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勇挑重担、无私奉献,涌现出一批冲锋在前、担当作为的典型人物。从今天起,

顺义组工开设《防疫先锋》专栏,带您走近这些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先锋人物,记录他们在防控一线的点滴故事。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陈希胜是中国医师协会授予的基层优秀呼吸医师,顺义区卫健系统最美医师;同时,他还是从抗击SARS、“甲型流感”到“禽流感”顺义区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诊治专家组组长,目前是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专家组的主力成员。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随着全区排查工作的紧急启动,陈希胜开始忙碌了起来。各个发热网点需要诊断的信息纷至而来,他凭借几十年的业务积累以及2003年SARS以来各种传染病防治经验,迅速果敢地做出及时有效的判断。

除了全区的排查,区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呼吸内科门诊、呼吸科病房也有大量的病人在等待排查。经常陈希胜下班刚进家门,就接到值班医生的会诊申请,他二话不说,立马驱车返回医院,有时还要亲自到病人身边去看才放心。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陈希胜常说:“精益求精是我们每名医者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我们每下一个诊断,既要让患者放心,也要让自己放心。”

顺义区第一例新冠病人,在极不典型的情况下陈希胜就是凭着医者这种执着的精神,详细研判最终确诊上报,保障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隔离救治。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作为新冠肺炎会诊专家组的主力成员,每一通电话、每一条信息就是一次发令号。每天他都会接到发热疑似病人的会诊排查申请,最忙的时候一天接到几家医院发热门诊十几个病人需要会诊的需求。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连续紧张的工作节奏,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他出现了全身酸痛、低烧的症状,凭借自己的专业判断为普通感冒,为了不让同事分心、为了不耽误会诊工作,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他又继续如常工作,决不怠慢一个会诊病人。尤其是在深夜,不论几点,接到影像资料,他都会立刻从床上爬起来,睁大眼睛仔细看,疫情重大,一丝不得马虎。只要疫情需要,深夜来院讨论病例、诊断签字等工作他都毫不迟疑。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作为一个医生,救死扶伤已成为他的天职,解除患者痛是他的志向。他真正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每天24小时开机,随时听候病人的召唤!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王景安是顺义区医院的一名共产党员,1月23日这天,他成为第一批支援顺义区医院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面对疫情的考验,他没有任何犹豫和动摇,第一时间到感染科报到,随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发热门诊每天的病人特别多,一个接一个,中间没有丝毫的停顿。王景安身着厚重的防护服一坐就是七个小时,对体力是个极大的考验。为了节约有限的防护服、尽可能多地排查患者,他上班前少喝水甚至不喝水,避免中途上厕所。因为带着双层口罩,为了确保和每一位患者有效的沟通,他经常需要大声地说话,一天下来,他嗓子又痛又哑,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一样。

虽然年纪大些,体力不如年轻人,但是他怀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想到自己排查和治疗了那么多病人,大大减少了新冠肺炎传播的隐患和风险,他就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发热门诊,他详细询问每一名患者的病史,尤其是流行病学史,避免漏掉任何一个可疑人员。不仅如此,他会详细告知每名患者缴费、化验检查的程序及具体位置,避免患者因不熟悉就诊流程来回走动造成不便和增加疫情扩散的风险。此外,王景安还负责对就诊患者做咽拭子检查。检查时,需要病人摘掉口罩,张开口暴露咽部,用棉签刷取病人咽部分泌物,被病毒感染风险非常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有一次,一位高龄老年男性患者,摘下口罩准备查咽拭子时突然打了好几个喷嚏,护目镜上都是病人的唾液,他没有恐惧埋怨,反而不断地安慰、鼓励老人,缓解他的紧张情绪,顺利取样本。

有朋友问他:“去发热门诊你怕不怕?”,他淡淡地说:“我是个普通人,也有亲人和朋友,我也怕过,但是心中的信念支撑着我,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想这就是我们身为医务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毕竟在疫情面前,我们都是战士。为了百姓安康而战斗,我义无反顾。”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2019年12月,空港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征因为业务出色、责任心强,被借调到顺义区120指挥中心参与急救工作。疫情发生后,他原本不需要与疫情“打交道”,但他主动提出调回原单位,坚持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空港医院是北京市最先公布的89家24小时开放发热门诊的医院之一,也是我区五所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之一,承担疫情防控的初筛工作。这次疫情来的凶猛,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王征从梳理接诊流程到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从开会部署到精神传达、疫情上报、规范化培训,从管理工作到专业技术、防护规范学习……每一件事他都要做到事无巨细,成了感染科最忙碌的人。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由于防护服只能使用一次,王征每天工作前只喝一点水,便穿着密不透气的隔离服忙碌在隔离区内。防护服一穿就是6个小时,他呼出的气息模糊了防护眼罩,只能看到两三米的距离,整个人都处于负重和闷热的状态,走出隔离病房的他常常汗流浃背、衣襟尽湿。

【防疫先锋】抗击疫情最前线,致敬白衣战士

他在参与值班、与同事协同接诊的同时,默默地完成着所有力所能及的工作,加班加点已成为日常。他一天十多个小时奋斗在工作岗位,只是想自己多扛一些,就能多保护大家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