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快评:疫情海外继续升级引致恐慌升级,环球股市继续大跌

周日美股大幅降息并未起到安抚市场的作用,美股周一再次大跌。海外疫情仍在快速扩散,疫情在海外的累计致死病例数超过中国,市场恐慌继续升级。我们综合快评如下:

1.⚠️⚠️全球股市继续“高震”模式。海外疫情仍在快速升级,倒逼更多国家和地区采取更严厉的防控举措。但疫情发展到目前这阶段,市场在陷入担心疫情冲击与防控升级则担心经济冲击的两难中,海外市场恐慌仍在升级。美股开盘前亚洲和欧洲股市已经大幅下跌,美股开盘一度再次熔断,反应恐慌程度的VIX指数盘中超越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最高收盘点位。道琼斯指数单日跌幅12.93%,仅次于1987年的股灾,其他两大股指也大幅收跌。原油继续大跌,黄金也收低,十年国债收益率在美联储降息后走低。板块普跌,金融及受疫情影响的酒店、旅游等下跌居前。

2.⚠️⚠️疫情防控优先,经济刺激其后。美联储在周日的提前大幅降息都未能像通常那样暂时安抚市场。我们在昨日的盘前点评中提示到“防控举措优先经济刺激”。升级防控举措缓慢,而急于颁布经济刺激举措,就好比水管破了,先去收拾被水冲走的东西,而不是优先修好水管。美联储的新增宽松举措有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但市场对美联储的举动反应并不正面,一方面是因为疫情还在加速升级,有统计显示截止昨日海外疫情累计致死人数已经超过中国;另一方面,市场担心美联储在提前大幅降息后,后续应对潜在经济衰退的工具和灵活性大幅下降。

3.⚠️⚠️海外疫情升级倒逼防控举措升级,举措不及时、力度不够,将显著加大各方面的代价。我们在前期的简评中提示,根据中国的抗击疫情的经验教训,本次病毒传染性强、在中国致死率高于普通流感,要有效控制疫情、降低疫情冲击的影响,至少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才有可能判断疫情在未来得到缓解或控制:1)一定程度的限制人员流动;2)提高民众防范意识,减少聚会;3)积极准备医疗资源应对疫情;4)国际范围协调并支持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5)在采取防控措施后积极准备内需政策减小经济冲击。采取上述这些举措越早、程度越深的国家或地区,疫情控制越有效(如中国、韩国等),而采取这些举措越晚、力度越小的地区其疫情蔓延的范围可能会越大、受到疫情冲击的程度会越深。社会治理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准备及体系完备程度、民众防范意识、政策支持空间等因素对于判断应对疫情影响的大小较为关键。这次全球疫情也是对不同地区这些方面维度的一个综合考验。从时间上看,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到新增疫情见顶可能需要两周甚至更长时间(中国1月20日升级防控措施,2月4日新增疫情见顶)。当前海外累计病例已经超过10万,不少国家的疫情仍处于加速升级过程中,可能需要看到疫情防控举措的明显升级后续才可能看到疫情逐步稳定。

4.⚠️⚠️防控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在中国1/2月份经济数据中开始得到确认,3月份后面临海外疫情升级反过来对中国的影响。国内“抗疫”负面影响开始在中国宏观数据中体现。周一A股市场的大幅回调,一方面是受周末海外疫情消息、政策应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受中国1/2月份因疫情影响而较弱的宏观数据拖累。1/2月份的数据主要反应的是中国自身抗疫的影响,从2月中下旬开始中国国内加速复工,3月份数据可能会有所恢复,但估计从3月份开始数据中将看到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反过来对中国的影响。当前中国市场的估值已经可比2016年年初熔断、全球大跌后的低点,基本反应了经济增速一定的下降、盈利将个位数负增长的预期。如果后续经济增长及盈利下调幅度更大,可能仍有压力。在近期回调后美股估值已经大幅回调,但相比历史区间,还算不上极端水平,短期提供的支持有限。

5.⚠️⚠️短期可能仍需要继续消化疫情冲击的影响,中国市场在全球相对有韧性。随着中国1/2月宏观数据的发布,未来A股也将进入三月下旬的业绩披露小高峰,市场的焦点可能从之前的关注中国市场“相对韧性”转换到评估中国“自身受到的绝对影响”阶段。中国在疫情控制中相对领先,目前市场蓝筹股估值偏低,中国政策空间相对充足,对市场中期前景不宜过度悲观。短期来看,无论是国内“抗疫”还是疫情在海外蔓延,均会给中国增长带来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尤其海外疫情升级反过来对中国的影响,还需要动态评估,市场也需要时间来进一步消化。基准情形之下,我们认为A股可能不至于跌破前期低点(我们的基准情形是:本次全球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类比前述三大疫情中最轻的一次,1968年香港流感,中国外需面临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中外需“被按下暂停键”的风险)。后续需要继续关注海外疫情的发展、政策应对以及外需冲击之下中国的政策应对。不过,预计本次疫情之后,全球市场对中国的机制、效率、社会治理能力等可能会重新认知;相比海外大多数市场,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空间广阔,政策空间大,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是中期值得看好的趋势,短期市场波动提供低吸反应这些趋势的优质龙头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