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生命相托 記溫州戰“疫”中的白衣戰士

不負生命相托 記溫州戰“疫”中的白衣戰士


  1月25日,市人民醫院醫生朱鶯和女兒李思雅相擁告別,隨同我市首批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參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陳翔攝

不負生命相托 記溫州戰“疫”中的白衣戰士

  2月20日上午,溫州舉辦醫務人員換崗儀式,30名醫務人員代表莊嚴宣誓,主動請戰,奔赴一線,堅決打贏新冠肺炎阻擊戰。陳翔攝

不負生命相托 記溫州戰“疫”中的白衣戰士

  1月24日,溫州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楊先生康復出院回家過年。趙用攝

不負生命相托 記溫州戰“疫”中的白衣戰士

  謝謝你,口罩後面的溫州醫護人員。陳翔攝

不負生命相托 記溫州戰“疫”中的白衣戰士

  3月5日,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最後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至此該院4個病區實現病人清空。趙用攝

  沒有人生而無畏,只是他們選擇了勇敢。 ——題記

  溫州網訊 2020年3月16日,當時間的鐘擺定格,戰“疫”下的溫州迎來階段性勝利:全市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清零。

  2020,於艱難中開年。1月17日,溫州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檢測陽性;1月29日,全市當日新增確診病例58例,達到疫情發生以來最高值;2月17日,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04例……

  極短的時間,溫州被迫面臨一場生死決戰。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戰袍。溫州衛生健康戰線迅速集結,全員投入,打響溫州保衛戰!

  全市11家定點醫院及33個發熱門診嚴陣以待,兩批35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2616名醫護人員投身一線,溫州市疾控中心實驗室燈火通明,流調人員逆行深入隔離病房,120急救車滿負荷運轉……

  這一刻的成果,始於初心,成於堅守。

  戰疫情

  和時間的賽跑

  1月17日,農曆小年,街頭過年的氣氛漸濃,一輛鳴笛的救護車風馳電掣般駛過。開車的急救醫生陶學豪身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他運送的,是溫州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這一天,疫情的風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抵溫州。

  與此同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的平靜。接到收治全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指令後,該院立刻啟動緊急預案,17人救治先鋒隊率先組建,火速進入實戰。

  集中最優勢醫療資源,全方位凝聚救治醫護之力,溫州衛生健康戰線打響了戰“疫”第一槍。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1月22日,我市召集市疾控中心、省市醫療機構負責人座談,明晰戰圖目標。

  聚萬鈞之力於一役,醫療戰場硝煙四起。

  一部湖北武漢來溫人員24小時申報熱線火速開通。

  集中火力,繼開闢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為“主戰場”後,短短7天,溫州版“火神山”醫院橫空出世。立下軍令狀、倒排時間表,2月6日,剛竣工不久的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甌江口院區投入使用,開始收治首批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至此,全市定點收治醫院11家、後備醫院7家、床位總計2150張。

  “硬核”舉措層層加碼——

  這是一場和病毒的搏擊。全市廣大醫護人員紛紛主動請纓,願以己所能護生命周全。

  這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收樣、篩查、檢測、報告分析,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燈火夜夜未熄,實驗人員爭分奪秒為每一位病人的病因尋找“鐵證”。

  這是一場和危險的較量。市急救中心三支傳染病轉運隊伍整裝待發,急救人員24小時值守,專車專用安全轉運每一位患者。

  建立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對病例密切接觸者、無意識接觸者、下一代接觸人員全方位開展溯源排查……

  戰疫,刻不容緩!

  赴荊楚

  為了生命的逆行

  “我知道前線很危險,而我最大的心願是老媽能平平安安保護好自己。老爸心中冒出無數次想要將她留下的念頭,最終還是選擇支持媽媽奔赴自己的崗位,完成使命……”15歲的女孩李思雅,用手寫信的方式,向馳援武漢的醫生母親朱鶯訴說著自己的心裡話。

  1月25日上午,來自我市省、市級醫療衛生系統呼吸科、感染科、院感科、重症醫學等科室19名醫護人員啟程赴杭,與省裡135名醫護人員會師,一同出征武漢。

  “零感染,打勝仗!”帶著莊嚴的承諾,溫州醫療界千挑萬選的精銳部隊,在庚子新年的第一天,完成了一次莊嚴的逆行。

  究竟是怎樣的力量,讓這群天使像戰士一樣,不懼生死?

  “我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無關榮譽和得失,我要加入到這場備戰中,時刻準備戰鬥……”溫醫大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病區護士長鄭秀雲在《決心書》中這樣寫道。

  “我報名!”“我參加!”“讓我去!”……大“疫”當前,紛至沓來的請戰書,彰顯“戰士”本色。

  “這是信任,更是使命,必須去!”正月初一凌晨三點,根據國家衛健委指令,溫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科長吳紅梅隻身從溫州出發,輾轉杭州,奔赴武漢開展防禦工作。

  至今,溫州仍有35名醫護人員日夜奮戰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投身醫療救治、院感防控、病原核酸檢測等工作。

  他們,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這場為了生命的逆行,絕不是一個人的戰鬥。溫州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領隊、市中心醫院院感科科長陳身賢很是感慨:其實我們並不是真正的鋼鐵超人,也有軟弱的地方,我們有家庭,也牽掛家裡的父母和孩子。

  溫州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領隊、溫醫大附一院副主任醫師歐陽金生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無畏孤行,有漢江百姓陪伴著我們!不懼獨處,有甌越脊樑支撐著我們!

