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科院專家田間地頭指導春季農業生產

省農科院專家田間地頭指導春季農業生產

會寧縣中川鎮高陵村村民鋪設地膜

近期至4月中上旬農業生產需要注意哪些事項?記者3月16日就此採訪了連續在一線指導春季農業生產的省農科院有關專家。

“我省冬小麥種植面積約為780萬畝至800萬畝之間。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疫情對我省春季小麥生產影響不大,均按每年的春季田間管理正常進行。”魯清林研究員為省農科院小麥所專家,已接連兩週分別前往省內慶陽市慶城縣、平涼市涇川縣和天水市清水縣等省內試驗基地做調查和指導。他告訴記者,最近農戶主要在做田間除草和追施化肥。隴東(包括慶陽市和平涼市)今年小麥苗情和土壤墒情好於往年,返青期較往年提前一週;天水、隴南稍差。通過電話聯繫,他了解到隴南徽縣今年降水量少於往年,且入春以後遭遇兩次輕微的低溫凍害,部分晚播小麥受凍、受旱。

“每年此時,我們都要去試驗基地做調查,根據越冬情況和土壤墒情,提出田間管理的措施。受疫情影響,以往每年在示範縣的現場培訓,今年改為在網上發佈全省冬小麥春季田間管理建議。”魯清林提醒農戶要密切關注紅蜘蛛、條鏽病和白粉病的發生情況,早發現、早防治。按照往年經驗,乾旱會引起蟲害,並進而引起小麥的黃矮病等病害。同時,4月份也要注意凍害,還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預防倒春寒和晚霜凍,如果發生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根據省農科院作物所提供的數據,我省約種植玉米1400多萬畝、胡麻130多萬畝、油菜230萬畝、向日葵110萬畝、穀子60萬畝、糜子80萬畝、豌豆100萬畝、大豆130萬畝。據該所所長楊天育介紹,近期省農科院各團隊已分赴全省一些深度貧困縣進行幫扶,提出了新品種全覆蓋、新技術全配套的目標。楊天育告訴記者,今年省內高寒陰溼片區(主要包括臨夏、甘南等地)土壤墒情不錯,中藥材及油菜等春播作物的播種已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