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的“尊王攘夷,存亡繼絕”理念能否解決修昔底德陷阱?

左傳心理學


春秋時期。想要讓天下認可並落實“尊王攘夷、存亡繼絕”的策略,來修復修昔底德陷阱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呢?

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新舊霸主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這種說法以希臘人修昔底德的名字命名。

在春秋戰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禮壞樂崩的出現,本質上是周朝建立的等級制度的崩塌,這種禮樂制度就是孔子窮其一生,想要恢復的封建秩序。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已經不合時宜的制度已經沒有了生存空間,所以孔子才會在周遊列國時處處碰壁。

之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改弦更張,將周朝的封建制改為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

周朝的封建和禮樂制度

周武王伐紂之後不久去世,成王年幼,周公旦攝政。周公建立了一套禮樂制度,成為維護宗法制度的工具。

禮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為飲食起居、婚喪嫁娶制定的一系列禮儀。樂指的是音樂和舞蹈。

禮和樂是的規範,實際上是一種等級制度,不同的階層享受不同的待遇。

周王朝的統治者通過禮樂教化來維持其宗法統治。周朝施行的是封建制度,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周天子將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們建國,叫諸侯國,諸侯國有義務向周王室繳納一定的土地收益進行進貢。諸侯,將土地分給卿大夫,卿大夫建立了家,卿大夫向諸侯進貢。卿大夫之下,是沒有土地的士,士是最低等的貴族。

士的崛起,最終形成了百家爭鳴,士族精英人才的的流動,促使了各諸侯國變法圖強。卿大夫想要享受諸侯的禮樂福利,各諸侯強大後,都想要享受周天子的禮樂福利,於是,禮壞樂崩出現。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所以孔子的遊說,絲毫不起作用。

“尊王攘夷、存亡繼絕”

周王朝東遷後,周天子的權威漸弱,已經管不住天下了。天下漸亂,此時就需要一個超級大國來出來維持秩序,這個超級大國就叫做霸,這個超級大國的國君就叫霸主。於是以齊桓公為首的春秋五霸應運而生,他的出現打的是“尊王攘夷”的旗號,實際上週天子已經成了一個擺設。齊桓公“尊王攘夷、存亡繼絕”只是他在爭霸過程中的手段而已,並非他的真正目的。

霸主是人人想當的,所以就出現了爭當霸主的局面。在諸侯國兼併的戰鬥過程中,七個勢力強大的諸侯國勝出,這就是“戰國七雄”。

想要結束這種戰爭狀態,必須有一個更加強大的諸侯國,以武力來替代周王室,於是秦國統一天下。這種國家聯盟的狀態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必須終結於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秦統一天下是歷史不可逆轉的結局。

結論:

“尊王攘夷、存亡繼絕”的策略,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行不通的。表面上的“尊王攘夷、存亡繼絕”,其目的是為了爭霸,所以用這個策略來解決修昔底德陷阱也是不可能的。


抱影無眠夜歸人


非常榮幸回答你的問題,首先何為尊王攘夷?又何為存亡斷絕?最後這方法到底可以嗎?這得根據當時的社會背景來說。

一、何為尊王攘夷?

這得說到齊桓公首霸,在周惠王的時候,齊國的齊桓公重用管仲進行大刀闊斧的內政改革,使齊國迅速崛起,軍事、經濟、科技、文化、司法一度達到鼎盛,綜合國力越居於其他諸侯國之上。這時候恰逢北狄(以前的四方少數民族統稱:北狄,西戎,東胡,南蠻)大局入侵北方邊境小諸侯國,管仲為齊桓公獻計尊王攘夷。在道德上,大舉尊周天子為核心,在民族大義上,大舉民族團結,抵禦外來入侵為口號,號令群雄。而齊桓公在民族大義面前確實做的挺好,諸夏親暱就是很好的例子。但也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種尊王攘夷的口號,其實有點類似於挾天子以令諸侯,只不過這種方法委婉的多。

