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突如其來的“瘟疫”把大家都圈在了家裡,心情煩悶。如今各地新增病歷為零,出入限制也有所鬆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到戶外活動,曬曬久違的太陽,追逐嬉鬧,小刮小蹭的情況也就隨之而來。

一方面怕傷口感染,另一方面又怕到醫院被感染新冠肺炎,哎,人生為何如此之難。今天,筆者就教大家如何分辨傷口的嚴重程度,以及在家處理的一些注意事項。

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咱們由淺到深逐一跟大家解釋:

一、磕破點皮,滲著血

“磕破點皮”在臨床上見擦傷,即皮膚外層被擦掉,創面有時候有少許滲血,有些只有滲液,有些什麼也不滲。擦這種損傷一般沒有傷及真皮層(下文會講到),也影響不到皮膚的功能,多可在家自行處理。表現如下圖:

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處理:

像這種小的擦傷,用醫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即可(酒精過敏者慎用,為避免意外,一般建議用碘伏),無需紗布、繃帶等覆蓋。且不可隨意塗抹牙膏、雞蛋等等之類的。如果擦傷面積較大且很髒,可以先用流動水衝,隨後用肥皂水清洗創面,然後再用涼開水或者瓶裝純淨水將創面上的肥皂水沖洗乾淨,最後再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創面。如果創面超過成年人的1個巴掌大,且深淺不一,此時建議來醫院。

二、磕了個包

磕碰未出血,或者僅磕碰點表皮出血即止,這在臨床上叫“挫傷”。挫傷出現的包叫“血腫”。這種傷大多都能家內自行處理。但前提是要看清楚受傷部位和表現,如果是頭部,常規建議CT檢查後再做處置(外傷性腦出血很常見,不可單純以為這是個包而忽略了顱內出血的存在)

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處理:

到醫院檢查以後確定顱內沒有出血,也應停止劇烈活動在家觀察3天,如出現意識淡漠、噁心、乏力等症狀,依然要及時到醫院再進行檢查有無遲發性出血的情況。

傷後早期要冷敷減少包內滲出,避免血腫加重,在家用乾淨毛巾包裹冷的東西(如冰箱裡的袋裝牛奶、平時網上購物冷藏食品裡面的冰袋不要扔,放在冰箱裡冷凍起來這時就派上了用場)局部外敷,至少24小時後腫脹減輕後改為熱敷,促進血腫吸收。

提示:以上兩種情況因為未傷及真皮層和深部組織,無需注射破傷風,因為破傷風屬於厭氧菌,只有在深部傷口才有感染的機會。

磕破了口子,或撕脫性傷口

這種傷口一般都是刮蹭到尖銳的物體,傷口較深,皮膚全層裂開,傷及真皮層,有些甚至深達肌肉或骨頭,出現這種情況是必須要到醫院裡進行探與縫合處理的。

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處理:

出現裂傷出血不要驚慌失措,先查看一下傷口情況,然後用無菌紗布覆蓋壓迫止血,再用紗布纏繞,如果無紗布可用乾淨的毛巾纏繞,同時前往醫院縫合處理。醫院也會常規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不慎墜落,墜落傷

不論地方高低,墜落都很常見。墜落傷往往就是加強版的挫傷。若四肢著地受力,會涉及骨折問題,若頭顱著地,可能會出現創傷性腦出血;若後背著地,脆弱的內臟會破裂出血或出現內臟挫傷(如脾破裂、肺挫傷等)。

故而,墜落傷重在預防,但若出現墜落,不論墜落點高低,均應到醫院就診檢查。

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燙傷,燒傷的一種類型

剛做好的飯菜、暖水瓶、鍋中熱蒸汽、洗澡時超過45度以上的熱水等都會發生燙傷。

一旦發生燙傷,首先,冷水沖洗(或冷水浸泡)燙傷部位30分鐘以上,直到部位不再疼痛為止。冷水衝的主要作用是止痛和防止進一步熱損傷而起泡。

小面積燙傷經過消毒擦拭後,可塗抹燒傷膏。如果創面有少許表皮破損,可先塗抹抗感染類的藥膏如磺胺嘧啶銀或莫匹羅星3-5天,然後再塗燒傷膏。萬萬不可以在傷處亂塗牙膏、醬油、雞蛋等東西。)。如果部位起泡,不要自行挑破,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挑破並保持創面的清潔。

家庭常備應急物品指南

同類產品千千萬,大家選擇起來也頭暈眼花,今天筆者給大家支幾招。

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首先是玲琅滿目的消毒用品,筆者建議第一選擇就是上圖中最小號的碘伏。原因如下:

第一、相比於酒精而言,其過敏率更低。臨床上已經大面積採取碘伏代替酒精消毒了。

第二、存放安全。相比於酒精的易燃易爆,碘伏的存放就安全多了,至少帶著碘伏上公交車是允許的,而酒精就不行。

第三、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果不小心受傷,塗抹了酒精消毒,帶著滿身的酒味您還敢開車嗎,如果被交警攔下,就算不是酒駕,也要被折騰一會,很耽誤事。

第四、避免汙染。受傷的病人,在家消毒次數不會太多,如果買大瓶的消毒液,一次用不完就浪費了,因為開封后不能長期保存,故而建議選擇小瓶的。

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紗布與繃帶沒有什麼特殊的,居家常備,這些用品都獨立包裝,使用也很方便。

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上圖這種小號的敷貼還是很好用的,在家不建議使用創可貼,因為透氣性不太好,面積有時候也太小。

而上圖這種乾淨的敷貼在處理完受傷的創面後貼上保護避免汙染非常好用,醫院裡基本上都在用這種。

小磕小碰、摔傷燒傷在所難免,不想去醫院,在家如何安全處理?

最後就是棉籤了,筆者推薦這種三支裝的。

因為消毒一般一次使用也就1-3支,這種獨立包裝的棉籤很好的規避了那種大包裝拆開後的無菌性問題。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