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文 | 杏坛师仁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己亥、庚子之交,这个冬去春来时期,新冠病毒感染,引发肺炎疫情肆虐蔓延。巨大灾难压来,大地被难免的恐慌笼罩。心中之感,痛何以堪!

为医护人员的苦痛而心痛:防护服穿如上刑,脱似倒水;摘下护目镜、口罩,脸上留下了久久难消的深深勒痕;巨大的劳动强度和超长的工作时间使他们疲劳之极、困倦之极:他们累到在地上,他们席地、伏桌、仰椅等各种各样艰难无奈的睡姿,还没脱下防护服就倚着门框睡着了......

为患者被病魔折腾得死去活来的痛苦而心痛。为病逝者心痛,为病逝者家属的巨大悲痛心痛。有一个惨遭毒魔袭击的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走了,刚满三岁的女儿哭着追着担架要爸爸。几天后,妈妈也走了。女儿挣扎着追上担架撕心裂肺地哭喊:妈妈,我要和你一起走,不要扔下我......又过了几天,小女孩也走了。抬着她的医护人员看见孩子的小手还紧紧地攥着一张她刚满三岁时与爸爸妈妈的全家福。这些已经见惯死亡的医护人员顿时嚎啕大哭。谁见到听到这样的惨景能不痛彻心扉?

为奋战在一线牺牲的医护姜继军、梁武东、宋云花、李文亮、徐辉、林正斌、杨帆、刘智明、彭银华、黄文军、夏思思、江学庆,还有在防控一线殉职的民警潘继明、樊树锋等几十位烈士心痛。为收治病人,刘智明试过几天几夜基本没合眼。在不幸感染对他抢救时,他还强调了不要对他插管抢救。因为危重病人气管插管时,患者气道开放,操作者离患者最近,被感染的风险非常大。29岁的彭银华和妻子结婚已两年多,妻子已怀孕几个月了。由于工作和经济的原因一直没有举行婚礼。中国自古就注重礼仪,当下社会仪式感很强,甚至有人认为:婚礼大于婚姻。他原计划正月初八为妻子准备一场婚礼。由于疫情突发,他再次推迟婚礼,主动请缨上前线。抽屉里印好的请柬永远也没有机会送出去了。重庆民警潘继明,曾于一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依然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直到殉职。当疫情袭来,郑州社区民警樊树锋连夜从老家返回郑州,在一线连续奋战17天,因过度劳累导致颅内大面积出血,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9岁。生前嘱咐“如果我牺牲了,就把器官捐了,让更多的人延续生命”。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这个料峭的初春,有许多心痛,但睫毛也一次次被感动打湿。

因为银屏上的这些消息和画面:

迅速组建医疗队伍,军地31支医疗队42000名医护人员迅速驰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十多处方舱医院神速建成,极短时间内完成病房硬件改造,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物资生活物资运输车辆日夜兼程......

说到这次中国的抗疫,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发布会上动情地说:“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因为大难压来时那些与疫魔抢人的白衣天使。

医生是和平年代的战士。他们明大义识大体,舍小家为国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当代白求恩,赛过给伤患光明的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他们与疫魔进行着生死赛跑,承受着巨大压力,职责使命让他们刚强,悲悯情怀令他们柔软。在这场战“疫”中,他们是头等功臣!

基辛格曾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每个时代都有勇士负重前行。不是天佑我们,而是这些最勇敢的人在护佑着我们。

在银屏上看到白衣天使驰援武汉时,军队队员走下飞机的如虹气势,齐鲁医护和华西医护的机场偶遇情景;看到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的白发和倦容,看到病房楼上楼下脚步蹒跚的渐冻症患者、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忙碌的身影,看到感染的医护人员一朝康复即要求重返一线的行动,谁不动容?

板荡识忠臣,大难见人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各地驰援武汉医疗队出发时情状高度一致:高举队旗,队员们竖起的握拳手臂和坚定、一往无前的眼神。到达战场后,一组组白衣天使站成一排或围成一圈,互相翘起拇指或把手一只只叠加在一起或伸出叉开的食指和中指表达胜利的祈盼和必胜的决心,防护服前胸后背上写上本人姓名和诸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抗疫必胜!”“责任担当,义不容辞!”的字。那个队员后背上“精忠报国”四字尤其叫人热血沸腾!

