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回忆:喀秋莎声名大,志愿军一见“84车”,主动礼让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炮兵集中喀秋莎火箭炮,向美军阵地发起猛烈的炮击,美军在一瞬间突然被炸懵了。在回过神来后,

美军不得不承认,“中国炮兵实在是太可怕了!”

鲜为人知的是,这次对美军展开猛烈炮击的部队,就是董存瑞的老部队。下面,我就说说这支部队的历史。

洪学智回忆:喀秋莎声名大,志愿军一见“84车”,主动礼让

战斗英雄董存瑞

想不到吧,志愿军炮兵第21师最早的前身,可追溯到九一八事变后的诞生的辽宁游击队。

1931年9月18日,这是国人永远要铭记的日子。面对东北三省面临沦陷的悲惨局面,一批抗日志士站了起来,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白乙化就是这样一位勇士。在东北沦陷后的第二年,白乙化在辽宁组织游击队,与日军激战。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又带领游击队参加了八路军,在北平近郊开辟抗日根据地。

在白乙化的领导下,部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强,打的胜仗也越来越多。其部队在北京近郊和河北地区开辟的抗日根据地规模也越来越大。到1941年,日军调集重兵进攻,为了保卫根据地,团长白乙化壮烈牺牲。其所率领的队伍继承团长未尽的事业,与敌人浴血奋战,最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战胜利后,白乙化的部队奔赴东北参加解放战争。在解放全中国的烽火中,这支部队成长和改编为143师,涌现出包括董存瑞在内的很多战斗英雄。

洪学智回忆:喀秋莎声名大,志愿军一见“84车”,主动礼让

喀秋莎火箭炮齐射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推进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有部分步兵师成建制地改编为炮兵师。143师就在整编的序列里。1950年的冬天,143师接到改编命令后,从驻地出发北上辽宁。其师部改编炮兵第21师,全师根据战时需要进行了扩编,并接收了从苏联进口了数以百计的火箭炮。这样一来,该师成为当时我军装备“大杀器”的一支部队。

在当时我军的炮兵装备里,喀秋莎火箭炮无疑是一款威力极大的杀器。该炮在苏德战争中屡立战功,给不可一世的敌人以毁灭性打击。如今,苏联将立下赫赫战功的“神炮”交给了我军。不久,我军炮兵就在抗美援朝战争运用“神炮”,再立新功。

洪学智回忆:喀秋莎声名大,志愿军一见“84车”,主动礼让

喀秋莎火箭炮

1951年7月,炮兵第21师奔赴异国战场。开战前夕,彭德怀亲自告诫这个师的首长:首先,你们师参战要首战必胜,毕竟火箭炮是美军没有的武器,要用武器的优势打败敌人;其次,你们配属给谁用,要经我批准。彭老总这样交待一支炮兵部队,是很罕见的。这既是对该师的期待,也反映了对该师的重视。

1951年9月1日,该师下属的一个炮兵团配属志愿军部队,首先打响了在异国作战的第一枪,首战便歼灭敌人数百人。随后,该师下属的各个炮团轮番参战,在志愿军的统一部队下接受实战锻炼。

洪学智回忆:喀秋莎声名大,志愿军一见“84车”,主动礼让

一场又一场的锻炼,让炮兵第21师的战斗力快速提升。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支部队将在上甘岭战役中名垂青史。

1952年10月,美军为了在谈判桌上挽回局面,集中大量机械化部队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面对美军的疯狂进攻,我军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由于缺少炮火支援,志愿军官兵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上甘岭的较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志愿军非常需要炮火。

在上甘岭战役后期,志愿军先后集中数以百计的火炮参战。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一个火箭炮团加入支援炮兵群,准备向敌人发出复仇的怒火。

洪学智回忆:喀秋莎声名大,志愿军一见“84车”,主动礼让

11月11日这天,志愿军第二梯队、李德生军长指挥的12军一个团向上甘岭敌军占领的阵地发起进攻。当火箭炮发射出的炮弹将敌人阵地炸成一片火海后,步兵欢呼雀跃。过去,我军在战场上总是挨敌人的轰炸。如今,我们的大炮能够对敌人进行轰炸,真是风水轮流转!在志愿军火箭炮的猛烈轰炸下,志愿军顺利地收复了阵地,并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反扑。步兵喊“炮兵万岁”,美军则喊“中国炮兵可怕”。

火箭炮给敌人造成重大杀伤,在志愿军声名远扬。洪学智将军回忆:车号“84”的火箭炮车只要一上路,部队就会主动让路。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