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76亿,重点关切民生!污水处理如何提质增效?徐州这样做

3月9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徐州市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任务,加大投入,加快补齐市区污水处理突出短板。3月13日,市政府批复了《徐州市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19—2021年)》。


城市污水处理关系城市水环境、人居环境安全,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市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现状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方案》的实施对我市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全面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巩固徐州市水环境治理成果有哪些作用?本报记者专访了徐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投资76亿,重点关切民生!污水处理如何提质增效?徐州这样做


污水处理效能较低


徐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市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市区的污水处理能力逐步提高,总处理能力达68.5万吨/日,建成区基本消除了黑臭河道,城市水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但市区污水处理系统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是管网运行时间长,损坏渗漏、外水排入现象较重;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区域污水管网未全覆盖等等,导致徐州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虽然已达95%以上,但污水收集率不高,污水处理效能仍较低。


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经济工作会议及《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苏发【2018】24号)、《关于深入推动江苏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苏发〔2018〕17号)都对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要求。


我市根据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生态环境厅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的通知》(苏建城[2019]220号)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苏发[2018]17号)及经市政府同意的《徐州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要求,徐州市水务局通过商务招标形式,于2019年11月29日委托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接《徐州市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的编制工作。2019年12月底形成方案初稿。2020年1月3日通过了由徐州市水务局组织的、市相关部门参加的征求意见稿的评审;2020年1月15日通过了徐州市水务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2月13日和2月20日毕于瑞副市长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调度研究、修改完善,形成了方案送审稿;3月9日通过了由徐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的送审稿的评审。


徐州市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工程总投资约76亿元,《方案》主要包括黑臭水体治理、排水口治理、污水处理效能、机制管理等。


其中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到2020年底,市区建成区奎河、故黄河、玉带河、丁万河、徐运新河等主要河道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到2021年底,市区建成区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排水口治理目标:到2021年底,有效管控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市区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

污水处理效能目标:到2021年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较2018年提高10%以上;新城区污水处理厂、西区污水处理厂、丁万河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较2018年提高70%以上,其余7座污水处理厂提高10%以上。

机制管理目标:到2021年底,理顺排水建管机制,建立完善污水管网排查修复及管理机制,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效能。


重点任务关切民生


徐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重点任务与民生息息相关。


污水管网建设与修复方面。消除管网空白区。根据空白区位置特征、范围大小,结合城市拆迁建设计划等分类制定技术方案和对策,消除市区范围内共13个管网空白区。消除污水直排口。目前市区直排污水口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区域,结合城市拆迁建设、河道整治、雨污分流改造、老小区改造系统消除。包含工程有:排水户调查工程、市区奎河整治工程、子房河综合整治续建工程、雨污分流工程及老小区改造工程。管网排查与改造修复。按照“轻重缓急,做一片成一片”的原则,分片推进徐州市管网排查与改造修复。主要包含管网排查、信息化系统完善、管网改造修复、管网错接混接改造及新建管网工程。


厂站能力建设与提升方面。污水处理厂扩建。按照相关规划,对现状负荷率高的7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共新增规模24万吨/日。污水提升泵站新建及改造。新建6座污水提升泵站,改造袁桥污水提升泵站。


污泥处置设施建设方面。为解决管道清淤污泥处置问题,拟在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建设管道清淤污泥处理设施一座,并配套建设污泥堆场。


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方面。理顺建管体制机制,做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完善排水许可管理机制、河湖水位与市政排口协调制度、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和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工作要求。


坚持公众参与社会共治


我市坚持高位推进。《方案》明确各地人民政府负责所管辖污水处理系统的提质增效工作,要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充分发挥河长、湖长作用,强化责任落实。市水务局牵头,统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多措并举、高效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单位,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各项保障和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已安排的污水管网建设资金要与三年行动相衔接,确保资金投入与三年行动任务相匹配。鼓励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研究探索规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融资担保。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


积极做好信息发布等工作,营造共建共享共治氛围。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群众知情权,提高城市污水处理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群众参与度。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城市污水处理厂向公众开放,设立公众举报平台,鼓励群众对城镇违法排污行为等进行监督和举报,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积极营造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社会氛围。


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范要求,在技术、标准、规划、质量、安全等方面严格把关,选择技术力量强的设计、施工单位参建,对专项规划、实施方案、重点工程和技术难点进行专家论证,确保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徐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通过实施《徐州市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将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大力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尽快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巩固我市水环境治理成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徐报融媒记者:刘作霖

通讯员:颜笑 乔平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