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决堤成果,阻击三千日军,淹死数十万人

1938年,国民党将领纷纷建议主动决口阻敌。国民政府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法肯豪森就抗日问题向蒋介石提出了应付时局的建议,他认为:为了确保陇海交通大动脉,维持与动力资源大省山西的坚固联系,中国最初的战线必须推进至河北的沧州至保定一线,而黄河则为。“最后的战线……宜作有计划之人工泛滥,以增厚其防御力”。

花园口决堤成果,阻击三千日军,淹死数十万人

法肯豪森的建议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重视,从后来中国抗战的实情来看,其建议的很大部分为国民党政府所采纳,这在《国民政府1937年度作战计划》(甲)案中表现出比较清晰的继承关系。01938年初,陈果夫从黄河与中日战争关系的角度,向蒋介石进言:“台儿庄大捷举国欢腾,抗战前途或者可能从此转入佳境,惟黄河南岸千余里颇不易守,大汛时恐敌以决堤制我。我如能取得武陵等县死守,则随时皆可以水反攻制敌。”许多将领也纷纷提出决开黄河的建议,如白崇禧、熊斌、何成璞、黄新吾、刘仲元等将领。这些将领的建议,促成了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的决断。

花园口决堤成果,阻击三千日军,淹死数十万人

其一,花园口决堤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其一,花园口决堤,在一定程度上歼灭许多日军。由于黄水横流,淹没了中牟、尉氏、扶沟、西华、商水一带,使许多日军来不及撤退,如日军的第14师团的一个混成联队、一个炮兵大队、一个骑兵中队,坦克十余辆被洪水困于中牟。第16师团一部约三千余人,因洪水受阻,退至尉氏。同时为国民党军队创立了有利形势,大约2000多日军被国民党军队消灭,其余仓惶逃走。迫使日军在这一带的追击行动立即停止。

其二,花园口决堤达到了阻止日军西进和南下的战略目的,给侵华日军造成了威胁,破坏了日军两面夹击武汉,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日军占领了徐州,沟通了南北战场,本来可以南北两地齐头并进,拿下陇海线使南北西三个战场联成一片,然后攻取西北和西南。由于黄水泛滥,基本使南北战场处于隔绝状态,迫使日军改变从北面和东面、南面围攻武汉的计划,改以由华中派遣军绕道合肥、安庆、沿长沙一线主攻武汉,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日军的攻势。

花园口决堤成果,阻击三千日军,淹死数十万人

其三,花园口决堤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花园口决堤给饱受战乱之灾的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花园口决堤使豫皖苏三省44个县市1250万人惨遭巨灾,“河南21个县市900万亩耕地被淹,江苏耕地陆沉1100余万亩,倾家荡产者480余万人。“总计受灾人民不少于6000万。自1938年6月至1947年2月黄河回归故道,共八年又八个月,黄泛区年年受灾,饿俘遍野,人们蒙受了巨大的苦难。

花园口决堤成果,阻击三千日军,淹死数十万人

花园口决堤,挡住了日军西进之势,迫使敌主力南移,而溯长江西犯,暂时保住了平汉线,赢得了准备武汉保卫战和战略大转移的宝贵时间,对于坚持持久抗战具有战略意义;并使贾鲁河黄泛区形成一道天然防线。花园口决堤同时给黄泛区的三省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数以百万计的民宅被冲毁,数十万人被淹死,上千万亩良田被淹没,1000多万灾民流离失所。由于国民党政府在决口前采取了一些措施:动员农民迁移、对农民进行安置、救济等。如罗震代郑县县长发放居民迁移费仅一万元。这也减少了一些损失。如果国民党政府采取有计划的、更具体的、更有利的措施,并在决口前广泛地发动和动员人民群众,投入更多的财力的话,损失将会大大减少,这样,它取得的军事价值将会更显著。

花园口决堤成果,阻击三千日军,淹死数十万人

【1】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2编),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篡委员会,1981年.第4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初编印《蒋介石制造的黄河花园口决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