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析宋江攻打曾頭市的真正目的

宋江不愧為江湖能人,上山之後不久,便絕招頻出,在亂世的好漢堆裡,逐漸往高位走,他的一系列妙策,旨在奪取寨主之位,那麼,宋江是如何頻頻使出妙招,最後登上寨主之位的呢?

首先,退而求其次,利用出山征戰樹立威望,培植自己的力量。

三打祝家莊之後,宋江在梁山已經擁有更多的嫡系力量,在梁山的主導地位也更為鞏固,特別是原來是晁蓋班底的關鍵人物吳用開始傾向於宋江,狡黠的吳學究看出了宋公明更具有統帥的才能,於是,這位軍師開始靠近宋江。原先,當宋江剛上梁山時,晁蓋為了答謝當時宋押司冒死為他通風報信的恩情,曾經提出將梁山的第一把交椅讓給宋江。而這回,野心很大的宋公明真的有心取晁蓋而代之了。當時落難中的宋江,是被晁蓋等人救上山的,他自個兒在山寨寸功未立,絕不敢貿然接受老大的位置,當時,即使晁蓋的退讓寨主之位是真心的,梁山其他的好漢也是不會答應的,宋江更不會在立足未穩時就讓自己處在老大的位置上,土匪窩裡,老大的位置可是個火山口。

細析宋江攻打曾頭市的真正目的

宋江和吳用(劇照)

於是,頗具韜略的宋江退而求其次,輕鬆地佔據梁山的第二把交椅,層面上,他低調、謙恭、勤勉,非常認真地輔助晁蓋。可是,背地裡,他卻謀劃著,一有機會,就領兵下山,攻城略地,收攏人才。宋江通過一次次的對外軍事行動,在血與火的戰鬥中建立與頭領、兵卒的緊密關係,同時又在進克州、縣、莊後,收攏好漢,培植嫡系,搶奪錢糧。宋江領兵出擊的軍事行動,往往搶奪的錢糧頗多,遠遠超過晁蓋等智取生辰綱的功績。而且,宋江在逐步沖淡晁蓋功績的同時,也漸漸地樹立起自己在梁山的威望。

此外,宋江對外征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遠離第一把手晁蓋,少受監督和制約,他利用外出征戰,巧妙地避開晁蓋的控制,獨擋一面,專權處事。當然,晁天王能取代王倫榮當寨主之位,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對宋江的所作所為,他也心知肚明。晁天王逐步由當時對宋江的感恩,轉變為對宋江的警惕、提防和怨恨。權力的鬥爭常常讓本來是肝膽相照的好兄弟,最後變成兵戎相見、你死我活的對頭冤家,政壇是這樣,商界是這樣,江湖是這樣,水滸寨也是這樣。

晁天王已明顯感覺到宋江頻頻出招的“太極拳”的威脅,他感到有點無所適從,十分鬱悶,為了發洩,他魯莽逞勇,破天荒地固執主張領兵攻打曾頭市。本來,與曾頭市結下樑子的並不是晁蓋,事情起因於一個盜馬賊,他是外號“金毛犬”的段景住,他盜了一匹照夜玉獅子馬,本來是大金王子騎的,他聞及時雨宋江的大名,盜馬想進山敬獻。可是,這寶馬卻又被曾家搶去了,段景住把這事報給梁山知道了,梁山派戴宗去曾頭市偵察,戴宗偵察後回來稟報曾頭市的情況,並說曾頭市的教師史文恭編兒歌叫人唱,歌詞有:“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五虎,天下盡聞名。”晁蓋聽到介紹,非常氣憤,他執意領兵下山攻打曾頭市,活捉史文恭。宋江趕緊勸晁蓋說:“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小弟願往。”晁蓋卻說:“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好多次了,拼殺得也累了,這次我替你去,下次有事,賢弟再去!”

