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10万,将会发生什么事?

津东


从目前的疫情蔓延程度来看,(除中国外)排名前三的涉疫重灾区为:意大利(累积确诊24938例,死亡1809例),伊朗(累积确诊14991例,死亡853例),西班牙(累积确诊9191例,死亡309例)。



这三个国家的疫情动态告诉我们,最为触目惊心的就是意大利,3月15号的疫情报告显示:单日新增病例3590例,新增死亡368例!

这是冷冰冰的数字,但每一个数字都背负着一条鲜活的生命,相比起意大利,日本今天新增病例仅为5例,疫情排名第三的韩国,也已经成功被西班牙“取代”,新增病例已降至76例。

如果按照目前的防治措施和医疗资源储备来粗略考察,意大利新冠病毒感染者超过10万只是个时间问题。而且,按照眼下的进度来推算,这个数字正在快速逼近。将会怎样?只有根据目前的死亡率自行脑补。

其实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很多涉疫国都很茫然。因为,规模如此之庞大,蔓延如此之迅猛的病毒疫情,没有一个国家有相对成熟可靠的应急预案。反应最快,动作最大,效果最显著的无疑是中国。但与中国“雷厉风行”相对应的,是欧,美,日,英的“漫不经心”。

意大利最初也经历了“防治乏术”的煎熬,但随着北方大区伦巴第的沦陷,总理孔特最终下定决心采取中国式封城防疫,并在3月10号向中国求援,因意大利是此次向中国伸出援手的第一个欧洲国家。除此之外,意大利在30年前还曾援建了四川急救中心,2008年汶川大地震还向中国派出过救援队。因此,中国派出四川医疗专家组前往意大利协助防疫。

众所周知,意大利的公共医疗水平在全世界都排名靠前,急救体系更是意大利的强项,意大利也是人均最长寿的国家之一。在意大利,只要正常缴税,将被自动纳入公共医疗体系,平时就医,检查和买药的费用,可以在缴纳个税时冲抵。这种毫无压力的公立医疗在正常社会生态下无疑是患者最大的福利。但如果发生大规模的流行疾病,疫情防治与公立医疗就会发生冲突。因为,如果放开口子全面收治,基于对病毒的恐惧,大家都想去医院查一查,甚至到病房躺一躺。如此一来,“医疗挤兑”必然发生,最终导致整个医疗体系的崩塌。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都无法承受“医疗挤兑”的冲击(这也许就是美,英等国家采取“无为而治”的原因)。


也就是说,大多国家的医疗体系都是为静态社会设计的,这种常规设计根本无法应付疫情“黑云压城”般的生态危机。就好比再坚固的建筑,在导弹的袭击之下都将不堪一击。伦巴第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医疗条件最好,之所以成为疫情重灾区,是因为人们非常信任公立医疗,完全没有“医疗崩塌”的概念,更不理解过多占用床位和医疗资源会对新冠病毒有什么影响。因此,该地区的民众丝毫不顾医疗专家“轻症居家隔离,重症医院就诊”的呼吁。

自从孔特下令封城之后,“医疗挤兑”愈演愈烈,医疗资源几欲匮乏。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医疗用品不是大量储备的战略物资。很多国家的储备,都只能够保证特殊时期医护人员的需求,根本不可能满足全国的需要。这样的话,抢购就难以避免,民众买不到口罩,自然责难于政府,停工停产的直接受损者就是企业,现代企业的激烈竞争,决定了企业的效益必须建立在不停摆的高速运转状态之下,不停工就会破坏全面隔离的整体措施,停工就意味着脱离全球经济的运转轨道。因此,各种矛盾导致意大利的隔离手段看上去很乱,效果也并不好。以至于两天前还有工人罢工,要求政府出台工作环境下的安全保护,甚至3所监狱还有22名囚犯成功越狱。

意大利目前已经向包括世卫组织,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发出求援,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理论不但适用于个体,同样适用于国家之间。同为欧盟兄弟的德,法,也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意大利的求助。但目前的疫情同样威胁着欧洲其他国家,对“医疗挤兑”的担忧大家都有。说白了,医疗物资大家都缺,每个国家也必须首先保证本国的需要。我国也是在疫情渐退,生产力恢复的条件下,才给予了意大利一定的帮助。

还有,近日有中国民众担忧:居留于意大利的10万侨民怎么办?

而实际上,已经有华侨从意大利回国。一名留学生表示,已经买不到回国的机票,如果转机,中间国家的防疫政策又与航线冲突。还有,如此大规模的撤侨,在正常情况下都难以完成,何况是双方都在防疫的紧张状态下。总之,意大利的疫情非常的不乐观。


不过也有消息证明,意大利如此之高的疫情数据,也与其统计方法的差异有关。新冠病毒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激发体内其他慢性疾病,已经被感染的糖尿病,高血压,癫痫等患者,送到医院(甚至还没到医院)就已经去世了。但意大利同样会检测死者,如果是阳性也将被纳入统计。而很多国家都将类似情况列为正常死亡。

还有,意大利的救治方向并没有“抛弃老人,优先救助年轻人”之说,如果是这样,孔特政府恐怕会遭遇执政危机。事实上,这项建议并不是政府的行政命令,这是意大利麻醉和急救医师协会的一份疫情指导意见,建议可以对病人进行选择,不必严守先到先治的原则,而是优先考虑急救预期和救活以后病人的存活期。因为,如果病人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理论上讲,任何方向的抢救都不是最正确的,也就是说,一个有望治好的病人,和一个希望不大的病人,作为医生,你先救哪个?而且,特殊时期的急救,并不是无限度使用医疗资源去创造“奇迹”!何况,这不是法令,而是医疗建议。


目前各国都在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防疫手段,有见效的,也有情况更坏的。病毒不会根据国家的“国情”而选择蔓延的方式,既然不能改变病毒的进攻方式,那就只有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最适合的防控手段。很多时候还得看能力,法律,素质甚至运气。不管怎么说,还是祝愿意大利以及所有涉疫国家尽快走出病毒的笼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