籥、羽在祭孔舞蹈中的作用


《祭孔禮樂》| 籥、羽在祭孔舞蹈中的作用


在祭孔舞蹈“表演”時,舞生手中持有兩件“道具”:一件叫籥(yuè);一件叫羽,也稱為翟(dí)。

籥(yuè),是一種古樂器,形狀像笛,有三孔、六孔或七孔。《詩經·邶風·簡兮》:“左手執籥,右手秉翟。”皮日休《通玄子棲賓亭記》:“每空齋寥寥,寒月方午,松竹交韻,其正聲雅音,笙師之吹竽,豳人之鼓籥不能過也。”

翟(dí),或稱羽,其實就是長尾的野雞翎。《山海經·西山經》:“女床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翟。”李白《山鷓鴣詞》:“山雞翟雉來相勸,南禽多被北禽欺。”古代舞蹈時,舞者手裡拿著用翟的尾羽制的舞具。明代的翟是在一枝木杆上插著三根野雞羽。這是古代文德之舞的傳統飾物。

祭孔樂舞中所用的籥,為竹製,橫管三孔,塗以紅漆,舞生執之,每樂、舞、歌姿勢,表示各種動作。《通典》曰:“樂之在目曰容,容藏於心,難以貌觀,故聖人假於戚羽旄以表其容,發揚蹈厲以見其意,人之動而有節者莫如舞,舞所以動陽氣而導物也,文王世子春和學羽籥,言用葦籥。”今制以竹為之,長一尺二寸,三竅朱飾以導舞。

祭孔樂舞中所用翟,以錦雞尾制,下以木為之柄,柄塗紅漆,長一尺四寸,其鉅細度籥孔足容。朱髹之柄,上刻龍首長五寸,飾以金彩。每翟用雉尾三根,插入龍口中。舞生執之,以聽樂歌表示動作。

祭孔舞蹈表演開始時,舞生正立,“籥用左手橫執之,有竅而不吹。翟用右手執之。凡執籥秉翟俱右手在外,左手在內。大指在內,四指在外,縱則如繩,橫則如衡,執秉者不可忽也。”(《聖門樂志》)

左手執籥,即“左陽”;右手秉翟,即“右陰”,是為“左陽”、“右陰”兩相呼應。陽主聲,陰主容。也就是籥在內,像和順積中,是指平和順暢之音樂和歌聲保持於內在意境;翟在外,像“英華髮外”,是指通過舞蹈將精英華彩表露出來。

也就是說,籥是音樂的象徵。籥在內,主要在於雅頌大樂以修心,使其思正、言正,具有高尚的品格境界。翟在外,其主要在於規範人的行為,使其儀表端正,身行文明。當禮樂合用時,兩者交錯其中,發行於外,在相輔相成中,其成也懌,恭敬溫文的社會效益則當屬行之而必然結果。

關於籥翟飾物的製作歷史,應該追溯到遙遠的古代。

1950年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陽縣武官村商代奴隸主大墓中發現了女性骨架24具,隨葬品有一個虎紋石磐和三個小銅戈,戈上留有絹帛或鳥羽飾物的殘痕。這些死者姓甚名誰,無從得知。但飾有絹帛、鳥羽的銅戈並非戰場上用來殺敵的兵器,而是樂舞中使用的道具,這點是明確的。因此,24個女性當是為主人殉葬的音樂奴隸。

奴隸社會的樂舞面貌,今人很難道其詳情。唯歌頌氏族部落或先祖功德的《大夏》《大濩》《大武》等尚可根據史籍記載粗陳梗概。

《大夏》是歌頌大禹治水功德的。《呂氏春秋》載,大禹稱帝后,領導天下百姓治理洪水,決通阻礙水流的巨塞,鑿開龍門,疏通三江五湖,將河水引入東海,造福於人民。樂舞專家皋陶創作了《大夏》,來宣傳禹的功勞。《大夏》又叫《夏籥》,籥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吹奏樂器。《禮記·明堂位》中提到了該舞演出的場面:“皮弁素績,裼而舞《大夏》。”意思是戴著皮帽子,穿著白麻圍裙,赤裸著上身,表演《大夏》之舞。

《大夏》至少一直流傳到春秋時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吳國使臣季札到魯國去,魯國為他演出許多樂舞節目,當《大夏》演出完畢之後,季札讚歎道:美啊,為百姓辛勤勞苦卻不以為恩德,除了大禹,誰又能做到這一點呢?這是指《大夏》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說的。其藝術形式,《呂氏春秋》只提到“《夏籥》九成”四個字,九成是指曲式結構,意即全部樂曲分九個段落,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九段曲調,也可能是用一段反覆出現九次。不管屬於哪一種情況,其規模想來是比較宏偉壯觀的。

關於《大濩》,《呂氏春秋》也有一段記載。商湯即位以後,夏桀暴虐無道,殘酷地壓榨黎民百姓,也欺凌諸侯,肆無忌憚地破壞社會法度,天下人無不以之為患。於是商湯率領各路諸侯和黎民共同討伐夏桀,結果功名大成,百姓安居樂業。商湯為了紀念這一勝利,就命音樂家伊尹創作了《大濩》。《大濩》的具體演出情況史無記載,但它產生於《大夏》之後,其場面的雄偉大約不亞於《大夏》。

《大武》為西周時的樂舞。商紂王殘忍暴虐,奢侈淫逸,結果不但激起奴隸們的反抗,而且在貴族階層中也眾叛親離。周武王順應天下人之心,興兵伐商,滅之,建立了西周王朝。武王遂命周公創作了《大武》,以表彰這一業績。

《禮記·樂記》說到《大武》的演出場面時說,演員出場之前,鼓聲大作,好一陣之後,音調高亢、節奏疏朗的歌聲唱了起來,接著,演員手執干戈斧鉞一類兵械登場了。第一段表現周武王率師北上,去征討殷紂;第二段表現周武王討伐成功,消滅了殷商;第三段是武王揮師南下;第四段是武王征服了南方各國;第五段表現大功告成之後,周公和召公分列武王左右輔佐政事;第六段表演者各自退回原位,以示對天子的尊崇。然後,舞隊兩面振響著金鐸,按樂曲的節奏向四方刺擊,以體現出周王朝威震中國;末了,舞隊分頭前進,表示功業及早完成;演員們久久地站立在各自的位置上,象徵著武王等待諸侯的到來。

《大夏》《大濩》《大武》從演出程式和規模看,與帝堯時的《大章》、帝舜時的《大韶》是一脈相承的,連樂舞的標題也相近,其內容都是歌頌本氏族或部落領袖人物及其臣民的功業。從演員的化裝看,《大夏》的舞者皮帽麻裙,赤裸上身,原始風貌歷歷可見。從道具使用看,“干鏚羽旌”是最常用到的,甚至可以用做樂舞的代稱,“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旌,謂之樂。”(《樂記·樂本篇》)

看來,孔廟祭祀舞蹈所用之籥、翟,是有其深遠的淵源的。它作為一種宣揚盛德,炫耀崇高壯美的飾具,在雅樂舞蹈中一直流傳至今。



選自濟寧歷史文化叢書《祭孔禮樂》:孔德平 彭慶濤 孟繼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