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縣“四舉措”助“雁”就業

人民網-貴州頻道

據思南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思南縣“四舉措”助“雁”就業。

摸清本地崗尋雁。由有關單位組織專門工作隊伍對縣內企業復工復產、用工缺口等情況進行摸排,重點摸清務工需求、用工類型、工資情況等,按類型建立用工缺口臺賬。由人社部門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去對接,在安置區開設就業服務窗口,適時提供縣內崗位信息;通過駐村工作隊以微信群、QQ群等方式宣傳縣內企業用工需求信息,鼓勵群眾就近就業,並根據情況派人入戶走訪,開展面對面宣傳、點對點諮詢,打消群眾就業顧慮,實現迅速就近就業。在萬通紙業、新絲南服裝廠、集達鞋廠、順嘉製衣廠4家企業,已鼓勵504名返鄉搬遷戶留車間就業。截至目前,已實現縣內就近就業5630人。

針對專業崗育雁。針對有特殊技術需求的崗位,由人社部門與用工方共同協作,簡化程序,根據培訓意向報名人數在鄉鎮或縣城就近開設針對性的就業培訓班,有就業意向的群眾可免費參加意向崗位就業培訓,培訓課程學完後直接到企業進行試訓,達到要求即可辦理上崗就業。同時,通過以老帶新、實習期政策補貼 基本底薪的方式,確保務工人員迅速熟練上崗,且工資收入有較好的保障。目前,共開展專業技能培訓128期6025人。

提供政策崗安雁。在易地搬遷安置點成立集體經濟和專業合作社,配套發展產業,重點在500畝以上壩區產業基地提供產業管護、除草施肥等就業崗位。在搬遷安置點開通創業“綠色通道”,通過給予三年不漲租、提供實操技能培訓、市場營銷、貨源“一條龍服務”等優惠政策舉措,鼓勵搬遷戶租賃底層商鋪,或由社區開辦“農貿一條街”“生活超市”等針對安置點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整合政策補貼、東西部協作資源,針對因年齡偏大、身體原因等未實現就業人員,在縣內醫院、安置點等設置園林綠化、治安巡防、物業協管等公益性崗位。目前,全縣公益性崗位已解決1636人就業。

對接外地崗送雁。出臺《思南縣2020年外出務工人員有組織勞務輸出工作方案》,加強與對口幫扶城市和東部沿海城市對接力度,摸準縣外就業崗位需求,做好縣內務工人員就業引導,採取“縣級統籌、鄉鎮組織、部門實施、統一輸送、跟車護送”的方式,重點針對常熟、蘇州等對口幫扶城市和沿海城市,對縣內有外出務工需求人員分類有序組織勞務輸出,確保外出務工通行順暢,及時、順利就業,緩解本地就業壓力。目前,已統一輸出務工人員3628人,實現市外就業81742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1305人。(雷冠凌)

思南县“四举措”助“雁”就业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