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我一直有个疑问,朝堂上到底是满语为主还是汉语为主?为什么?

铁托boss


笔者先说一下结论:我们知道清朝是由满族人统治的。

清朝在建国初期,朝堂上以满文为主,满文作为官方语言,而待到清中后期时,随着汉族官员大量进入朝堂,渐渐在朝堂上的出现汉语为主、满文为主的情形了,但是清朝统治者对于满文的重视却从未减弱。

清朝自努尔哈赤开始,创立了最早的满文。皇太极和顺治时代,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满语是主要的交流语言。随着大量汉族官员进入朝堂,满族人也越来越多的学习汉语。

但是清朝皇室成员从小开始仍然注重对满文的学习,皇太极为了避免汉文化通化了满清文化,于是就告诫大臣说:“金国皇帝就是因为提倡汉族礼仪,汉族文化,才导致亡国的后果,因此后世皇子皇孙必须学习满族文化”。

在清朝初期,满语被定为国语,官员的公文、学院的教材都使用的满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满文的地位。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治时期规定所有的文书只能使用满文,到了顺治时期,由于需要要处理大量的汉族事务,文件中才开始同时出现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而在刑事诉讼领域,官府却一直要求使用满文,这让很多汉族官员苦不堪言,汉族官员在看不懂的情况下从而导致了很多冤假错案的产生,清政府为了杜绝这个问题,才在诉讼中加入了汉语。

虽然顺治皇帝后出现了满、汉并行的情况,但是清朝皇室子弟的满文教育从来不会忽视,清政府在各地设立学校,满族子弟满十岁以上必须学校满文,并且在军事训练中强调使用满文。

清朝统治者明白,他们作为少数民族统一中原需要依靠大量的汉族人才,所以后期在朝堂上才出现了以汉语为主满文为辅的情况,但是作为满族子弟却必须严格学习满文,甚至到了清末代皇帝溥仪同样经历了严格的满文教育。


绝尘的时光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大清朝从皇帝到大臣,日常的交流全部都是使用满语,所以千万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影视剧给误导了。那里面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可是没有办法呀,影视剧如果都说满语,谁看得懂呢?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那个时候开始,满人说满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到了清朝的中后期,随着大量汉族官员进入政府高层,满族皇帝才慢慢学会说汉语。但即便如此,皇帝召见满族官员时,彼此的交流还是以满语为主。

为什么汉人有上亿人口,满人充其量也就几百万人,汉语却不能成为朝堂的正式语言呢?说起来,还是清朝政府对汉人的不信任造成的。我们知道,明末清初时,清朝军队马踏中原,杀戮无数,到处镇压反抗,什么扬州十日,什么嘉定三屠,都是为了迫使汉人屈服。

在建立全国政权后,满清的统治者更加害怕汉人的反抗,他们知道,如果要汉人不反抗,首先就要在文化上压制他们,而把满语定为官方语言是再合适不过的举措了。一些汉族官员为了挤身上层,只能去学习满语,这样一来,原有的强烈反抗清朝的意识就慢慢淡忘了。

其次,大量使用满语,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当然这也是为了防着汉族官员。早期的一些对外条约,都没有汉文版,比如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只是到了清朝的后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对于满语感到十分别扭,也觉得特别难学,纷纷学说汉语,才倒逼着满清政府开始把汉语的使用提上议事日程。清乾隆皇帝算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他当初接见英国朝见的使者,用的就是汉语翻译。

但是,在大朝会或者重大节庆日上,皇帝是一定会说满语的,绝不能说汉语,因为说汉语会被为是对祖宗的不敬。而且在这样的场合,皇帝一旦说汉语,肯定会有满族大臣跳出来强烈反对。满族大臣跟汉族大臣不一样,汉族大臣往往在发表意见时会瞻前顾后,而满族大臣秉承自努尔哈赤以来的传统,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所顾忌。

由于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普遍都不高,所以有的时候会写错字,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错了,所以往往将错就错。典型的如康熙写的避暑山庄的避字,就是一个错字,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谁也不敢说。

总之一句话,大家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剧给误导了,在清朝的时候,不是满族官员上赶着学汉语,而是汉族官员上赶着学满语。因为学好了满语,不仅能够很好的和上层人物交流,有时还能得宠呢。最著名的是张英、张廷玉父子,能力最强,最得康熙皇帝宠信,因为他们能说流利的满语。清朝末年,满族官员集体腐败,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上位,才使得汉语慢慢成为了主流。