細析宋江攻打曾頭市的真正目的

宋江和晁蓋(劇照

很明顯,此時晁蓋已經意識到,宋江一直領兵在外征戰,利用征戰來拉攏人馬,培養自己的嫡系,對晁蓋的威脅越來越大,晁蓋不出動就不行了。可是,軍事鬥爭不是兒戲,義氣行事是不管用的。晁蓋根本不是打大仗的料,此次出師曾頭市,才與曾家鬥了一兩回,就在第四天,便被冒充法華寺僧人的曾家間諜騙了。其實當時隨軍的猛將林沖,憑他的軍事經驗,就已感到對方有假,他力勸晁蓋不要輕意行動,但晁蓋就是不聽。結果,晁蓋等陷入重圍,在混戰中被曾頭市的教師史文恭毒箭射中,晁蓋雖然被梁山眾將救回,但終於不治身亡。

梁山對曾頭市的軍事行動,意外地提前解決了晁蓋和宋江的矛盾。當時,晁、宋的矛盾雖還沒有白熱化,但已是不可調和,晁蓋的死使矛盾沒有發展到激化就解決了。晁蓋死了,山寨的第一把交椅空出來了,本來,老二宋江這回大可以順利地坐上第一把交椅了。可是,對宋江有所提防、有所怨恨的晁天王,並不甘心讓宋江順利登上寨主之位,他在臨死前留下遺言:“誰捉住了射我的史文恭,就讓他做梁山泊之主!”這個遺囑分量太重了,可以說對老二對宋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給山寨是出了一個大難題。

眾所周知,在梁山的眾好漢中,宋江的優點是善於攬權,善於處理人事關係,可是在硬碰硬的武功較量上,他可就水平一般。論武功,梁山的其他人,如林沖、呼延灼、關勝,甚至李逵、三阮等,均有可能生擒史文恭,而宋江卻力所難及。再說,哪一位好漢擒了史文恭,就當寨主嗎?這也不好辦,比如,假定李逵擒了史文恭,如果當寨主,梁山不是亂套了。再如,假如林沖擒了史文恭,可真的有資格當上寨主,那麼,宋江和他的親信花榮、李逵等能接受嗎?宋江認為登位的時機還不成熟,他還必須繼續使招。

其次,拉來一個有名望卻無根基的大好漢,作為登上寨主之位的階梯。

宋江知道,行走江湖,義字當頭,維繫江湖凝聚力的就是對老大的惟命是從,老大死後,也要對他的遺訓百分百遵守,因為在江湖眾,前任寨主的遺言即是山寨至上的權威命令,沒有人敢不從。老二宋公明很清楚,晁蓋的遺訓,他絕對必須遵從,才能馴服眾好漢之心。

那麼,怎麼既能遵守老大的遺訓,又能順利登上寨主之位呢?要做好這件事,可是走鋼絲的活,十分難辦。所以,宋江江不敢貿然行動,他考慮、盤算,等待時機。依照常理,晁天王發喪後,宋江理應當機立斷,一鼓作氣地進攻曾頭市,為寨主晁蓋報仇雪恨!可是宋江沒有果斷去做,他雖然也假惺惺的提出過,但經他的知己吳用默契地勸說後,就不去行動了。宋江知道,他要尋找時機。他必須物色一個適當人選,在適當的時候,擒拿梁山的仇人史文恭,並且這人擒拿史文恭的人又不能具備當寨主的條件,如此一來,他才能遵從晁天王的遺囑,為梁山報仇雪恨,又名正言順地讓自己登上寨主的位置。

細析宋江攻打曾頭市的真正目的

盧俊義和燕青(劇照)

宋江的運氣不錯,他所需要的人物被吳用和他找到了。這個人就是大名府的名人盧俊義。正當梁山為晁蓋居喪時,請來北京大名府龍華寺的僧人大圓,在做道場後吃齋時,大圓提到了河北的玉麒麟盧俊義,吳用和宋江馬上趕到,這個號稱河北三絕的盧大員外,就是他們要找的人。但他們擔心,北京大名府的第一等長者,會願意上梁山落草為寇嗎?吳用迅速迎合,說只需略施一計,便可讓盧員外上山。