  2月14日,市委市政府出臺“20條措施”,從加大聯勤保障、激勵支持、人文關懷、安全保障、組織協調“五方面”,落實援鄂醫療隊及其家屬保障;由溫州市領導帶隊的5個慰問團專程走訪援鄂醫療隊家屬,捎去慰問信、慰問金,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你們的孩子我們來照顧!一個暖心的志願服務項目在溫州醫科大學開啟,為醫護人員子女提供疫情期間線上課業輔導。

  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許多愛心人士也特地送來土特產和水果。

  你去保護世界,我來保護你,涓涓暖流匯聚成戰“疫”必勝的決心:“我們眾志成城,新冠君,快讓開!”

  上一線

  隔離不了的愛

  “我是支部書記,我先帶個頭”。1月20日,溫醫大附一院隔離病房迎來該院第一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時,感染科主任陳永平第一個進入隔離病房查房。

  穿戴好防護用品“全副武裝”後,瑞安市疾控中心消殺組成員鄭劍、陳建博揹著20公斤的消殺藥箱直奔疫點,完成任務後已是深夜。

  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一科科長孫寶昌,為了不浪費時間,工作時儘量不喝水,在實驗室裡一待就是12小時以上。

  市急救中心急救醫生林金平,在接連轉運了11位發熱病人後,累得坐在單位大廳的角落睡著了。

  ……

  這些令人心疼的畫面,卻是戰“疫”中最平常的一幕。每一名白衣戰士,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著相同的事——堅持和相信。

  “支援前,說不害怕那是騙人的,為此我也偷偷流了好幾次淚……第一次去甌江口,就被剪了頭髮,雖然不捨,但安全是第一位的……洗澡時,身上皮膚似乎被我搓破了……穿衣服照鏡子時發現自己鼻樑壓瘡已經形成……感覺要感冒了,我很惶恐……”在溫醫大附二院甌江口院區一名一線護士的戰“疫”日記裡,寫滿了平凡而偉大。

  厚重的防護服,遮住了他們的臉龐;護目鏡下,是一道道深深的勒痕。在距離病毒最近的地方,一切為了生命而戰!

  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沒看過隔離病房裡那些醫護人員的眼睛。

  “醫生叔叔阿姨,謝謝你們對我那麼好,你們辛苦了,我會很快好起來的!”市六醫隔離病房裡,一名小患兒用畫畫的方式向醫護人員致謝,稚嫩卻鄭重。

  在隔離病房裡,還有一場無聲的戰“疫”在進行著。從1月15日起,溫州市疾控中心“流調”組18人,一次次深入隔離病房,與確診患者面對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進入隔離病房必然存在風險,但這關係到市民生命安全的保障,此時我們不衝上去,誰衝?”鐵骨錚錚的流調人員高四海,家中還有一個剛滿月的孩子。

  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20多名醫務人員火線入黨。

  沒有人生而無畏,只是他們選擇了勇敢。

  大救治

  希望的擺渡

  一切苦難終將成為過去,新生的力量從未停止。

  1月31日夜,樂清市人民醫院誕生了溫州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產下的嬰兒。橙橙從一出生就住進了隔離病房的保溫箱裡。

  14天后,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經各項檢測,橙橙生命體徵穩定,確定未感染新冠肺炎。

  一聲嬰兒的啼哭,是漫漫黑夜中最美好的聲音,給人以希望和堅強。

  2月18日,溫州新增確診病例為零;

  3月8日,全市所有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全部歸零;

  3月16日,全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數清零。

  來之不易的清零,是白衣戰士對人民群眾最長情的告白:你以生命相托,我必與你生死與共。

  在確診患者中,最小的僅2歲,最大的93歲。

  生命之託,重於泰山。科學救治、全力以赴成為醫者共同的信念。

  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定點救治醫院開啟了與死神搏鬥的大幕。

  建立“醫療救治協調組+醫療專家組”“一確診對象+一專家團隊”“線下診療+網上會診”等模式,全市一盤棋救治。

  1月24日,全省首例確診病例在市六醫治癒出院。一時間,新希望傳向全國。

  面對重症救治這一最難啃的“硬骨頭”,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王辰院士以及李校堃院士等團隊,給予最強大的支持。

  重症病例不斷減少,出院病例一天天增加,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不斷顯現。以溫州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程錦國教授為組長的溫州市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專家指導組,集結了14位中醫內科權威專家,對患者分期分型實施個性化中醫治療。

  與時間賽跑的,還有科研攻關,這是另一個戰場,也是戰“疫”的制勝法寶——

  溫醫大附一院黨委書記夏景林透露,老藥新用——反應亭治療新冠肺炎,初步顯示有效。

  溫醫大李校堃院士團隊及檢驗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聯合研發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已進入臨床驗證階段,只需檢測對象一滴血,10分鐘就能快速測出是否有新冠肺炎抗體,從而確診或排除檢測對象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溫州市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科研攻關小組,就探討中醫藥治療的作用機制申報了實驗研究。

  ……

  這是一群希望的“擺渡人”。他們,用自己的努力撐起了溫州,也撐起了人們抗疫的信念和迎接春天的希望。

  “你可知逆行的代價,赤手空拳生命是籌碼;你可知逆行的力量,藏起軟肋渾身是鎧甲……”蒼南醫生繆克己愛人所作的一曲《逆行》,響徹甌越大地。

  我們堅信,春暖花已開,一切美好必將紛至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