参考文献:《清史十六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清帝传奇丛书》


小小嬴政


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朝堂上是已汉语为主的,方便拉拢人心,再说朝堂官员大多也是满汉语皆通的存在。


自大清入关以后大量重用明朝遗臣,再者顺治帝自幼学习汉文化,朝堂议事自然是用汉话,官方文件一般都满汉双语。到雍正皇帝时,因南方籍官员说的话常常很难听懂,还要求推广普通话(北京话)所谓“训民正音”,直到清末溥仪连满语都不会讲了。

顺治以前就不说了,基本上满人汉语不溜,满汉大臣朝堂上交流还需要翻译(即所谓「启心郎」)。这些人入关以后的小孩们,就生活在两种语言环境中,在这个阶段,双语是相对比较自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顺治、康熙以及之后的各朝,都强调八旗旗分内部要强调满语教学——所以翻译了很多汉文典籍到满语。这时候满人已经入关,学习汉语的风潮已经(不得不)展开,皇帝们都开始担心满洲子弟满语会逐渐不熟练。 嘉庆时规定,凡是不会满语的旗人,一律不准参加科举文试。

道光时期再次要求各地驻防旗人学习满语,还曾将回京述职的盛京副都统常文革职,因其违祖制用汉语上奏。道光二十年,宣宗干脆下旨,不允许旗人参加科举文试,一律考翻译科目(满汉对译、满蒙对译)。


你看看咱着汉语的魅力是真的大,毕竟传承数千年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韵味。


奇文笑谭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简单的说一下。早期的女真族归属大明后,经常与明朝交流,受明朝封爵,一般上层阶级大多会些汉语。与汉人基本交流是没有大的障碍。到了满清入主中原后,顺治时期开始推动满汉融合,康熙朝更是大范围开始学习汉文化。


清中后期满汉大臣上朝基本都是说汉语,官方文件语言都是满汉双语。到了清末时期满人基本不怎么会说满语了。已经被汉文化给同化了。


大鱼讲史


满清入关之后,就一直在汉化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其实满清汉化在清朝乾隆时期就已经很严重了。关于满清在朝堂之上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看看。

奏折和诏书

无论是传位诏书,还是一般的普通诏书,或者奏折都有汉字写的。若是满清朝堂只能说满语,如果遇到需要念出来这些东西的情况,那么是不是在念这些东西的时候要用满语念出来?那么只能说念这东西的宦官或者其他人还得实现精通汉语和满语,不然根本翻译不好奏折的原意,貌似满清的宦官进了宫并没有说都要学满语吧?官员也没有要求说要学习满语吧?


官名或者话语的汉化版本

满清汉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证据就是一些官名或者一些话语的汉化版本。比如:一尔希哈番。这就是一个音译版,就是少卿的意思。又比如土黑勒威勒,是轻微罚俸的意思。这些词能在史料中出现,可见满清的朝堂是一开始还是有说满语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这些汉字音译版。之后随着汉化的加深,这些音译版的词也就消失了,而是直接用汉语词语了。如果满清朝堂用满语交流,那么怎么会在清亡后不久这些词语就看不懂了呢?


玉牒的改变

满清的皇族分为两种,一种是努尔哈赤的兄弟伯叔称为“觉罗”,一种是努尔哈赤本支称为“宗室”。“宗室”的人录入“黄册”,“觉罗”的人录入“红册”,然后再每隔一段时间就汇编入“玉牒”。而玉牒这东西本来是满文书写,嘉庆二十二年起每年另缮汉文版,名曰“星源吉庆”,而且还规定以后不再缮录满文本。连满清皇室的宗谱都用汉字来缮写了,那么满清的朝堂还有用满语交流的必要吗?难道说着满语写汉字?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总之满清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是汉语和满语并存于朝堂之上,这时候满族官员多,当然是满语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满语慢慢地在朝堂变成只有极少数人在说,甚至没有人在说。无论皇帝还是臣子交流大部分都是用的雅言。满语虽然没有消失,像是萨满这些基本上就是用满语,但是会使用者越来越少,这些都能侧面反映出来。


