生很多的想法。可能是一直想打造品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外說出不一樣的話,從品牌廣告語、到門頭、再到主打產品,總是一變再變,似乎一段時間不調整就不“與時俱進”了……


思考:

餐飲品牌升級的目的是什麼?打造品牌,需要不斷地、大幅度地改變自我嗎?如果用一句話去闡釋“餐飲品牌”這個概念,筆者會說——能讓消費者對你形成獨特認知(你到底是誰),得到持續、有效的價值承諾(你好在哪裡),還能經得起檢驗(你是否誠信可靠)。

餐廳生意總是這麼差?也許你做了這三件“沒頭腦”的事

餐飲品牌升級,是在原有品牌信息的基礎上,通過提煉與聚焦,將這種認知強化,並且進行更為立體的輸出。展開一點說,這樣做,一是為了延長餐飲品牌的壽命,同時也增強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穩定性。

市場變化迅速的情況下,餐飲品牌的升級週期短則2-3年,長則3-5年。怎樣實現品牌真正的成長?你的升級一定是基於品牌戰略的,是具備連續性與全局思維的。品牌到底是誰,一直是清晰的。而升級的根本原因,是來自於市場、消費者、品牌自身不同階段的需求。筆者越來越覺得,

一個優秀的餐飲品牌一定是“穩”字當頭,不是“急”,也不是“奇”。先做對,找對方向,再去建立有效動作。

結語:

在三個思考背後,也有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也許以上的現象,也會在你的身邊出現。無論別人怎麼說、怎麼做,先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深入去理解也會帶來不同的見解,先思考、後決策、再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