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下的民族精神 浅析影片《红高粱》

电影《红高粱》是通过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塑造了"我爷爷"、"我奶奶"、罗汉大叔等一群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形象,歌颂了他们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格、心理、文化以及生存方式作了思考。影片风格粗犷豪放、气势宏伟,画面造型生动,气势强烈。创作者们充分调动了各种电影手段,摆脱了传统的结构形式。

压迫下的民族精神                          浅析影片《红高粱》

色彩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红色贯穿影片始终,凸显出主题。张艺谋导演最擅长用色彩揭示人物内心,九儿再次回到烧酒锅的时候,李大头已经被人杀死,九儿怕被传染上麻风病,一个人躲在黑漆漆的院子里。这个场景导演用了冷色调的处理,冷色调在这里凸显出九儿的孤寂感,罗汉大哥拿着高粱酒为九儿消毒,这里也突出罗汉大哥一个老好人的人物形象。色彩的运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压迫下的民族精神                          浅析影片《红高粱》


人物形象的特点使影片的矛盾冲突更加鲜明突出。罗汉大哥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老好人形象,最后也因为是共产党,抗日而死。秃三炮一开始是土匪的坏形象与后面为打日本人而死的好形象相互矛盾,秃三炮一开始土匪的形象又与罗汉大哥的老好人形象形成对比。矛盾冲突的凸显,把影片推向高潮。

压迫下的民族精神                          浅析影片《红高粱》


电影《红高粱》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这是正常的欲望,浓墨重彩地高度赞扬民族极强的生命力以及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导演竭尽全力去渲染感情,因而在《红高粱》中九儿的情感的表现往往饱满而炽热,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影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