淡看天上月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见证了汉文化的影响力。这个问题有一个发展历程,入关前说满语;入关后一开始满汉并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汉语强制压倒了满语,到最后连满人都不怎么会说满语了,全部汉化了。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先说一个证据:出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康熙雍正皇帝的朱批,你们见过满文的吗?对于语言,不好进行证明,然而语言和文字是相通的,因此我想以文字为佐证进行说明这个问题。

一、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入关前,满语建立并成为官方语言

实际上,满文和满语是是在努尔哈赤期间才完善起来的。

早期的金帝国时期,已经有女真语和女真文,但金灭以后传播并不普遍,到了努尔哈赤时期,大量文书都需要通过蒙古文进行翻译和传递。努尔哈赤便任命大臣进行满语和满文的规范工作。结合蒙古文,最终建立了“新满文”。而语言和文字是相通的,在建立了满文以后,满语也逐渐推广开来。

皇太极入关以前,满清帝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字肯定是满语和满文,但因为长期和明帝国进行外交和战争,大量女真贵族是懂得满汉文字和语言的。

投降过去的汉臣,都要学习满语和满文,朝堂之上和官方文书都是以满文为主。

二、顺治康熙时期:一开始是想以满语为官方的,但是发现行不通

满清入关以后,本想强制推行满语和满文,但是广大的汉族语言体系,然语言文字比之剃发易服更加艰难,到康熙时期逐渐放弃了,改为强调满汉一家,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和文字。

但是,满族官方仍然比较注重满文和满语,汉语和汉字的渗透不强。

这一点可以从《尼布楚条约》和康熙皇帝的朱批得到证明。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签订的正式官方文件,可以代表满清政府的官方立场。然而,这份签订于康熙二十八年的外交文件,却没有汉文版本,只有拉丁文、俄文和满文版本。

《尼布楚条约》满文版

由此可见,清朝官方的语言和文字,此时仍是满文和满语,而不是汉文和汉语。

但是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流出的康熙朱批却是汉语,康熙皇帝在到处的题词也仍旧是汉文,故宫的牌匾上,却是满文和汉文两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说明,推行满语和满文作为全国语言和文字失败了,与汉臣交流不得不使用汉文和汉语。

康熙帝说“对于大臣所上的章奏,见有错字,必行改正。”在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十五日(1717年3月27日)直隶总督赵弘燮的奏折中,有一句“御制法蓝盖碗”,康熙帝在朱批中将“蓝”字改成了“琅”字。

这说明,康熙皇帝对于汉语和汉文的确掌握的十分纯熟,而且与大臣的主要交流方式也应该是汉字和汉语。

但同时,我们发现,康熙皇帝号称精通满文和汉文,却留下了许多错别字,避暑山庄、上图中的“知道子”就是最好的证据,还有诸如“风(封)疆大吏”等等。

这些现象可知,汉文和汉语是康熙皇帝后来学习的,并不是康熙皇帝的母语,才会有这些现象出现。

康熙皇帝曾自诩道“朕之清字,亦素敏速,从无错误。”曾国藩也曾在《〈国朝先正事略〉序》中称颂康熙帝:“····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这说明康熙皇帝的母语应该是满语和满文。

综合康熙皇帝的种种表现来看,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对外的官方语言和文字,满清政府的立场是满文和满语,但对内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却是满汉并行。

那么,这种现象是否一致维持下来,成为满清一朝的主流呢?

三、雍正乾隆时期:官话改革,汉语占据主流,满话越来越少

在世流传最多的是雍正皇帝的朱批。查阅相关资料显示,雍正帝也同样精通满汉蒙文和语言。子彧特意查看了雍正皇帝的很多朱批,却发现,雍正帝的朱批,全是汉字。

这是在年羹尧的奏本上的朱批,用的是汉语。年羹尧是满族包衣,但从行事作风上来说,还是汉人的气质,用汉语是理所当然。

然而,我们发现,在满臣鄂尔泰的奏本上,雍正和鄂尔泰都使用的汉字而不是满文。

另外,雍正皇帝曾因为福建等地的大臣说的方言听不懂而进行了官话改革,推广普通话。由此可知,在雍正时期,汉语和汉字已经成为主流,在朝堂上,应该也是以汉语为主了。

到了乾隆时期,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强了。

在现存于故宫及北海侍卫教场内,有一个碑文叫做《训守冠服骑射碑》,碑文中写道“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这里的“国语”便是指满清的官方语言满语。《清实录》中记载,乾隆十七年曾针对满清贵族下了这样一道旨令“朕于本年冬间,或明年春间,查阅,其优等者,格外施恩。傥仍不学习,以致射箭平常,不谙清语者,定从重治罪”。

