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七岁了,上小学了,不敢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怎么办?

魏维娟


我是小学老师,您说的这种情况我遇到过,我的建议如下,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首先帮您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1.先天性的原因。这个比较简单,就不再赘述了。

2.可能之前有加入过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或类似的事情,但在其中受到过伤害,给他(她)留下了阴影,他(她)害怕再次受伤。

3.可能通过电视、绘本、故事、梦境等途径,了解到了一些消极信息,如与不熟悉的人的接触可能会有害。

4.孩子胆子小,比较内向,从小比较少接触生人,养成了不爱接触生人的习惯。

想要了解到底是哪种原因(也可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可以通过和孩子深入地聊天、多观察孩子得知。

(二)可以尝试采取这些措施:

1.结合原因,通过语言的引导、借助故事或绘本等帮助孩子纠正偏差认知。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坏人。

2.大人示范。孩子信任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我们大人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加入小孩子们的游戏,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在其中很安全,很开心,孩子自然也会慢慢放下担忧,解开心结。当然,奢求一次陪同就见效是不行的,可能需要家长多陪同几次,然后鼓励孩子自己参与。

3.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家庭聚会、朋友聚会,多见见陌生人。

以上这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有问题您再联系我。


楠楠125


我家有初三孩子,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孩子不敢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游戏,要找到原因。

一、孩子与这些小朋友不熟悉。

有些孩子很容易与其他陌生小朋友成为玩伴。也就是常说的“破冰”。

这类孩子一般都非常外向,具有极强的“外交能力”。

但是,大部分小朋友,尤其是7岁的孩子,都有自己固定的玩伴了。所以,家长也不用太着急让孩子与陌生孩子打成一片。

二、孩子胆小,很难融入新的圈子

孩子的胆量,取决于多方面。

一方面是天性使然

另外一方面是后天的环境造就。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家孩子特别胆小。出游时,遇上小河沟、小山坡,孩子妈妈都会特别夸张地大声警告:那个边上去不得,要掉下去!

孩子爸爸也没有明显的鼓励举动。

孩子常年生活在这类氛围,胆小是很自然的!

三、孩子只喜欢某一个或者某一类型的游戏,所以一般不参加其他孩子的游戏

孩子们爱好各有千秋,对某种爱好“情有独钟”,那么孩子不愿意加入,也很正常。

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如下:

1、平时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玩具,学习新游戏。

2、由家里比较“勇敢”的一方,多陪伴孩子。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让孩子适当突破自己!

爸爸一般是家里最勇敢,最有谋略的一位,所以建议爸爸多陪陪孩子!

3、培养孩子的爱好,或者让爱好更加广泛一点,并坚持下去,增加孩子自信,增加孩子对外交流和展示的原动力。


睿智的成都妈妈


孩子小的时候大部分都比较胆小,特别是女孩子,父母看着孩子这样非常担心。但是,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胆子太小就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孩子胆子太小怎么办?家长怎样帮助孩子锻炼和提高胆量呢?下面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一、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

1、先天因素

父母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孩子遗传了他们的特点,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允许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尽量多给予孩子关心和爱,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爸爸妈妈要做孩子的榜样,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胆小怕事的情绪。

2、环境因素

现在大多数人都住在商品房,一家一户的封闭环境使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生活空间,造成孩子孤独、胆怯的性格。

3、教育不当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经常用“鬼”、“妖怪”等来吓唬孩子,也有些家长当孩子想出去玩时,便用“外面有骗子,会把你骗走”等话语来打消孩子的念头,使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还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孩子做错了事,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使孩子因怕失败而退缩,有些孩子胆小怕事,缺少勇敢精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对子女过于关注,甚至溺爱,事无巨细都越俎代庖而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

4、切身的体验

当孩子满怀信心地在家长面前表现自己时,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嘲笑、挖苦,使得孩子灰心丧气,或者当孩子打过一次针后,切肤之痛使他下一次再到医院就会害怕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胆量变小。

二、如何提高孩子的胆量

1、尊重孩子的意愿

家长应多给孩子尊重,比如不能拿着东西来刺激孩子,不要说“你背一首诗就给你吃支香蕉”,难道孩子一直不背就一直不给孩子吃香蕉?所以这种不尊重孩子的方法不可取,家长要考虑孩子的意愿。

2、让孩子慢慢的适应

如果想让孩子变得胆大,想让孩子更从容的表现自己,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适应,比如来了陌生的人,孩子会变得沉默,但是如果混熟了,孩子就适应了,就能自如的唱歌背诗了。

3、不要强迫孩子

永远不要强迫孩子做事情,强迫式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应该多和孩子商量,想孩子的所想,主动和孩子沟通,用心与孩子交流,让孩子不再拘束,提高自己的胆识,这样孩子会慢慢接受的,比如轻轻的说“爸爸相信你能行的,加油”。

4、配合好孩子

在锻炼孩子胆量的时候,家长要做好配合,比如一开始孩子会比较害羞,或者害怕跳的不好、唱的不好,这时家长可不要看孩子,让他没有压力的表现自己,往往效果很好的。

5、多给孩子鼓励

鼓励法永远是教育孩子的法宝,孩子都喜欢被夸奖、被鼓励,在锻炼孩子胆量时,同样需要家长的不断夸奖和鼓励,这样孩子会有充足的信心去完成表演,比如多说“孩子最棒了,你是最勇敢的”等等。

