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最无用的节俭行为是什么?

风景满糖


那就是我自己了。

有一次一个朋友想找某个老师的书法视频教学。因为他不熟悉网络,所以让我帮忙。

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这个老师有打包的课程,贵的几十块,最便宜的5块钱,大概20节课。

我想,有不要钱的,何必浪费?

从百度搜索到的视频大多数不能下载,但这难不倒我,因为可以从优酷客户端下,于是我安了一个优酷客户端。从优酷上再来搜这个老师的名字,搜到四五个视频,下下来以后再转码。

剩下来的,在别的视频客户端如法炮制,又找到了六七个。

还有几节课在线网站上有的,用浏览器自带的录屏软件,录下来,虽然有一点水印,但不影响收看。只是视频尺寸有点不一致,于是用格式工厂调整。

对了,朋友的手机是苹果,所以我用格式工厂再转了一遍苹果能用的格式,然后重命名。

折腾完这些,当我把一个文件包发给他的时候,我看见已经6点多了,过了下班时间。我接到他电话的时候,是刚吃过中午饭。

我在干嘛?

倒腾了一个下午,省下了5块钱。

这是最愚蠢的节俭。


昆明新视野


我见过的最无用的节俭,不仅无用还害命。

有一次去看望一个乡下亲戚,两个老人一直挽留我在他们家吃饭。

饭菜端上来:一盘炒白菜,一盘炖肉,还有一盆自家顿的土鸡,还有一盆排骨。


我在减肥只吃了两口白菜,亲戚就自己吃肉,饭吃了一半的时候,老太太也不想吃肉了,老头开始劝说老太太:“这肉都好几天了,你不吃就都坏了,坏了不就浪费了吗?”

我假装没听见,老太太反驳说:“你上次非要让我吃儿子带回家的那只鸡,结果我吃了拉肚子”。

老头也不示弱,反驳说:“那只鸡还不是因为你舍不得吃,放坏了才吃,你拉肚子就是你的问题,我怎么不拉”。

俩人争吵了起来,我好尴尬😅。

这俩个老人都是过过穷日子的,节俭可以理解,但是不顾自己的身体,过分节俭就是病,而且还给儿孙添麻烦。

前一段时间,听说老太太病了,住院半个多月才保住命。

我问咋回事啊:原来这两个老人,自己去遛弯的时候,发现一片小树林里有一片野生的蘑菇,俩个老人看看周围没人,就偷偷把蘑菇采回了家,自己炖着吃了,结果当天夜里,俩人都不舒服,幸亏当天晚上他们的小外甥在家里住的,晚上给他们儿子打电话送到了医院,这才保住命。

老太太因为先吃了一点生蘑菇,尝尝味道,结果中毒比较深。


两个人命保住之后,儿女们开始争吵了,因为花费比较多,俩个老人又没有保险和存款,都是儿女们掏腰包,所以就起了纷争。


最后儿女们都把怨气发泄到了老人身上,说,每月都给钱,怎么就不能自己去买菜,他儿子说,每周都给老人送新鲜蔬菜和水果,就是不吃,放坏了在吃,然后病了又要他们花钱看病……

这就是过度节俭的结果,不仅自己麻烦,还给儿孙添麻烦。

节俭的前提是,保证自己安全。


我是小杨,用文字记录身边故事,欢迎点击关注。


小杨养娃


可能是“总裁专业户”张晨光了吧,明明看起来一身贵气,在剧中也总是一副不差钱的样子,但是其实私下超级节俭……冰箱里的鱼过期四年了还在吃,蜂蜜放了六年了也在吃……

一个包背了十几年,一件外套留了35年,家里有个衣帽间,放的都是他在剧组里穿过的衣服




深海娱塘


最无用的节省就是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省一些毫无意义的钱,比如大热天推着小车走好几公里就省2元钱车钱;平时洗菜的水全攒着同一个大盆里冲厕所,结果厕所有异味,阳台也有异味;再比如想吃苹果,5元一个是有点贵,但是可以只买一个或两个,至少吃到甜美的滋味,可偏偏买一堆又小又酸的回来,咽又咽不下去,不吃钱已经花了,强行咽下去心里嘴里胃里都不舒服;再再再比如有点小病小痛不舍得去医院,估计连检查带开药不要50块,拖到不行了一进医院没个小一万出不来…………如果真没钱也就算了,小10几万存款还是有的,结果不听大家的规劝盲目去投资全亏进去不说还欠了大几十万外债……………可悲可叹……


假如我有1千万


小时候,家里的鸡死了,奶奶总舍不得把死鸡扔掉,她会把死鸡做成一道喷香的菜肴。

我说:"奶奶,死鸡是不能吃的。"

奶奶说:"没关系,才刚死的。"

我一时语塞。看着奶奶把死鸡肉放进我的碗里。

当然,我是不会吃的。因为我知道,家里的鸡莫名其妙的死去,是生病死的。俗称鸡瘟,是不能再拿来吃的。

奶奶也知道这点,发瘟鸡是不能吃的。但是,奶奶是经历过饥荒潮的老一辈人,她觉得把一只鸡扔掉,怪可惜,怪浪费的。

她说:"我们那会儿,饿的连树皮都没得吃。这鸡才刚死不久,吃吧!吃吧!没事的!"

