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第二医院:百姓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从只有200多张床的小平房到综合大楼,从300多名职工到接近80个科室,1300多名职工。赤峰市第二医院带着各类新式的设施、设备,以及具有精湛医疗技术的医生护士,逐步走到我们的身边。今天的《我家门前》,我们就来走进市民陈庆珍家门前的那所医院——赤峰市第二医院。

赤峰市第二医院:百姓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今年85岁的陈庆珍,患有脑血栓,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病,以往她都是联系北京的大医院去看诊,今年她惊喜的发现,家门口的赤峰市第二医院也可以治疗,而且效果还很好。

市民陈庆珍女儿 丁女士:通过20多天的救治,我母亲现在意识已经清醒了,也基本能够自理,感谢二医院能让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过个团圆年。

除了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赤峰市第二医院的就医环境也在慢慢改善。一系列智能科技的引进和运用,不仅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还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智能机器人)查一下老年病科。/ 老年病科在门诊楼一楼南,详细位置请看下面的地图。/ 下面是老年病科的专家列表,张素艳医生的信息如下。

市民陈庆珍女儿 丁女士:以前咱们来二医院挂号还得排队,到窗口去挂号。现在有自助挂号机,并且能提前预约。还有机器人的语音导诊,也提供很大的便捷,能准确的告诉你去哪个科室,看哪个病和找哪位专家。

就医体验的不断提高,除了依托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医院对医务人员传帮带的注重。

市第二医院普外二科医师 马振岭:刚毕业的时候一入临床,两眼一摸黑,什么都不会,连缝皮,说实话连针都抓不稳,在这方面科领导对我们给予了很多的帮助,手把手的一步步的教我们带我们,从缝皮到开腹到腹腔内的一些细节的操作,绝不留私心。

你这个缝合做得比较不错的,而且对针的持针器运用得也很好,夹的部位也特别好,就是稍微注意一点,这个把持度,两个手再稳一点,打结的时候不要太大的空间,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去打结,这样就更好了。

2019年,一座填补桥北地区及周边乡镇医疗资源空白,可服务100多万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赤峰市第二医院桥北分院开工建设。

现在是停工期,三号楼、四号楼是我们的病房楼已经封顶,这是我们的门诊楼,门诊楼已经部分封顶了,明年3月份春季如期开工,2021年初投入使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赤峰市第二医院桥北分院建成后,将依托地理位置便捷,交通便利,打造半小时生命急救圈的中心,并通过与各个社区联系,实现一键智能呼叫。

市第二医院副院长 于国峰:患者突然间哪里不舒服了,这么一键呼叫,社区的医生第一时间到现场去,根据情况给他吃什么药,或者做一些急救措施,赢得患者在上救护车之前的宝贵时间。

今年,赤峰市第二医院就深入社区,主动筛查、干预管理,在慢病还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时候,早发现、早治疗。

市第二医院医生 李新国:做好分级诊疗、慢病管理,小病在下面就解决了。比如说社区的高血压、糖尿病,只是需要开点药,监测一下血压,不用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和住院了。

市第二医院副院长 于国峰:2020年我们将继续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加快桥北分院及医疗集团的建设,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创伤救治中心为构架,打造快速高效的急救体系。

记者:鲍梦圆


赤峰市第二医院:百姓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