二、何為存亡斷絕

存亡斷絕是儒家思想的口號,這個口號就把王宮貴族利益放在前面,相當於興貴族,來更好的統治百姓,是救國之道這樣一個道理。但是站在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齊桓公的存邢救衛是典型的存亡斷絕,需要把持小國的利益不受外來入侵,然後向齊國納貢繳稅,說白了就是保護費。相當於現在某美在向某韓和某日索要軍費一個道理,說好聽點是軍費,說難聽點就是保護費,你不交我還管你什麼存亡斷絕,揍你沒商量。所以從這個層面去講,不管是春秋戰國,還是當今的國際社會,國與國只有利益的關係。所有的結果,都來自於利益的基礎,理念可以有,利益更要有的道理。

所以尊王攘夷,存亡斷絕,理念可以有,但是一旦在各自的利益面前,誰還管那麼多。除非是真正的民族大義面前,各路諸侯再傻也不會去揹負千古罵名,所以只有在民族大以面前真正的諸夏親暱。但是在真正的生活當中,沒有理念可言,他們的理念只有一個,成為霸主,號令群雄,讓所有諸侯國給他交保護費不然打你沒商量,就是隻有這樣的社會背景,每個諸侯國都發憤圖強,爭取變強,才會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推動歷史發展。如果真的遵循尊王攘夷,存亡斷絕的理念,基本不會有百家爭鳴,甚至百姓會被貴族們壓迫剝削壓榨,奴隸得不到解放。

結語:永遠的利益,是維持關係的基礎,同時也是推動前進的動力。當然做人的底線,肯定是要有的。





李小小湘


個人認為春秋中的“尊王攘夷、存亡繼絕”無法破解“修昔底德陷阱”。兩者的社會背景不同,戰爭本質也有巨大差別。

“尊王攘夷”,是指春秋時期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存亡繼絕,意思是使被異族滅亡的中原國家重新恢復,使被異族滅絕了的諸侯重新延續。

周朝,自平王東遷以後,周天子權威大大減弱,諸侯國內的篡權政變和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不斷髮生。與此同時邊境族群趁機入侵,華夏文明面臨空前的危機。

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經過了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改革,國力大漲,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

齊恆公做為霸主時,積極救援別國,抵禦外族侵略,使燕國免於被山戎滅亡,使幾乎被狄人滅亡的邢國、衛國重新建國。《穀梁傳》載:“桓公嘗有存亡繼絕之功”。

“修昔底德陷阱”,此說法源自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認為,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治霸主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以戰爭告終。

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例如,德國與世界大戰,德國的崛起,造成了地區政治的劇烈衝突,因利益分配不均,導致世界大戰。

日本與侵略戰爭,日本崛起後,就想挑戰歐洲殖民者在亞洲建立起來的秩序,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秩序,雙方爆發戰爭。

等等。都是屬於利益爭奪戰爭。

春秋戰爭,初期在文化同源同種下,師出有名的前提下。面對外族入侵,在周天子的名義下組成統一戰線來抵禦外敵。中後期也演變成諸侯爭霸,互相兼併的利益之戰。

當今世界,諸多勢力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差異巨大,又沒有外敵入侵。利益衝突只會越來越大,除了大國之間的核威脅很難做到相互剋制。


談史論今100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覺得“尊王攘夷、存亡繼絕”根本沒有可能解決修昔底德陷阱。

尊王攘夷由來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朝的實力發生劇烈的下滑,已經無力號召當時各諸侯國,而當時蠻夷環伺,特別是春秋早期,戎狄勢力很盛,中原華夏諸小國受其威脅較嚴重,即使晉、齊等大國也經常要遭到戎狄的侵襲。封國在邊塞的各個諸侯國應對外部的騷擾尤為吃力,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會被滅國。