此後,宋江和吳用開始實施迫使盧俊義上山的計劃。梁山花了很大的力氣,耍了一個個的陰謀詭計,冒了很大的風險,並不惜出兵攻打大名府,才最終把盧俊義和燕青拉攏到了梁山。大戰北京城,是梁山極為重要的軍事行動,此戰為梁山增加財富,使北京城的主官梁中書狼狽不堪,還增加了關勝等好漢,特別是讓身份高貴的盧大員外上山入草。盧俊義武藝高強、名聲顯赫,這為梁山帶來美譽。玉麒麟上山後就被安排在重要位置上,成為梁山的核心領導成員,但是,盧俊義這位新領導在梁山根本就沒有根基,他的班底只有一個,就是他的僕人燕青,他對宋江沒有威脅,宋江剛好可以利用他高強的武藝來擒拿史文恭。

此時,宋江知道,攻打曾頭市的條件成熟了,剛好可以讓新入寨的盧俊義給梁山眾兄弟露一手,為山寨立功,盧俊義也也願意加入了戰鬥。戰事果真如宋江所願,曾家營寨被梁山大軍攻破了,曾家五虎死的死,傷的傷,他們的父親曾長官也自縊身亡。曾家的武術教師史文恭,因為騎著千里龍駒跑得快,衝出了西門,但卻遇上了燕青和盧俊義,捱了盧俊義一刀,落馬被擒。大家心裡明白,史文恭慌逃時能巧遇盧俊義,這一定是宋江、吳用的巧妙安排。

史文恭被囚禁到梁山,被剖腹剜心,祭奠晁天王。忠義堂上,宋江與眾兄弟商議梁山泊寨主之事。軍師吳用對宋江說:“兄長居尊位,盧員外緊隨其次,其他眾位各依舊位。”宋江謙虛地說:“原來晁天王曾有遺言:‘如有人捉住了史文恭,不管是誰,便為梁山泊之主。’今日盧員外生擒此賊,赴山寨祭奠晁兄,報仇雪恨,正該居尊位,不必多說。”

盧俊義對自己能否當寨主心裡有數,他趕緊說:“小弟德薄才疏,怎敢承當此位!若能跟在其後,已經過分了。”宋江繼續表示謙虛,他說,他有三個方面不如盧員外,一是他身材矮小,貌拙才疏,而員外卻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有貴人之相;二是他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眾兄弟不棄,暫居尊位;而員外卻是豪傑之後,沒有惡名,雖有些風險,但蒙天保佑,已免除災禍;三是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眾,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箭之功,而員外卻能力敵萬人,通今博古,天下誰不望風而逃。盧員外有如此才德,正該為山寨之主,以後有機會,可歸順朝廷,建功立業,升官進爵,也能使兄弟們增添光彩。

盧俊義急忙謙恭跪拜,發誓說:“兄長別再多言,盧某寧死,也不敢從命。”吳用用眼光瞄著眾人,勸說:“兄長居尊位,員外居次,眾位才服,如兄長再三推讓,恐會冷了眾人之心。”智多星這話即是替好漢們表態,又是對山上宋江嫡系的提示。果然,黑旋風李逵跳出來了,他對宋江大喊:“我在江州,捨身拼命,跟著你來,眾人都讓你一步了,我天不怕地不怕,你讓來讓去,做什麼鳥!我火了就殺起來,各自散夥!”武松見吳用有暗示,也發作和表態說:“哥哥手下許多軍官,受朝廷誥命的,也只讓哥哥,如何能讓給別人呢?”劉唐也說:“當初我們七個上山,那時就有讓哥哥居尊之意,今日卻要讓給別人?”魯智深也大叫:“若兄長再推讓給別人,灑家們各自都散夥!”