奶奶坚持着要吃掉死鸡肉。我没办法阻止她。她一辈子习惯了节俭,我阻止不了她。不过,她的这种节俭行为,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这种看上去好像是节俭了一只鸡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最无用的节俭行为!是一种隐形的铺张浪费行为!死鸡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谁也不知道,吃下这个死鸡的肉,人会不会生病,甚至会不会死亡。

像奶奶这种节俭行为,如果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考虑,就不是一种节俭行为,它反而是一种浪费行为。

我们可以这样想:一只活鸡的价格,20块钱左右。病死的鸡,价格为0。即使送给别人,别人都不会要。奶奶认为扔掉一只死鸡,就像是浪费了20块钱。她完全没有考虑到,她吃了一只死鸡后,万一生病了,她所要付出的金钱代价,是鸡的价格的10倍,20倍……甚至是100倍以上的巨大损失。生病了,住院,吃药,打针,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项目都是要花钱的,病情严重,整个人为此死去的损失,在此,就不继续计算下去了。我相信,大家都会懂的。

通过以上的综合考虑,我们可以得知,吃掉一只死鸡,看似是节俭了20块钱,但实际上,它后面所产生的巨大浪费,是远远超过了一只鸡的价格的。如此看来,奶奶的这种节俭行为,百分之一百是浪费行为!只是,她老人家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已。

所以,我坚决反对奶奶的这种节俭行为。在我眼里,奶奶的这种节俭行为,是一种过度的,丝毫没有考虑后果的,最无用的节俭行为。我认为,节俭也要从利益的最大化去考虑,该节俭的节俭,该浪费的浪费。不然,像这样的过度节俭,最终所造成的利益损失,还是铺张浪费。得不偿失。


社会很香


最无用的节俭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就说说我公婆两人的节约程度吧。公婆两人住70平的房子,退休工资加起来6000,在我们这个小城市不算低了。两人过的日子我的确不敢恭维。

他们家两室一厅,每个角落堆了大大小小的杂物,进出各个房间,不能下脚,因为随时可以踩到东西。地上铺木地板,从来不拖地,说地板打湿了就泡坏了,只准拿干抹布抹,不准打湿地板,所以卧室里比大马路上的灰尘还多。

客厅的沙发下面,桌子下面,阳台上面全是公公从外面捡回来的破烂,对,别人丢在垃圾桶里,他翻出来觉得不错,留在家里等哪一天突然排上用场。不过可惜啊,这些垃圾的好处在于给家里招来了不少的蟑螂,蚊虫。

婆婆一天要逛四次菜场,才会买一两斤素菜回来,荤的?不存在的,公婆总是说荤的吃了会致癌的,牛有疯牛病,鸡有禽流感,鱼是吃避孕药的,猪是吃激素饲料的,鸡蛋是人造的假的,水果是打蜡的,大米是毒大米,辣椒用硫磺熏过的……总之 这些奇葩的理论被当成圣旨。在他家,一个月吃一二两肉已经是很奢侈了。

公婆两人总是吵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每次都是为了钱:“说清楚,今天买菜多花了一块钱,是怎么回事?败家娘们”。婆婆解释说菜价涨了,公公不听,说不可能,非要一五一十的把每个菜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包括买菜是从哪里来的(菜场经常有老百姓自己种的菜吃不完拿来卖,通常比菜场里租摊位的菜贩子卖的便宜些)对了,公婆两人的口头禅就是:人要是不吃饭不吃东西,又能长寿该多好啊!!!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结果婆婆有天晕了,送到医院,说是贫血,公公不干了,吵着非要她出院,说没钱付住院费。医生生气了:婆婆有退休金有医保,生病不治疗,搞什么呢?公公哑了一会儿,结果婆婆只住两天医院就被公公强行出院了。

我时常在想,这么节约,真的有用吗?我怎么觉得这样的生活太无趣了,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公婆把这个优点发扬到了极致,却还是天天为了钱争吵不休。呜呼哀哉!这么无用的节约,非我的脑袋所能理解的。闲暇之余,偶尔也会想起让我为之深思。