周朝當初立國之時,為了自身安全和土地管理的考慮前前後後敕封了八百諸侯拱衛京師,想想看那個時候的中原韋華全僅僅只有北方的一部分,分封的之後諸侯王國數量之多,就造成了各個王國太過分散,四周的強敵卻僅僅只有數十個,這樣一上一下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整個中原文明實力最強大,但是由於太過分散互相不統屬無法形成。再加上當時各個國家都相互看不順眼,特別是實力較為強大的楚(南蠻)、齊、晉、吳、越、秦(狄絨),互相勾心鬥角,讓塞外得蠻夷佔盡便宜,當時中華文明圈生存環境岌岌可危。

直到春秋第一霸——齊桓公登上歷史舞臺這一中華文化圈危機才得以得到緩解。齊桓公首先打著這樣旗號的,目的就是拯救即將消失的小諸侯國,通過此舉號召天下各國(小國家)一同打擊蠻夷,重新樹立周王室的威望(他的用意當然不是真正的挽救周王室)。

“存亡繼絕”,就是個笑話,根本就沒有做到

“弱肉強食”從古至今在國家之間從未間斷過自己的表演。何況是大爭之世的春秋各國,當時“存亡繼絕”的發起人,齊桓公確實做到了,他藉助齊國強大的實力帶著一眾小弟,強勢的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打的這些蠻夷屁滾尿流,甚至為北方的燕國拓地千里。做了這麼多事當時確實為了一眾小國延續了國祚,但是這只是當時爭霸討要的政治需求,提升之後爭霸合法性。

為什麼說“存亡繼絕”適合笑話?在爭霸完之後,各大諸侯國突然發現周圍的蠻夷突然間消停了許多,被打怕了這時候“尊王攘夷”沒有用武之地。再加上這時候因為後面各個大國之間的爭霸愈演愈烈,它們發現對方與自己實力相當,在那個年代武力值沒有科技加成人數代表實力的時代。

為了擊敗對手,於是中原各大國紛紛通過戰爭將自己周圍的小弟一個個消滅殆盡,以此來壯大自身的實力。都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這在那個時期恰恰相反,壯大實力就是吃身邊的小國。

後期齊國周邊的效果只剩寥寥幾個

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有三十六個大大小小的國君被臣下或者敵國擊殺。有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國。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戰爭共有四百八十多起。如果說爭霸是“尊王攘夷”是對周王室的維護,對小國家的保護,那麼後面吞併行為就是徹徹底底的打臉行為,各大國紛紛將自己的偽裝卸下來。

在春秋大爭之世,“尊王攘夷,存亡繼絕”本來就是一個謊言

從三皇五帝以來,帝王權力交接變成家天下之後,朝代之間的更替從來就沒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指的就是兩個部族或者國家實力的此消彼長的反應。像周王朝這種無法直接管轄手下小弟的天下共主尤為重要,沒有實力一眾小弟立馬翻臉,想想周王朝前前後後800年的基業,後面近乎500年的時間,每一位周王成為了十足的擺設。

可憐的周王朝,只剩這一點土地

比如春秋時就發生過燕王禪讓王位給子之,結果使燕國大亂,要知道歷史上全力從公天下演變成家天下,這種情況到春秋時期已經經過了幾千年了,如果逆潮流必定會身死魂滅。所以,想讓別人無私交出權力,即使有人做,大部分人也不會同意的。

總結:所以說,在春秋“尊王攘夷,存亡繼絕”這個口號就是來撐面子,取得合法性的一個方式,在當時亂世之中的情形下沒有一點信譽可言,就是來騙傻子的!


A三言兩語


可以解決!老二起來支持老大,容易形成共識,老大在衰落時最怕有人說它衰落,所以此時老二支持老大是一個明智的策略,所有的競爭最後的決定因素是實力,你是實力上的老大,名頭還會晚嗎?給老大一個好聽的說法,比直接對撞要明智的多,這就是管仲的智慧,千百年來產出管仲的人有幾個?


湖水之緣在山上


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就是各諸候國共奉周王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