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老牛去世,500余人送葬,15男子抬棺,年年茅台酒祭祀

一头老牛去世,500余人送葬,15男子抬棺,年年茅台酒祭祀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

从古至今,牛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在农耕时代,因为下田劳作的需要,一头牛就是一个家庭生存的希望和寄托,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随着工业化、机械化的兴起,用来耕作的牛渐渐淡出了城市人民的视野,但在一些地区牛仍然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地位。

在贵州雷山县有这样一头牛,它在去世时,它的主人以老人逝世的葬礼规格,给它举办了十分隆重的葬礼,不仅是选坟地、所立的墓碑是精心选择,甚至还有五百多人赶来送葬,年年都为这头老牛扫墓,甚至用上了茅台酒来为它祭祀。

一头老牛去世,500余人送葬,15男子抬棺,年年茅台酒祭祀

这头牛是当地著名的“牛王”,为它家的主人李正书赢得了不少的荣誉。每每有人谈起他家牛王的时候,李正书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对他而言,牛王并不单单是头普通的用来劳作的牛,更不是人们常说的宠物,而是与他朝夕相处了十五年的家人,牛王的去世就仿佛是他的一位至亲老人的离开,这让他心痛不已。

牛王出生在二三十年前的贵州雷山县大塘乡新联村牛栏组之中,在牛王两岁的时候被他原先的主人卖去了丹寨县的羊吾村中,几经辗转又被人卖到了雷山乌东寨,没多久又被转到了雷山县丹江镇掌排村中。

牛王正是在掌排村遇见了他的现任主人、也是最后一任主人——李正书,作为牛主的李正书偶然间发现他带回来的这头牛似乎有着作为斗牛的潜质,便开始渐渐带着它参加一些小规模的斗牛比赛。

牛王果然不负所望,每次出征比赛都能赢回来一面漂亮的、代表荣誉的奖旗。随着牛王的逐渐成长,它成为了一头健壮威风的成年牛,鼻梁粗壮、眼皮厚实,身高甚至比一些成年男人还高,牛王有着一米八有余的高度,

身长更是有二米二之多。

一头老牛去世,500余人送葬,15男子抬棺,年年茅台酒祭祀

头顶上还有着一对漂亮威武的角,长而宽大,还带着一定的弧度,像是一把出鞘的锋利大弯刀,见了牛王的人都要忍不住称赞几声。而牛王之所以被称作牛王,是因为它在还活着的时候所拿下的大大小小的奖项。

这头威风的牛王,曾经先后在贵州的雷山、凯里、铜仁等各个赛区参加比赛,自1999年算到2009年的十年时间中,牛王参加的比赛约有

二十多次,为李正书赢下的奖金更是达到了130286元之多,这样傲人的战记在雷山县可以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甚至在黔东南的地界内也是十分罕见的,因而它获得了“雷公山牛王”这样的一个美称。

都说是岁月不饶人,岁月不曾饶过世间的任何一个生灵。牛王的年龄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逐渐增高,生命更是在逐渐消逝,终于,这头一生布满荣誉的牛王在2013年的五月十七日十六时,躺在牛圈中永远的闭上了厚实的眼皮。

李正书得知消息后便立刻赶到了牛圈旁,看到了闭上眼睛的牛王后他仿佛五雷轰顶般,他哭了,颤抖着手掏出了电话,哽咽着告诉着同样喜爱着牛王的村民们:“老人过世了”(苗语翻译后)。

村民们听说这个令人伤感的消息后,先后便朝着李正书家中赶去,看到了死去的牛王,不少人留下了感伤的眼泪,纷纷为牛王的逝去感到痛心。当时李正书的孙女李分福正在浙江义乌打工,突然听到家里来消息说牛王过世了,顿时愣住了。

一头老牛去世,500余人送葬,15男子抬棺,年年茅台酒祭祀

反应过来后便急匆匆的去找到了厂里的主管请求批假,要赶回家乡为老牛王送终。当时主管乍一听为牛送终的时候,表情十分惊讶,询问着李分福:为什么一头牛死了,你就必须要回家,一定要做到这个地步吗?