青爱薇


我见过的最无用的节俭,一定是我小舅家邻居,单身的王姨。

王姨的房子不大,只有一房一厅,她一个人住倒也足够。这套房是小区最小的房,是她独生女儿小兰给她买的,因为小兰住在国外,所以专门给她新买了这套房。

两年前我看过这间房,窗明几净,空调,冰箱,洗衣机齐备,满屋温馨舒适,小兰出国前还专门给她买足了食品。

但慢慢的,我每次去小舅家,每次听到他讲王姨的家,都会有变化。

第一次,我的小舅说,真没见过象王姨这样节俭的人:她从来不用空调、冰箱、洗衣机,讲浪费水电,先低价卖洗衣机,后来卖空调,再后来冰箱,件件低价卖了。

第二次,小舅说:你现在真不能到她家看,满屋都是废纸箱,饮料瓶,别人家不要的衣服,玩具,都成了她的收藏品。

过了几个月,连我都感到小舅所言非虚。这次到小舅家,路过王姨家门,一股霉气传来,人人掩鼻。她家门半开,地上都推满了废纸,盒箱,塑料瓶……王姨正吃力地弯着腰,捆扎着准备去卖废品呢。

上个月我去小舅家,小舅说,王姨家房子都堆满了。他有一次看到,王姨连上床都困难,要跨过废物堆才能爬上去!

我问没有人劝吗?小舅说:劝?连社区人员都不知上门多少回,每次给她推出门来了!

上星期到小舅家,小舅告诉我,王姨的女儿接她走了。

我好奇的问,那她家里一大堆东西呢?

小舅笑着说,她女儿全请人拉走了,一共花了500元,还不敢告诉王姨。因为她说这些宝贝值100元,少一分也不卖!

小舅从王姨女儿那儿得知,她每月都给妈妈足够的生活费,真没想到她会“节俭”成这样!

唉,辛辛苦苦那几年,得到的远远不如失去的。这叫“节俭”吗?我真糊涂了。


老马190968311


见过太多,下面举几个例子:

一、生活用品方面

1.即将报废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电池、电器等),舍不得扔,继续用

实际上,这些将要报废的电子产品,不仅严重耗电、费电,还潜藏着很多的安全隐患,比如将要报废的手机,各种辐射伤眼伤耳伤身体。手机、电池、电器等还存在爆炸的可能性,充电时还可能会导致电路短路,烧坏线路,严重可能引起火灾等等。

2.发黄、发黑的衣物、内衣裤、毛巾等舍不得扔,耗费大量的清洁洗涤用品来漂洗

我们都知道,一些贴身的衣物要经常晾洗、更新换旧。但是,有些人没有这样的意识,严格来说是比较抠,而且是抠得一条筋的那种。有些衣物、内衣裤、毛巾用了多年,都已经发黄、发黑,又或者是因为存放保管不好,导致发霉发黄等,舍不得扔,随便洗洗继续还能用,这其实对身体有非常大的健康隐患。有些比较讲究的,可能还会买几瓶高级的清洁洗涤用品来对其进行漂洗,结果那洗涤用品、水费耗费的价格,都远远比上那几条内衣裤、毛巾价格了。


二、食品方面

1.长虫的红豆、绿豆、黄豆等豆类,泡水挑选出来,滤去坏的,继续晒干保存

一些农村人或者是比较节俭的老人,常常是舍不得穿、舍不得吃,囤放的干粮豆子长虫了,那就掏出来洗洗,再二次加工,用水泡泡,滤去已经坏的、被虫啃掉的,剩下的大体还能吃的,继续晒干保存。多次浸泡晾晒豆子稳定结构都已经破坏了,越想留越留不住,白费功夫。

2.发霉的木耳、蘑菇等干菜,长虫变质、发黄发黑的大米,花生,舍不得扔,继续留着

家里存放的木耳、蘑菇等干菜潮湿发霉了,一些人的做法是拿去冲洗冲洗,洗干净了继续晒干,留着备用。其实,发霉的食物变质就是变质了,即便洗干净了,那也是变质了,我们以为洗干净霉了,就看不到霉菌了,这其实就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做法罢了。

另外,家里发黄发黑的大米、花生,其实也是变质的,看着闻着没有什么味道,但是已经坏掉的。霉变的花生、大米具有高致癌性。有些人为了省钱,舍不得扔,比如吃花生,除非吃的时候真得变质到难以下咽,才吐掉,否则都舍不得吐出来,理念是:吃进去了就挣了,吐掉就浪费,就亏了。最后,为了省下几十块,赌上一个健康,到头来进医院的钱都可以买成千上万吨吃不完的优质大米花生了。