發言的這幾頭領很有代表性,李逵是宋江的第一死黨,蠻橫兇惡,只認他的宋哥哥,其他的六親不認;武松原來是軍官出身,代表不少上梁山的舊軍官,在梁山的勢力很大;劉唐曾參與奪取生辰綱,是晁蓋的舊班底,他是梁山的元老級人物,他代表晁派說話;魯智深代表中立的其他好漢。有軍師吳用的傾向性主張,再加上這一幫人代表各種勢力的好漢出來表態,盧俊義就是有豹子膽,也不敢接受梁山的尊位。

本來,宋江可以順利地登上寨主寶座了,阻力已經沒有了,要知道,連晁蓋的舊班底劉唐也都表態了;還有,在梁山威信很搞頗有勢力的魯智深也表態了,他這位中立派結交廣泛,很有人緣,和梁山元老林沖又是生死兄弟,他對宋江可沒有像其他的人那樣崇拜,這回也說話了。看來,宋江居尊位已是水到渠成。但是,江湖上號稱“及時雨”的宋江還有個綽號叫“呼保義”,他很會在“義”字上做文章,他不能讓梁山好漢們覺得他違背了晁天王的遺志,他必須讓好漢們從心裡上徹底誠服,他需要不僅是眾位好漢口服,而且還要真正的心服。所以,“呼保義”宋江又繼續出招了。

最後,設了個穩贏不輸的局,順理成章地登上寨主之位。

宋江心裡知道,山寨魚龍混雜,好漢們各有各的心思,若眾志不定,當上老大也會心裡難安。他還需要繼續出妙招,於是,他與吳用配合默契,都認為山寨的錢糧不足,需要補充,需要繼續搶大戶。他們看中了梁山泊東面的兩個州縣,一個是東平府,一個是東昌府。向大戶借糧,肯定是借不到了,所以,還是要繼續用武力搶的好辦法,誰帶隊去搶呢?

此時,有兩個山寨老大的候選人,宋江和盧俊義,這當然是帶隊的最近人選,於是,以抓鬮的方式確定宋江和盧俊義各選一處,誰先攻破府邸,便為梁山泊之主。此時,軍師吳用太有用了,他對宋江的意義心領神會,連忙附和說:“也好,聽天由命。”盧俊義也只能表示願聽差遣。於是,由梁山扮演法官角色的鐵面孔目裴宣寫下了兩個鬮兒,焚香祈禱,宋江、盧俊義各抓一個。宋江選到了東平府,盧俊義選到了東昌府。

設宴飲酒後,宋江傳令調撥人馬,宋江率領的大小頭領是:林沖、花榮、劉唐、史進、徐寧、燕順、呂方、郭盛、韓滔、彭玘、孔明、孔亮、解珍、解寶、王矮虎、一丈青、張青、孫二孃、孫新、顧大嫂、石勇、鬱保四、王定六、段景住等,還有水軍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盧俊義率領的大小頭領有:吳用、公孫勝、關勝、呼延灼、朱仝、雷橫、索超、楊志、單廷、魏定國、宣贊、郝思文、燕青、楊林、歐鵬、凌振、馬麟、鄧飛、施恩、樊瑞、項充、李袞、時遷、白勝,還有水軍頭領李俊、童威、童猛。

這兩隊人馬可不是隨意調撥的,其中大有玄機,這離不開吳用的很巧妙安排。宋江所率領的頭領,多數是腦袋綁在腰帶上,殺人不眨眼的強盜出身,是崇拜和服從宋江的,也是他的基本班底,他在梁山的生死兄弟。而盧俊義看所率領的頭領,可就大不一樣了,比如,像關勝、呼延灼、楊志等,屬於宋朝的舊軍官,他們脫下官服,上了梁山,對攻打政府的州縣仍是有所顧忌的,同時這撥人中,不服盧俊義指揮的大有人在,他們很多曾經是政府官員,原來的官職比盧俊義高,盧俊義上山前只是個員外,不入他們的“官眼”。再如,在盧俊義所領的隊伍裡,竟然有吳用和公孫勝這樣的梁山第一、第二智謀高人。而且其立場大有問題,吳用是死幫著宋江的,關鍵的時候,他怎麼可能真心幫盧俊義謀劃,反而大可能會設置障礙。公孫勝深諳韜略,善於避開矛盾而超脫,他心如明鏡,梁山宋江做老大已成定局,他怎麼可能出手幫盧員外?