6、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在生活上,尽量让孩子去完成自己的事,也可以在家里让他做刺激的动作,自己背自己的书包,让他独立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7、多让孩子参加室外和群体活动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小孩子在家很容易淹没在溺爱的氛围中,小孩子从1岁半开始就有较强的意识,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给他的关心照顾会使他们逐渐形成养尊处优的心态,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依赖性,应更多地让男孩子和女孩子在一块玩,给孩子一定“野”的空间,同时,要多带他到公园去玩,那些惊险而又保险系数很大的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和冒险精神。

孩子都有一个适应社会的过程,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多给孩子机会,多接触外界,通过一些锻炼是可以培养孩子的胆量的。





小程老师A


孩子在7岁左右会逐渐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会成为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建立关系的基础,或者是模板。

在小学不敢加入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家长能发现问题一定是对孩子比较关心,也一定是经过了思考,觉得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里的表现万全不同,那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

作为父母,首先要明白自己孩子是什么性格,是内心比较害羞,还是比较活泼,或者是在家里话多到了外边会比较不爱说话,再或是孩子比较淘气,但是胆子小。了解孩子要从孩子平时在家里的行为进行分析,不论孩子是什么性格都应该理解,因为孩子的成长跟家庭息息相关。


二、了解孩子孩子为什么不加入到集体游戏

遇到问题就是要解决,这是成年人的思维,我们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就会觉得孩子不合群,有问题。进而会强迫孩子去参加到小朋友的集体活动。其实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起思考,孩子为什么不敢或者不喜欢参加。

父母可以在洗澡时或者睡前,孩子比较放松的时间段,跟孩子进行交流,可以旁敲侧击的询问孩子在学校玩什么游戏了,好玩吗?要侧面了解孩子对小朋友的想法;了解孩子不参加游戏的原因是不喜欢玩小朋友玩的游戏,还是不喜欢跟某系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是因为自己内心排斥跟他们一起玩,再或者是内心恐惧害怕导致。


三、对症解决

对于不喜欢游戏、有自己不喜欢的小朋友导致孩子不参加集体游戏就很好解决。最怕的是孩子自己本身害怕出错,不自信或者孩子自身的一些因素导致不参与。

如果是孩子自身问题,那么就需要父母进行干预,父母的干预应该从行为干预和家庭内部关系引导进行。

1、行为干预

父母要多抽时间陪孩子,定期带孩子去广场、公园或者社区活动中心去散步玩耍,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接触同龄孩子。并建议或者鼓励自己孩子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让孩子交朋友,如果孩子愿意可以把玩具进行分享,这样会增加小朋友之间的好感度和分享精神。还可以建议孩子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玩(父母应该征求对方小朋友爸妈的同意和陪同)。

作为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接触人,比如去超市让孩子付钱,买玩具往孩子自己决定,让孩子内心变动自信、阳光和勇敢。

2、家庭环境熏陶影响

父母应该尽量保持夫妻之间的和谐,保证孩子能够在和睦的家庭中感受到其乐融融,感受到家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孩子就会学习到情绪处理,学习到自信的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到如何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


好的孩子是教出来的,优秀的孩子是父母不懈的努力培养出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祖国的未来。


斯特瑞克


我家孩子也七岁,一年级。

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我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

1.有没有观察过孩子,为什么不敢参加?

别人大?怕受伤?害臊?

ni找到原因,开始可以和他一起去

然后鼓励他,让他自己去。

2.平时注意多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很重要。有自我意识,有主见。

3.勇气锻炼,例如,去超市让他付钱,回来让他帮着拿东西。让他问路。去和别人主动说话等等

4.爸爸多带,和孩子多朋友,蹲下来说话,引导,而不是命令。

5.不要过分溺爱,平常心。


谷少龙助你成学霸


不用担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建议要首先接纳理解孩子 一定不能强迫孩子,否则孩子没有安全感。有的孩子生来比较内向,还有就是现在孩子周围疼爱她的家人太多,上学前六个大人轮流照顾她。孩子很少接触到同龄人,再就是有的奶奶或姥姥,怕这个不安全,那个不干净,限制的孩子太多,这也往往限制或影响孩子探究新知的能力。现在住楼房的情况下后者居多,所以我建议家长主动和孩子班级的,看着合得来的两个同学的家长,经常约好带着孩子一块去楼下或公园去玩,有意识的给孩子结交新朋友的机会,甚至必要的相互串串门等。三周下来就会好转的。切记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躁,慢慢来。另外在外人面前一定多鼓励引导孩子。放心,很快就好了!


心若冰清gyy


孩子无法融入其他孩子的团队,我觉得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应该找到孩子为什么无法融入的根本原因。如果只是不喜欢加入,觉得他们不好玩,那我觉得没必要强迫孩子必须加入一个自己根本就不想玩的团队中。

如果孩子想加入其他孩子的团队,但是又苦于没有方法或者就是胆小害怕,不敢加入。这时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可以主动带孩子加入那个团队,打破僵局。或者让团队中的中心人物带领孩子一起玩。多实践实践,让孩子不害怕。



娟姐大语文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跟同学们相处,虽然万事开头难,但只怕有心人!


瀚源妈


平常就要多带他走出家门跟其他小朋友接触玩耍。


小花圃


我想问问家长,孩子在家表现怎样?孩子是谁带大的?

我想这里不仅有孩子自身性格的因素,还有家长的原因。找对原因,方能"对症下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