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摇号入学:现阶段义务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博弈

近日,江苏、浙江、上海先后出台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改革办法,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公民同招+超额摇号"的措施。"公民同招"其实已经不是新词,前两年在一些地方已经推出了幼升小的"公民同招+超额摇号"的政策,本次是对该政策的再一次升格,拓展至小升初阶段。这也是导致本次政策引起社会关注的主要原因。因为幼升小不存在成绩的考量。但小升初就有成绩差异的考量。由此产生了诸多社会关注的问题。

公民同招+摇号入学:现阶段义务教育

一、"公民同招"到底是有利于公办校还是民办校

第一种观点:不利于民办学校招生。现在很多民办学校招生都是通过大势宣传、跨区招生、提前招生、高分奖励等各种手段才实现招满生,招"好生"的目标的。本次实行公民同招,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规范民办学校跨区招生、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现象,这势必影响民办学校原有的招生体制,影响民办学校的招生数字和质量。据报道,前两年实行幼升小"公民同招"的地方,民办小学招生受到严重影响,有的甚至出现腰斩现象。

第二种观点:有利于民办学校招生。之前公办学校拥有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所以民办学校招生方面一直处于劣势。现在实现"公民同招",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起平坐,不少"明星"民办学校升学率高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更能吸引学生报名。而且各地都规定,如果报名指标在招生指标范围内,民办学校必须全部招录,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招生。这使原来很多成绩一般的学生因为害怕民办学校看不上而不敢报的顾虑打消了,可能更多人会先考虑报民办院校,特别是那些"明星学校"。

公民同招+摇号入学:现阶段义务教育

总的来看,对民办"明星学校"生源数量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那些低端的民办院校估计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明星学校"的生源质量估计影响较大,因为他们不能再像往年那样提前另设一些优惠条件去"掐尖"了,对高分生的吸引力降低。这有可能会导致因为生源质量降低,而升学率降低,明星效应减弱,导致再下一年的招生吸引力降低,又导致生源质量再降低,这样恶性循环,最终失去明星学校的光环。这是"明星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必须实现由"招得好"向"教得好"转变才是长久之计。

二、摇号入学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现在摇号入学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就近入学+超额摇号。这是现阶段很多地方实行的,这次江浙沪的政策也主要是这种。就是报名超出招生指标情况下,才进行摇号。否则就是全招。第二种是大学区摇号。有的地方为了尽量处理好学区之间的公平性,采取大学区几个学校在一起摇号政策。第三种是最极端的。全市摇号政策。因为这个工作难度太大,目前极少地区施行。

公民同招+摇号入学:现阶段义务教育

摇号到底是公平还是不公平?也是争论较大。这主要是在小升初阶段。

第一种观点:摇号是最公平的。无论是任何人都是平起平坐,都有机会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无论是有权有势还是有钱都不好使,所有人全凭运气,都没话说。这样也彻底解决了"学区房"问题。

第二种观点:摇号是伪公平。他们认为表面上看摇号很公平。但事实长忽视了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的付出。小升初不像幼升小,没有成绩差异,小学毕业很多学生的成绩差异是很明显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付出了努力,就应该得到上好学校的回报。这才是最公平的,是"凭真本事"。"就近入学"还能接受,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会上哪所中学?或者是购买学区房付出经济成本。但是如果是仅靠"摇号"使很多学习不好的学生进入好学校,或者使学习好的学生进入不好学校,这是最大的不公平。

三、义务教育如何既保"公平"又保"质量"

义务教育是一项国策,它的第一要素是保障公平。所以说实现无差别入学是义务教育招生改革的大方向。从这个方面讲,"公民同招+全部摇号入学"是符合学理的,是最公平的。但是,现阶段中小学校办学质量的差异悬殊使这项措施又蒙上了一层"伪公平"的阴影。因为它抹杀了学生的努力,是用牺牲"质量"来实现绝对公平,这事实上是吃"大锅饭"。

所以说,无论是行政审批,是就近入学,还是摇号入学都是治标之策,都是在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之间的取舍,都会有人不满意。要彻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最根本的是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同地区义务教育无差别化办学和特色化办学相结合。给家长和学生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再加上摇号入学,这是最优状态。

公民同招+摇号入学:现阶段义务教育

这需要以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巨大投入为基础,需要以管理部门对于资源优化的能力为保障。义务教育既应该是公平的,又应该是高质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