脱我旧时裳,着我战时袍——最美的战“疫”装。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三分之二是女儿身;很多护理团队中女护士超过90%,不少人是90后95后甚至00后,她们还是孩子。在家中,她们是孝顺的女儿、忠诚的妻子、世上最好的妈妈。当请缨获准后,她们对孩子说“妈妈要去打怪兽了”;对丈夫隐瞒不语;对妈妈说“没事儿的,妈妈请放心。我们的防护条件是最好的!”她们张开圣洁的翅膀逆风飞行,以柔弱的身躯、顽强的意志在病患和毒魔之间筑成一道坚固的白衣长城;她们站在那里,病人就心安。

许多医护人员说,我不是英雄,只是披上了战袍的战士。

这战袍就是防护服。穿脱防护服很费时间而且脱下后就不能再使用了。护士一个班要工作6到8小时,对患者护理,从服药到打针,从吃饭到如厕,事无巨细......为省防护服省时间,在班内就不吃饭不喝水甚至穿着成人纸尿裤。一位医生发现:一日三餐,每餐都有多份餐食无人领用。而病房的医生、护士、护工人数相对固定,事先知晓。为啥有多份无人认领?原来原因在这里。那位医生很感动,表示向护士致敬。

战疫拉近了医护人员的距离。来自不同医院同行团结奋斗,组成血肉长城,阻止病魔在人间肆虐。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间的亲情爱情友情医护人员都有,他们也有对亲人愧疚的时候。因为请战成功后不少人不敢也不忍告诉父母,便隐瞒甚至撒谎。一位主任医师说,在前线的队员们心中,有三个“对不起”:对不起爸妈,不能好好陪伴他们;对不起另一半,瞒着她(他)出征还把家丢给她(他);对不起孩子,虽然舍不得,但医者要履行生命的意义。

退休前,我多次给学生教过林觉民的《与妻书》。今年,在这个料峭的初春,又在微信上读到一篇《与夫书》——山东青岛胶州中心医院质控科的张艳写给同院心内科医生丈夫王春良的。妻子说:“大年初二那天,你接到了医院防控疫情的通知,就自己报了名,请求上一线。医院派兵点将的名单上有你,然后你才告诉我。其实,你不必瞒着我的,我又怎么会阻止你呢?”这责怪是支持是赞扬也是骄傲,深明大义之心跃然纸上!张艳还深情地写道:“春良,我和孩子都等你回家,等春暖花开,等山河无恙。”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英雄,也是世界的英雄。

在微信上看到一句话“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没看过医护人员的眼睛”。摘下口罩和护目镜,脸上深深的勒痕也掩不住他们眼眸的神采。白衣天使的眼睛是最亮的星,追星就追这样的星。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因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2月上旬,一个隔离区里一位老婆婆从床上摔了下来,头上磕出了包。新疆医疗队来的护士张雅楠听说后,每天都会关住这位婆婆,时不时过去看看她。婆婆喜欢跟张雅楠拉家常。一天早上,婆婆想去卫生间,却没力气,张雅楠扶她坐起来说“婆婆,您就靠我身上,我扶着您过去。”回到病房后,婆婆头倚着雅楠,喃喃地说:“孙姑娘,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当时,雅楠以为婆婆记错了自己的名字。后来武汉队友告诉她,“孙姑娘”就是孙女的意思。那一瞬间,雅楠的鼻子酸了起来。

一位叫王捷力的护士,为了让病患儿童不怕身穿防护服“全副武装”的自己,专门托隔离区外的同事送来零食、玩具、图书,耐心地哄孩子们玩。后来,孩子们不仅不害怕,还喜欢上了她。孩子们发现,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的王捷力像极了动画片里的“胖胖熊”,便开始喊她“熊妈妈”。平常,不少孩子是怕进医院怕打针怕医生怕护士的啊。

医护人员除了对患者精心治疗和护理还随时注意调理他们的心态。有个病患阿姨说难受不想治了。听到这话的医疗队长嗓子一紧,忍不住也流下了眼泪。但她知道,她不能哭,阿姨如果看到她哭了,就彻底没有信心了。她说:“还好,我戴了护目镜,没有人看出我流泪了。”有个病患老爷爷叹气说,真是连累了全国家呀。一个护师劝他,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老爷爷问她,你是不是也很想家?她说,那你要快点好起来,我才能早点回家。老爷爷说,好。一个字的轻轻回答让护师的护目镜瞬间起了雾。