这些说明,在当时的满清贵族中,不习骑射、不会说满语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以致于乾隆帝要下这样的严令。

由此可知,当政府允许满汉并行之后,汉文化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压制了满文和满语的传播,成为主流,甚至连满清贵族一开始丢弃满文和满语。如果朝堂之上都是说满语的话,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因此可知朝堂上的官方语言也是汉语为主了。

那么,乾隆帝的努力收到成效了吗?后世的满清以汉语为主还是满语为主?

四、乾隆以后:满语是什么?连皇帝都不会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提到自己的满文水平,“满文也是基本课,但是连字母也没学会,就随老师伊克坦的去世而结束。”据说,溥仪只会简单的几个满语单词。但又有人曾发现,溥仪的英文课本中,有用满语作为注释的现象。

很多人在学英语的时候,习惯用汉字来注释英文发音。而溥仪用满文,这说明,皇宫之中,仍然是以满语和满文为母语的,但溥仪的满文水平,较之以前却的确是不如了。

而同时,我们对比清代皇帝们的朱批,发现他们的书法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正式,这说明皇帝们的汉文水平在逐渐提高。

这些现象表明,到了清朝中后期,汉语已经压制住满语和满文,成为满清政府的主流和官方语言文字。朝堂之上,肯定也是说汉语为主了。

子彧说:汉文化的力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汉文明相对于满族文明是一个先进而又丰富的文明,而文字和语言是文明最基本的体现。

满洲人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汉文明,但是在文化上,自康熙以后,历代皇帝都十分推崇并悉心学习汉文化,最终形成了汉文明反过来征服满洲统治者的现象。这种文化征服是潜移默化但力量十分强大,难以扭转,这才会有乾隆帝的大声疾呼,如遇虎豹。

随着汉文化的征服,语言和文字也逐渐被征服,而原来的满族文化和文明便逐渐的消退了。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谁也不可阻挡,包括皇权。而汉字和汉语,也就逐渐成为了满清朝堂上的官方语言了。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一品铲史官


我是狼君,一个爱好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大清王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其统治阶层或者说皇族是少数民族,所以清朝在历史上有其独有的特殊性,而关于大清皇帝在朝堂之上,说的是什么语言,换言之满清的官话是什么,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满语的发展与演化

满语是我国古代,满足使用的语言,是在建州女真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在整个清朝,满语满文被作为“国语清文”,也就是清朝明令的官话,使用了三百年。

在最初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是有女真文字,但是后来金朝灭亡,女真字逐渐失传,只保留了女真语言。后来与蒙古联系密切后,满足就开始使用蒙文,表示满语。

“臣等四十卫无识女真字者,乞自后赦文职类,第用达达字”——《明英宗实录》玄城卫指挥撒升哈“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满语随着后金的建立发展到巅峰,努尔哈赤还令人创造满文,不过在满清入关之后,由于满族从上至下的积极汉化,满语逐渐消亡。

发展至清中期以后,满族贵族日常的交流几乎不再使用满语,满语成为了下层满族人日常交流的语言,到清末期使用满语交流的仅余万人。

现在满语已经处于消亡的状态,狼君就生活在北方,周边有几个满族自治县,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有非常多的满族人,但是与汉族没有任何区别,满族绝对是汉化最彻底的民族。

不过我们的一些方言,其中的一些日常用词,比如哈喇(动物油变质的味道),就是满语的单词,意为刺鼻。

不过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在日常交谈中,这类名词用的次数越来越少,尤其是现在的后生,基本上不再用这种词,满语日后不完全消失,估计也只会停留在研究之中了吧。

满文的发展与演化

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使原来分散的女真各部又重新聚合成为一个整体,再说满语却写蒙古文,显然不再适应女真的发展。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嗎盖二人创制满文。

“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蒙古之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者亦知。我国之言写蒙古之字,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努尔哈赤《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在努尔哈赤的推动下,最早的满文出现了,现在称为“无圈点的满文”,也称为“老满文”,并开始出现用老满文记载的史料。

