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安家》,女人在婚姻中的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台湾的情感导师凯渝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国际TDEA认证的心理咨询师,在我成为导师的20多年里,见证过很多幸福美满的感情,也接触过不少为情所困的个案,我越研究越发现,其实感情中的事,大事小事,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

来自电视剧的感慨和对婚姻中的安全感的讨论

最近大家都渐渐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我也开始再次忙碌起来,不过每天抽出时间去喝咖啡的习惯还是一直保持着。今天下午也和一个学生一起去了咖啡厅,她是个非常喜欢追剧的小女孩,每次都会因为电视剧的情节而生出好多感慨。


从《蜗居》到《安家》,女人在婚姻中的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


最近她在看一部叫《安家》的电视剧,所以她就开始跟我讲述一些她的感慨。她说,很多年以前她看过一部叫《蜗居》的电视剧,当时就觉得如果真的遇到真爱,就算租房子住,两人结婚也是幸福的。

但现在,她看《安家》中那么多围绕着房子的婚姻故事,突然发现自己的想法也变了,房子,好像变成了她婚姻中的安全感。

女人在婚姻中的安全感,来自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两方面

我问她,真的有了写着自己名字的房产证她就会获得婚姻中的安全感吗?她仔细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她说,房子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一份如果婚姻失败了,她至少还有所保障的底气吧……

她说到这个话题,我突然发现,原来她并不明白,女人在婚姻中的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在我看来,安全感来自于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两方面。


从《蜗居》到《安家》,女人在婚姻中的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


经济独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退路,也是一种底气

首先我们来谈谈经济独立。这似乎是很多人的共识,就是婚后女人也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有自己的“小金库”。对此我也问了很多人,得到的回答最多的就是可以随意的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用看人脸色。

但我们要的安全感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其实不是的。社会学家查尔斯·为斯托夫曾经说过:“女性在经济上越独立,婚姻对她的受困就越小。”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所有的经济独立,都是源于为自己找一个退路。这可以理解为一个保障,但更多深层的想法是,如果我有钱,我就能随时离开一段让我失望的婚姻。


从《蜗居》到《安家》,女人在婚姻中的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


这其实也是源于人们对于婚姻越来越没有信心的现象。我有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结婚,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家对于婚姻这件事缺乏信心。但事实上,经济独立不能真正带来我们想要的安全感。

精神独立能带给女人最大的安全感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呢?在我看来,其实是精神上的独立。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女人,月薪过万,比她老公赚的要多很多,但因为老公出轨,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差一点就抱着孩子跳楼自杀,幸好被救了下来才没酿成惨剧。

当时评论区就有很多人在感慨,说她明明可以,也有能力离开她老公过更好的生活,为什么还要想不开?其实这就是我说的精神独立的问题。


从《蜗居》到《安家》,女人在婚姻中的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


因为将自己的幸福与否寄托在了另一个人身上,并且将另一半当成了自己的全部,从而失去了自我,所以才会在知道老公出轨后受到如此强烈的打击。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精神独立呢?并非极端的说不爱对方,或者对婚姻生活不抱期望。我们只需要在婚姻生活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生活频率。

比如,可以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分出时间来和自己的朋友相处,保持自己的爱好和对生活的热情,保持进步。婚后的生活可以锅边灶台,但不要让着成为自己的全部生活。


从《蜗居》到《安家》,女人在婚姻中的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


总结

我记得之前和一个90后的学生讨论过她们这个年龄段心中,最向往的婚姻状态是什么,她当时很慎重的回答我:“有和老公共同面对苦难的决心和能力,有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心,但若真的过不下去了,也拥有足够的钱来开展新的生活,还有足够离开的勇气!”

我是凯渝老师,一个来自中国台湾的情感导师,感情中不论大事小事,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你认为婚姻中的安全感来自哪里呢?欢迎在评论区里跟我讨论哦!我们下期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