有医护对患者说,疫情不散,我们不走。

一位护士对她护理的想家人的老年患者说,你的家人没在这里,我就是你的家人。

患者治愈出院简单送行仪式上隔空拥抱的告别礼也特别感人。

微信上,武汉方舱医院一个护士的诗后面有一条留言说:只愿疫情过后,请善良的人们善待普通的医护人员!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因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行动。

主动请缨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大多是共产党员,如过去革命戏剧里英雄人物所唱:“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领袖一声令下,先锋立刻冲上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位时隔17年又一次穿上白衣、17年前未满30岁的母亲,出发那天,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哭了,她心中也放不下体弱多病的老妈还有今年将参加高考的儿子。但她心中说,只有“大家”好,我们这个“小家”才能好。危难时刻,共产党员就应该冲在前!

前些年,一说到党员的先锋作用,总会有人摇头。而这次党员和党员组成的突击队证明:大难面前,绝大多数党员依然是先锋。在危险关口,总能听到“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声音。这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先锋的真情倾吐。即使在因推迟开学而空旷的校园里也能看到如此感人的一幕:2月10日是驻马店市实验中学原定的开学日子。在没有一个学生的校园里,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如期举行。校长孙群杰和党支部书记李琳分别担任升旗手和护旗手,让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因为青年人追求进步的境界和责任担当的精神。

前些年曾有人为青年一代担忧,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若大难来了,他们怎能应对得了?但这次战“疫”中,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入党申请书上的真诚抒发,一些情侣推迟婚期的举动,一支支青年突击队的成立无不昭示:我们的时代仍有热血青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哺育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让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责任担当,让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正阳县公安局寒冻派出所有一位叫李和键的户籍警,去年与在平舆县工作的女友文玉订婚后,原本商定在2020年2月2日领证举行婚礼。但突发疫情,两人立即决定推迟婚礼,共同投身抗疫一线。李和键说:“我们错过20200202,但我们绝不后悔。疫情面前,我们必须对家人负责,对亲友负责,不能违规请客,不能给社会添乱。生命第一。婚礼虽然延期,但幸福不会延期。”2月5日,他给女友发了一条短信:“天寒地冻不会长久,春风正在来的路上。媳妇,等战疫结束,我娶你。”女友回复道:“好的,我等你。咱们错过了20200202,但是并没有错过幸福呀。疫情过后,只要大家都平安无事,那每一天就都是吉日。你值班执勤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防护啊。”

一位医护说:来之前,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特别是年轻的医护人员。来之后顾不上害怕。每天忙忙碌碌,我们现在都不知道是星期几。 一位最美逆行者、90后女孩说,面对困难我选择逆行成长。一位非典时就想长大了要成为像英勇抗击非典的医务工作者那样的人的女青年说:我为自己能有机会抗战在疫区最前线而感到自豪。抗疫工作或许艰苦,或许很危险,但人一生怎么也要做几件有意义的事,这样才不枉费此生,不辜负自己。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因为少年儿童的懂事、听话、自律和感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不知不觉在危机中成长在逆境中提升。

抗疫中,熊孩子们的表现也挺感人的。孩子天生好动,五六岁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哪一个不喜欢聚在一起游戏玩耍?但在这个冬春之交的日子里,我居家的校园家属区里,一天到晚静悄悄,看不见孩子的奔跑、打闹,听不到吆喝、喧哗和哭叫......却能老老实实宅在家里,后又在网上跟着老师不停学。

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民警、志愿者的孩子们,大多理解、支持父母的行动,懂事又坚强。我在1月31日的正阳公安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报道:警爸警妈在一线阻击疫情,他们的孩子在家拍视屏发给爸妈,让爸妈放心工作,为他们加油助威。

经历灾难,不少孩子学会了感恩,回报社会。

正阳县吕河乡上初中的吴博吴强吴鹏三兄弟,得知父亲为抗疫捐款2000元后,也将自己的压岁钱900元捐给村里抗疫情。

2月22日,一个三岁的男孩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痊愈出院时给护士鞠躬,护士感动得连忙回礼。这场面让人落泪。

懂得感恩方能健康成长、成才,报效祖国。

好多家长感慨地说,孩子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自觉了。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因为普通百姓、志愿者和社区干部的自觉奉献精神。

百姓自觉居家隔离,积极主动配合国家举措,以这种特殊方式为抗疫做贡献。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元宵节直到现在,宅在家里,守护家人也守护自己,不给社会添乱。家属院里有一户人家乡下亲友很多,年年春节热闹非常。年前买了很多年货,但至今没有一个客人来家。家庭成员在一线战疫的,家属们纷纷在手机上点赞鼓励。正阳一位网名紫玫瑰的婆婆在正阳公安公众号的一篇抗疫报道后留言说:为战在一线的警察和医务人员加油!为儿子、儿媳加油!他们也都战斗在一线。中国加油!