不过老满文再后来的实际的使用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1632年,为解决这些问题,完善满文,皇太极命达海修缮满文。

也就因此形成了“有圈点的满文”,称为“新满文”,并从1636年开始,使用新满文记载史料,并在后来康雍乾三朝得以发扬,尤其是到乾隆一朝,由于乾隆自身极高的汉语造诣,乾隆亲自领导满语满文改革。

在乾隆一朝,满语满文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乾隆钦定了大量的“新满语”,满文的书写变得规范化,使用的更加普遍,刊印了大量的书籍,对汉语古典也进行了大量翻译。

但是由于满汉文化交流深入,尤其是满族面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党的影响,开始不自觉的使用汉语汉字,尽管历代皇帝都坚持推广满族,但是到嘉庆年间,满清的龙兴之地,都很少说满语了。

大清朝堂上的语言交流

大清满汉大臣之间的交流方式,也随着满文满语的衰落而变化。所以现在一些影视剧中,尤其是穿越剧,现代的人穿越到清朝可以无缝衔接,是不可能的。

在最初,皇帝与大臣交流,就是几个重要大臣,尤其在前期,都是满族贵族,君臣之间大多使用满语。

到了康熙年间,还是重用汉臣,不过这些汉臣也是懂满语的,君臣交流的时候,满汉两种语言混着用,说着汉语蹦两个满语词,说着满语蹦两个汉语词。

再到后来,发展到乾隆后期,就是大力推广满语的那为皇帝,在与大臣交流时,说的也是一口流离的汉语,满语成了特殊场合,比如祭祖祭天地等特殊场合或者请安的专用语。

以满汉大臣写的奏折来看,康熙前期以前,奏折基本全用满文书写,康熙至乾隆,一般是满汉同时书写,嘉庆以后基本上是全汉字书写。

就是说,在清后期,已经基本抛弃了满语满文的使用,满语满文开始成为一个标志,让清朝统治者记得自己还是满族人的标志。

到近代之后,满文更是迅速消亡,王公贵族更是将满语抛弃,这一阶段,和影视作品的场景差不多了,君臣都用汉语交流。

《承德县志》记载:光绪年间,承德的学校“除维城学堂,系属宗室觉罗,有满文一课,余则书汉文”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满文这一方面,也非常清楚的回答了大众的疑惑,告诉了在清后期,满清贵族对待满语满文的态度。

“我的学业成绩最糟的,要数我的满文,学了许多年,只学了一个字,这就是每当满族大臣跪在地上用满语照例说了一句请安的话之后,我必须回答的那个:‘起来’。”——溥仪《我的前半生》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狼君历史


大清王朝在封建矗立276年,两百余年里,前百年是以满语为主,后百余年以汉语为主,前者从清太祖、皇太极、顺治帝懿旨可见一二,后者从溥仪在京那几分钟视频里可斟酌时两,即便溥仪这一生也深受满族老师执教达九年有余。

前百余年清廷以满语为主

满清还没入关之前,明代的东北地区一直就是多民族发源混淆之地,除中原汉族,其内覆盖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达翰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闹事的俄罗斯族,该地区因特殊,还形成了后世具有特色文化的东北方言。

而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代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一位纯正东北方言的女真人,也造就,朝议之时,他虽能与汉族交流,但自带一股浓烈的东北大碴子味儿,在混淆民族的朝廷里常有大臣会心生自畏。

清太祖时期,由于清朝初立,并未对汉族实施强学“满语”要求,而是选择刚柔并进的同化整个明朝遗留下来的文化。

至皇太极后,清廷局势稳定,才开始导向到底是用满族,还是汉族,亦或者同用,最终的结果却是,汉族也用,只是权贵还是以满族为主,也是此后,八旗规制再度加权,后官选秀也相继做出过一些调整,而此时的满、汉语之争,还是以清太祖一般无二,都是以满语为集权制。

只是到这,满族作为小语种,也并未普及,一是因为怕汉族同化了满语,让汉族有了逾权之槛,二是因为至他这一代,汉族文化已经深耕民心,已经不好随意主导,因为汉语作为“官语”雅音更易学、易交流,就如同当今般,即便你从未走进过大城市,但依赖方言一样可以说出“似方似普”的“普通话”,这就说明,易简,才是一种最合适的交流方式。

