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企業開發智慧“利器”保障援鄂醫護人員健康

重慶第九批援鄂醫療隊所在沌口方艙醫院於3月8日宣佈休艙,30餘名醫護人員原位原地休整。

值得一提的是,入駐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海王星的重慶急視飛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急視飛救”)聯合市急救中心開發的疫情防控大數據管理平臺提高了醫護人員疫情防控工作效率、強化了健康情況網格化監控。

自2月23日起,市衛健委啟動重慶援鄂醫療隊醫護人員個人健康信息網絡上報工作。目前,共有超570名隊員每日使用疫情防控大數據管理平臺彙報身體狀態。重慶援鄂醫療隊各領隊據此追蹤監管隊員健康情況,並做出及時處理、調整和部署,保障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健康。

“2月初由市急救中心牽頭搭建該平臺系統,僅用10余天時間實現系統試運行。”急視飛救負責人趙諭介紹,市急救中心試行後反響較好,分批在重慶援鄂醫療隊中應用。

疫情防控大數據管理平臺由移動端、網格員後臺、防疫指揮平臺等三個端口組成。醫護人員每日通過平臺微信小程序進入“健康上報”模板,選擇相應的網格員上報體溫範圍、身體狀態、活動軌跡等信息;針對身體異常情況,分設了咳嗽、鼻塞、乏力、咽喉痛等多種症狀選項,方便網格員深入瞭解、診斷病情。

兩江新區企業開發智慧“利器”保障援鄂醫護人員健康

網格員通過手機或電腦進入後臺,查看所轄成員健康狀態,並利用大數據技術分類形成表格,逐個電話聯繫身體不適的人員,開展診斷工作,並記錄診斷結果,上報小組負責人、市衛健委。防疫指揮平臺整合所有上報信息,形成圖表為疫情防控決策提供依據。

“相較於傳統的人工網格化管理,該平臺主要有四個優點。”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無紙化辦公實現零接觸,二是大數據整理細化防疫措施,三是可溯化數據形成活動軌跡,四是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履職,從整體上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為醫護人員節省出更多的時間,用於抗擊疫情、診療病患,也保障了他們的休息時間。

除重慶援鄂醫療隊外,重慶部分醫院、企業、政府機構共計269家均在使用該平臺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為重慶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

疫情期間,兩江產業集團及所轄園區企業通過捐獻防疫物資及資金、贈送醫療器械及藥品、研發智慧防疫設備等多種形式,積極為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同時,按照兩江新區出臺的“抗疫暖企八條”,兩江產業集團加快復工復產、支持防疫科技攻關、著力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記者 陳昕 兩江產業集團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