4.干枯发黄即将腐败的青菜,多择去坏的部分,还能炒出一碟;腐烂变质的水果,削去坏的部分,还能吃几口

一些老人一辈子生活都比较艰苦,习惯了节俭,家里放的青菜水果坏了,舍不得扔,干枯发黄的青菜,择去发黄到不行的叶子,剩下的整整还是炒出一碟菜。变质腐烂的水果,已经布满了霉菌,但是在老人看来,还有一大部分是好的,抠去肉眼看到的坏的一部分,剩下的好的部分留着继续吃。

5.喝不完的汤水端进冰箱保存,吃不完的剩饭剩菜不分类别统统端进冰箱,将冰箱当橱柜

这点我妈经常干,常说不听,比如一大盆鸡汤,喝不完统统放进冰箱,五毛钱的馒头吃不完也要放进去,存几天再拿出来加热吃,那冷藏耗费的电费都比那汤水和馒头的成本要高了。另外,还要将这些冰冷的汤水、铁硬般的馒头加热,还要耗不少煤气。

以上的这几种情况,在一木君看来,就是最无用的节俭行为,不是伤害身体,就是多此一举,又或者耗尽人力、物力、财力,得不偿失。

文 | 一木君

【以上仅个人观点,若有不同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一木MU。】

读书文史


我见过最节俭无用的行为是把投资自己的钱存定期。和你们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身边有一对双胞胎姐妹。长得非常像,但是性格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钱的看法上两人的看法,天地之别。

老大现在是本地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老二现在在工厂继续坐着上班。同样的姐妹,不同的命运。

两个人都是大专毕业。当时他们一起进了工厂打工。因为工厂老板克扣工资的问题。老大选择了抗争,老二选择了接受,老大不满于现状。离职。去学习法律知识。

到了后面才发现需要本科学历和法律专业。同样的时间段,他们赚了差不多的钱。,老大在家里。努力学习,把钱投资自己。不停地去上课,请教别人。这个时候的老二依然在厂里。上班把钱存起来。

两个人相互扶持,但是老二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而且也不愿意交学费去学习。五年过后,老大成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并且嫁了一个硕士生,研究学历,银行工作人员。老二嫁给了普通的餐馆老板。现在两个人都幸福,生活美满。

老二当年存的那些钱,现在远没有老大一个案子赚的钱多。前段时间老二买房,老大资助了30万现金。

所以从这个故事我了解到一个人最无用的节俭行为就是把投资自己的钱存起来。

我在银行业十年,关注我 了解更多金融知识。


暖男财经


来吐槽我妈一下吧!我妈是很节俭的,我二十几了,我小时候衣服还在,我妈自己十八岁的衣服都还在。所以我家有好几个大衣柜,十几个箱子,还有各种蛇皮袋的衣服。我妈年年买衣服(当然包括我们一家年年都买衣服),然而我是极简主义,春夏秋冬也就几套衣服。我让我妈把衣服扔掉,我妈总会说,衣服碍着你什么事了,又没烂为什么要扔(在这里我说明下啊!我这几年在外打工,我的房间基本上让我妈放衣服了,我回去的时候。我的床上基本上就是衣服)。前段时间,我听我妈说又要买个衣柜。都看好了,三千多。当然这些衣服也是我妈生活的一部分,我妈很喜欢买厨房用品,电饭锅包装都没拆的最起码有三个。我问我妈买那么多电饭锅干嘛,我妈就说搞活动便宜,然后我们经常用得那个电饭锅经常坏,我妈也舍不得扔就拿去修,俢一回要50多了,那个电饭锅至于修了5回了,我妈就是舍不得扔,我爸和我妹在家抗议,但抗议早已无效了。我不是说什么东西都要扔,但二十年没穿过的衣服是不是该扔了。锅修的钱都能买一个了,更何况家里有锅。在说一个吧!前年冬天我妈看有人开车在镇上打广告,买衣服送面。是卖保暖衣,一套390块。说衣服有保暖功能。穿着不怕冷了,而且对身体也好。我妈就买了六套,那些打广告的人,好高兴。就送我妈十斤面。我妈也当时好高兴。说买着好衣服了。结果当天下午回去了,一看,在某网上看到一套才180多。我就说妈被骗了。只是普通保暖内衣。我当时说我妈还不信,当衣服下水后,我妈才信,衣服缩水了。然后我妈就生病一个星期。然而现在我妈依然相信那些打广告的不是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