后百余年清廷以汉语为主

顺治时期,汉语已经开始被大规模推行,因为此时小语种已经不及大语种,最终促使朝廷的稳定,大面积推广,其一因顺治和康熙乃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第二位皇帝,此时隔了三代有余,已经全国稳定,全国贺朝时,已经出现“语言障碍”,遂两朝皇帝已经迫切的需要改制语种。

也是此后,继康熙之后,汉族逐渐成为清朝主语,包括后世的《康熙字典》,康熙育皇子时,更是每日亲检必修课“普通话”,如果哪位皇子不学满文、蒙文、汉语,即视为不学无术子弟,因此康熙还曾言:“朕宫中从无不读书、好学之子。”

康熙年间,在育皇子的同时,康熙已经为后世打下汉语基础,继盛极一时的乾隆时,更是如此,乾隆年间作为清朝盛世,朝贺之多,实乃罕见,连国外的“英语”都入侵清朝了,洋人的走入,也让普通话再次从新定义,那就是“易学、易说”,包括新疆边境之地、海关之口。

后续至慈禧、溥仪这,更不用说,史料记载,慈禧是会满语,但几乎很少用,溥仪在世时,哪怕满文习有九年,至京城念文时,一样用的汉语,满语几乎难以出口,有人说,是汉语的影响所致,随了潮浪,但也有人说,只是想忘记曾经清朝的一切,毕竟,到他这一代,并未回馈多少,反而被其所困。

喜欢的看官别忘了关注:探索历史奇闻,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探索历史奇闻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因为可以引出另一个话题。

女真刚入主中原的时候,是讲自己的语言的,但很快就遇到了问题,汉族那么多人,你要管理他们,如何交流?你要强制那么多人学女真话是不现实的,何况女真语言根本不完善,还处于原始状态。

再说女真族有前车之鉴,蒙古族的教训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知道汉族很强大,只有自己积极汉化才能安全地统治他们。

所以从顺治开始,就开始学说汉语了。到康熙时期,朝廷已经有很多汉臣,例如陈廷敬、曹寅(《康熙王朝》魏东亭的原型)等等。满族元老虽然还不会讲汉语,但年轻一代都是认真学过的。


(康熙在用汉语书籍学习)

我说可以引出另一个话题是指,现在的普通话,就是女真贵族说汉语后,学的又不好,最后说出来的四不像汉语。

女真贵族住在北京内城区,他们学汉语当然是跟着北京人学,所以,他们讲的汉语和北京方言很接近,但也不标准。

这就是为什么北京话跟普通话极其接近的原因。

但其实他们讲的汉语,和当时的标准汉语差异很大。

例如“街”古汉语更接近“gai”,“斜”古汉语更接近“qia”……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朗读古诗词发现似乎不押韵的原因。其实本来是押韵的,后人发音变化了,导致后人朗读时不押韵。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由于当时的核心统治者讲的是“变异的普通话”,他们的影响下,很多中层、基层官员也都学着说这种标准语言,慢慢自上而下渗透了几百年,到民国时,全国讲这种“变异普通话”的人占多数。

当时没时间纠正发音,因为国内一片混乱,需要快速整理,所以,语言发音就以这种“变异的普通话”为标准,全国强制推广,就成了现在的标准普通话了。

现在网上还能找到溥仪受审时的录像,很多人看完感慨,溥仪的普通话真标准。这样说话好比,你以A点为圆心,画一个圆,然后感慨,为什么A点这么接近圆心?


阳光下的青草


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东方文化是出类拔萃,五千多年延续不灭流传至今。中国汉字留传几千多年,文字不灭则文明永存!中国文化成长历经不同时代诸多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统治,而中国抗拒异族不是武力而是深蕴魅力的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统一汉字;广袤肥沃宜居气候的疆域;繁荣发达的超強经济;庞大众多的人口数量。中国文化在融合同化中完善壮大自己!中国融合同化史中数(北魏拓跋鲜卑族与后金滿清)最为成功与彻底。反观,世界史中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经被野蛮游牧民族征服统治后,就没有如此幸运。昌盛一时的古文明古文字被湮灭失传了!中国汉字一直繁衍至东亚多国沿用至今,汉字艺术文化为全球举世公认赞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