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战役发起前,副军长曾三次要求取消登岛作战!


1949年10月,第28军兵败金门岛,其原因,一是缺乏船只运兵,致使解放军兵力不够,并且没有后援;一是敌胡琏突然增兵金门,致使岛上敌人力量大增。

对于至关重要的敌情——胡琏增兵金门,在战前,第28军是否发现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

据指挥金门战役的第28军副军长萧锋的子女们撰写的《金门战役纪事本末》一书记载:

·萧锋急忙赶回指挥所后得知,兵团指挥所通报说:‘据兵团情报处侦察,今天下午,胡琏兵团已在金门料罗湾登陆1个团,小金门也登陆1个团。’”

这份情报漏掉了敌胡琏兵团已经登陆的13师和14师,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胡琏兵团增援金门,是确凿的事实。但是,在通报敌情时,兵团指挥所又传达了兵团首长指示:

“28军要和胡琏抢占金门岛,兵团决心不变,对金门发动攻击的计划不变。”

后来,萧锋在《渡海重要一战——金门之战》回忆文章中叙述:

“我上午还说过:最坏的情况是,我登陆胡琏兵团也登陆,敌人坐军舰轮船运输比较方便……如今胡琏兵团先我登陆,这个仗不好打了。”

他立即要侦察科科长张宪章通知部队原地待命,自己和兵团商量这个仗到底还打不打。

《金门战役纪事本末》一书记载:

“萧锋打电话给兵团首长,叶飞司令员有些不耐烦,没接。

萧锋仍抱着一线希望对李曼村说:‘请你再如实地反映一下情况,增加了敌人,还要打,部队只有8个营的船就仓促下手,后果很难设想。你不讲讲,要负责。’

李曼村说:‘你已向叶司令、刘主任反复讲过,我再讲那就不好了,人家不是说28军吃饱了吗?’

萧锋说:‘不愿打大陆最后一仗?是要面子,还是要革命部队!你不讲也没办法,那只好执行命令……’”

可是,胡琏兵团增兵金门岛的情报,立即引起了参战的师、团指挥员的震动和不安。244团团长邢永生打电话问82师长朱云廉:“胡琏兵团来了,还打不打?”

朱云廉打电活给军政治部主任李曼村:“怎么办,还打不打?”

萧锋认为,敌人在金门增加了两个团,胡琏还有3艘军舰停泊在金门东南的大海上,随时可以增援,这仗还是不能打,于是又拨通了兵团政治部主任刘培善的电话:

“刘主任,你是第28军的的老首长,现在是关系第28军命运的重要关头。敌人到底增加了多少?十多天以前,我们打大嶝岛,就发现胡琏兵团一个团啦!看来敌人增兵是师的单位了。”

但刘培善回答:“据侦察,胡琏兵团在大小金门各登陆1个团,是今天下午才上岛的,什么工事也没筑,情况没大变化。兵团已经研究过了,我们要抢在胡琏兵团之前占领金门,今晚攻击金门决心不变,按预定方案打吧!”

萧锋说:“这个仗肯定不好打,我要求随第一梯队过海指挥战斗,同胡琏兵团拼个死活!”

“老萧,你不要过海。只要我们第一梯队3个团能上去,船只来回两次,运5个或6个团过去,就能打下金门县城。”

萧锋坚持说:“情况不明,准备不足,打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刘培善问道:“你的意见怎么办?”

“我建议停止发起攻击,等查清敌情、准备充分后再打。”

但是,刘培善还是说:“按原计划执行,决心不能变。”放了电话。

兵团决心要打,萧峰只好执行。后来,他说:“我参加革命多年,身经无数次战斗,没有哪一次不执行上级命令,这一次还能例外吗?”于是向部队下达了登船启航、向金门出发的命令。

后来有人说:“萧锋要是大胆抗命一次,金门择机再打,那么蒋介石和台湾的历史,那就可能要重新去写了。”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