進攻州府開始了,宋江遇到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雙槍將董平,宋江陣中的鬱保四以前認識董平,主動請戰,王定六也表示願衝頭陣。於是,王定六和鬱寶四去董平營寨下戰書,結果被董平打得皮開肉綻,狼狽逃回梁山營寨。接著,史進自告奮勇,因為他曾在東平府裡有一箇舊相好的女人,想通過舊相好的潛入城中,伺機放火,結果,史進進城後在妓院裡被老鴇和“相好的”妓女出賣了,抓入牢中。仗還沒有打起來,就有頭領被打、被抓,宋江急了,也沒有新招了,危急之時,他想起了吳用了,他急忙寫信詳細告訴吳用,希望吳用能幫他出謀劃策。吳用顧不得再掩飾了,他馬上告別盧俊義,連夜跑到宋江營寨幫宋江。若根據出山前的規則,抓鬮之後,吳用已經屬於盧俊義的隊伍,可是,宋江遇到難題,吳用也就不再遵守抓鬮後分兵後平等競爭的原則了,遊戲規則是宋江、吳用定的,他們關鍵時也就不要規則了。

分兵時屬於盧俊義陣營的吳用,現在開始幫宋江,他用妙計派顧大嫂進城,暗中接觸了史進,想再創造機會從內部攻破的機會,可是,瀟灑的九紋龍卻搞錯了約定起事的時間,提前在牢中造反,結果被東平府的重兵團團圍住。還好,董平打仗不專心,他在梁山大軍攻城時,乘機要求守城太守程萬里將女兒嫁給他,此要求遭太守拒絕,董平非常鬱悶,守城也就沒有那麼多精力了。在夜戰鬥中,董平輕敵,中了吳用、宋江的誘敵深入之計,他猛烈追擊,結果被絆馬索絆倒了,張青、孫二孃把他抓到了營寨。此時,宋江故伎重演,假惺惺地以梁山寨主之位相讓董平,率性的董平感恩戴德,立馬投降。對太守有怨恨的董平索性騙開了城門,宋江麾下破城而入,董平殺了程太守一家,搶了他的女兒。宋江順利地獲勝了。

在攻打東昌府的戰鬥中,盧俊義就沒有那麼幸運,他遇到了三名用暗器的高手,一個是猛將張清,外號“沒羽箭”,他以飛石打人,百發百中;另一個是副將龔旺,人稱“花項虎”,他善於在馬上使用飛刀,刀刀傷人;還有一個副將是丁得孫,人稱“中箭虎”,他善於在馬上使用飛叉,出叉必中。對陣之後,盧俊義連輸了兩場,他所帶的將領中,郝思文、王樊瑞、項充、李袞等,都被打傷了。此時,白勝跑到宋江營寨,求軍師吳用請宋公明派兵去接應盧俊義,此時局勢不同了,宋江攻下東平府,抓鬮競賽中已穩操勝券,所以,宋江讓吳用回到盧俊義的隊伍裡。宋江心裡很得意,嘴裡卻裝著支持盧俊義,他感嘆說:“盧俊義如此無緣!特地教吳用、公孫勝幫他,只想要他見陣成功,在山寨中也能有威望,誰想到又逢敵手。既如此,我等眾兄弟就去接應。”其實,沒有吳用違反競爭規則,宋江能輕易獲勝嗎?要知道,吳用在盧俊義那邊,可是未設一計,而且,最有智謀的公孫勝也沒有用計幫對盧俊義,假如對付張清的騎馬飛石,公孫勝能佈陣祭起飛沙走石,盧俊義會陷入被動嗎?

宋江等到了東昌境內,在平川曠野擺開陣勢,與張清對陣拼殺,梁山人馬眾多,眾將輪番上陣,但在戰鬥中,徐寧、燕順、韓濤、彭玘、宣贊、呼延灼、楊志、朱仝、雷橫、關勝等,皆被張清用飛石打敗,更有劉唐被抓走了。此時,新降梁山的董平想立功,與張清大戰,張清的副手龔旺、丁得孫也急忙助戰,梁山的索超、林沖、花榮、呂方、郭盛等,也上陣加入混戰,燕青又在遠處放冷箭,結果,張清的副將龔旺、丁得孫寡不敵眾,被梁山捉了。張清失去了兩個得力助手,開始被動了。