近年一直在武汉做散工的平舆县农民刘海龙,年前已买好回家过年的车票。武汉封城后,他接到车站的退票电话。除夕晚上看到要建火神山医院的消息,大年初一他自费打车58公里赶到工地支援建设,无意中抖音走红,赢得700多万网友点赞。他说自己是贫困户,受到过国家的帮扶,希望也能出份力支持国家。危难之中见真情,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驻马店市知名小说家胡天翔还以此为原型创作出小小说《一个人的火树银花》被《小小说选刊》头条选载。

战疫中的志愿者与逆行者同行,摆渡生命。那些药品代购人,那些病患运转司机,那些助力团购达人,那些医疗物资转运人,那些心理疏导师,那些网上为最美“逆行者”子女点对点辅导功课的老师,那些为居民排忧、帮滞汉外地人员解难者,那些志愿医护......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正阳县永兴镇余庄村的张志军、赵海洋、张云和杨磊四人成立了一个名为“红色代办”的志愿者小组,给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代买生活用品及时送上门,并反复叮嘱尽量别出门,门窗要通风,多洗手多消毒。这些民众也特别暖心地提出,让志愿者把代买的物品放在门口先走,他们再戴上口罩开门自取。

有一个餐饮从业者刘女士,得知许多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就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十几小时驾车从成都赶到武汉,免费为一线医护送餐。没有防护服,她就穿着雨衣,开着自己的车奔走在武汉各家医院,每天要送去400至600份盒饭,医护人员亲切地称她为“雨衣妹妹”。

特殊时期更能彰显大善大爱。一个个凡人善举在这个冬春之交汇成强大的暖流。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因为特殊时期的爱情。

对于中国人来说,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度过了最特殊的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还有年轻人痴情的情人节。隔离病房隔离不了爱情。命运让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以各种特殊方式表达醉心的爱情。

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妻子担心传染家人,坚持每天下班后住宾馆。妻子凌晨上班,不愿坐车,执意步行。每天凌晨,她的丈夫就开着车缓缓地跟在妻子后边,为她照亮前路,用温暖的车灯为妻子护航。

已经11天没见到未婚夫的浙江大学附属医院的护士陈颖 ,2月4日立春这天终于和未婚夫见面了。但两人只能隔着玻璃门通过手机聊上几句,只能隔着玻璃戴着口罩亲吻一下。原打算在情人节登记结婚的两人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于是两人约定等疫情一过,立马结婚。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过去,学生、老师都希望寒假长一点。但这个春节,宅家禁足几十天,学生急了,家长急了,老师也急了。一天,在学校教师群里看到一位在外地过春节的女教师问校长:什么时候能返校呀?我想大正高的美丽校园了,我想亲爱的同事们了,我想班里那群熊孩子了。

是的,谁不想让疫情早散、自由出行、该干啥干啥呢?

笔者从正月初一至今还没走出过校门,也想到大街上走一走,坐坐公交,逛逛市井,采采民风;也想邀几个文友到馆子里聚一聚,问声别来无恙?喝几杯正阳泥池河南叔度酒,聊聊文学,抒抒诗情;也想到乡下,看看麦苗、嗅嗅花香、听听清水河波声,唠唠农事;也想来一趟说走就走的远足,游游郑汴洛,见见同学会会朋友......

我想,这样的日子不远了。

【师仁作品专栏】春天的心痛与感动 (第五期)

ㅡ END ㅡ

作者简介:网昵称杏坛师仁 ,笔名师仁,本名施永杰,河南正阳县高级中学教师,特级教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小小说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大观杂志社签约作家。1982年3月在《奔流》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大学毕业从教后辍学笔。2009年重拾文学梦,学写格律诗词,恢复小说创作。曾在《诗词》《中国老年》《大河报》《大观》《奔流》《新课程报》《老人春秋》《驻马店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出版小说集《情·缘》。

关注头条号“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