李分福听后,一五一十的就把老牛王一生的经历、恢弘战绩以及和她还有她家里人的渊源告诉了主管,主管听后十分感动,表示十分理解李分福的做法,

特批了四天的假给她,让她能有充裕的时间去最后陪陪这头老牛王。

李分福赶在老牛送葬前回了家乡,在准备为老牛送葬的时候,李分福不顾夏季的天气炎热,板板正正的穿上了属于他的苗族盛装,李分福也是为老牛王送葬当天唯一一个盛装送葬的女子。有人疑惑为什么这李分福对老牛王这般看重,甚至穿着盛装为老牛王送葬。

这是因为,老牛王在刚被李正书买回家的时候,李分福年龄仅仅只有两岁,正是因为如此,牛王是陪着李分福一步一步长大的,在李分福的成长途中,最重要的除了父母之外,当属牛王了,牛王带给了李分福无法替代的欢乐,对李分福而言,牛王也是她家庭的一份子。

一头老牛去世,500余人送葬,15男子抬棺,年年茅台酒祭祀

李分福曾说自己很佩服牛王,它的多次比赛征战,几乎从未被打败,这让她感到骄傲,她还经常在能写到牛王的作文中提到它,说自己要学习牛王的精神,永远自强不息、不服输。看到老牛王逝去的躯体,李分福情难自已,没忍住流下了两行清泪。

老牛王正式下葬的日子定在了2013年的五月十九日,当地苗寨人对待这逝去的老牛王,按照了苗族人的最高礼仪进行了安葬。在老牛王的安葬仪式上,除了全村的人之外,还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斗牛爱好者,共计五百余人参加了这次的老牛王遗体告别仪式。

据相关人士所言,曾饲养过老牛王一段时间的朱学强在得知老牛王去世的消息的时候,也不辞辛劳组织了一帮子兄弟赶过去见老牛王最后一面,同时为着光荣一生的老牛王送终。朱学强说:这“雷公山牛王”是他曾经养过的最好的牛。

在老牛王葬礼当天,随着村中寨老的一声令下,出殡的鞭炮便开始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声音不绝于耳。走在队伍最前端的人,手中是老牛王生前所获得的所有荣誉,有锦旗也有匾额,无一不展示着老牛王当年的傲人战绩。

一头老牛去世,500余人送葬,15男子抬棺,年年茅台酒祭祀

在这之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一块写着“雷公王”的匾额。那是在2006年获得的,当时老牛王征战榕江,所向披靡,比赛胜利后,组委会便授予了这头牛王“

雷公王”的称号,还给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直顶苍天两轮月,横扫西南一片天”。这足以见得当年的牛王是多么的威风凛凛了。

到了为牛王下葬选择的墓地后,由十六名身强力壮的年轻力壮的男子抬棺送牛王,将牛王小心翼翼的安放进了坑中,慢慢掩埋,好让这牛王尘归尘、土归土,能够好好的入土为安。过程中的精细、小心程度仿佛是对待以为家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丝毫不曾出现过差错。

原本根据对待斗牛的惯例,不能比赛的斗牛要么杀掉吃了,要么就卖掉。有人熟知这个管理,在得知牛王不再比赛之后曾出资五万元,希望能从李正书那儿买走牛王,但是被李正书义正言辞的拒绝了,除了他之外,家人也是都不同意卖出去或是将它杀掉。

李正书曾言:他的儿子说,这牛跟了他们这么多年,就像家里一起生活的一个人一样,它老了,当然要为它养老送终。

到了2014年的四月四日上午,李正书偕同家人齐聚牛王墓旁,用苗家最珍贵的贡品和茅台酒来祭奠这已经去世一年的牛王。祭祀活动同样是十分郑重,在祭祀结束后,李正书的家人还唱起了代表思念的歌,可以见得对李正书一家而言,牛王有多么的重要。

对于用如此盛大的仪式来安葬一头牛,有的人表示这是否太过让人匪夷所思?然而以己度人,仿若家人一般的存在逝去,人们心中都是作何感受呢?因而于此,便不予评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