關鍵時候,吳用、公孫勝出場了,因為此時吳用、公孫勝出手已無關抓鬮競爭的大礙,吳用用計騙張清出城搶糧,搶糧搶到水寨邊,公孫勝行持法道,烏雲密佈、黑霧遮天,林沖引鐵軍追逼,把張清等趕下水去,張清在河裡遇到了李俊、張橫、張順、三阮、兩童八位水軍首領,張清被活捉了。吳用催大小頭領攻城,破城搶糧,救了劉唐,梁山將領進入州衙門,當張清被押解來時,捱打的眾將咬牙切齒,欲殺張清而後快,宋江折箭為誓,說:眾將如要報仇,死於刀劍之下。張清歸順了,還推薦了東昌府的獸醫、髭鬚伯皇甫端來降。宋江引人馬凱旋迴山寨。

勝利後的宋江十分高興,他令人大擺宴席,隆重慶賀,忠義堂上,一百單八將已齊,宋江振振有詞地說:“我等兄弟,自從上山相聚以來,沒有疏失之處,這皆是上天保佑,不是人之所能為。如今扶我為尊,皆託眾兄弟之英勇,一來理當聚義,而來請聽我一言。”吳用急忙奉承,說:“願聽兄長約束,共聽號令。”宋江說出了他的建議:修建一羅天大醮,報謝天恩:一是祈保眾兄弟身心健康;二是願朝廷早日降恩,赦免逆天大罪,使眾將能竭力報國;三是上薦晁天王早生仙界,生生世世,再得相見。於是,由公孫勝主持,梁山隆重地做起了醮事。在做醮事的夜間,天門打開,一團火球攢入地下,宋江叫人掘開泥土,挖出了一塊碣石,上面有龍章鳳篆蝌蚪文字,經道士指點,上面寫著“替天行道”“忠義兩全”等,宋江讓聖手書生蕭讓用黃紙謄寫出來,其實正面有天書三十六行,寫的是天罡星,背面有天書七十二行,寫得是地罡星。“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就這樣排定了。

細析宋江攻打曾頭市的真正目的

大排筵席

其實,這上天降下碣石,碣石顯神秘文字,完全有可能是宋江指示吳學究設計、公孫勝作法所搞的鬼。以上天的名義巧妙地證明宋江梁山統治的合法性,以一種神聖的方式實現宋江的人事安排。宋公明實在高明,他像封建帝王一樣的,上秉天意,下順民心,完美無缺地登上梁山的寨主尊位。於是,大權在握,“呼保義”宋江開始推行對朝廷獻忠義的投降計劃,往後,他明目張膽地改變了梁山的旗幟,梁山的好漢由“強盜”變成了“忠臣”,由宋江率領,替朝廷打別的“強盜”去了。

這個故事給人的啟發是:宋江謀取梁山寨主之位的策略實在是相當的高明的。本來,不管是封建朝廷、豪門家族、跨國公司,還是強盜聚集的山寨,繼位之爭歷來就是非常複雜的鬥爭,特別是有前任老大遺囑留下作障礙時,繼位的鬥爭就更為殘酷、慘烈。晁天王去世後的梁山繼位問題,因為有晁蓋的遺囑,變得非常複雜和沒有定數,但宋江、吳用採取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明策略,把極難的問題完美無缺地解決了,宋江繼位順順當當,水到渠成,宋江所使的招,著實是高明至極。

令人深思的是:競爭激烈的場景中,忠厚、本分、善良、仁義,守規矩的人,無論是晁蓋還是盧俊義,往往都鬥不過多謀狡詐、兩面三刀、不守遊戲規則的宋江、吳用等權謀專家。競爭慘烈的歷史時期,往往展示著善良和惡詐的二律必反,就像春秋戰國時,孔子講仁義、行仁義,但在當時的局勢中,幾乎是“喪家犬”一般,而縱橫捭闔的蘇秦、張儀,卻權利兼得,叱吒風雲,聲名顯赫,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和現實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