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關於十四五能源規劃問題的一些認識和建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观察|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关于十四五能源规划问题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十四五期間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要實踐五大發展新理念,落實十九大中央提出的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十四五期間我國不但要在完成建設全面小康的基礎上,走上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取得五大發展理念的新開端,還要為實現2035,2050年兩個偉大目標找準方向,走出正確的道路來。十四五能源發展不僅要為十四五期間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能源保障,更重要的是能源行業要率先實現動力轉換,成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領頭行業。十四五能源規劃必須體現創新思路,體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變化。要使能源革命方向更明確,進展更顯著,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

但是,現在各方面不同認識仍然較多,對能源革命的理解和解釋還不統一。特別是綠色低碳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統一。一到具體技術路線,結構調增比例進度,產業發展速度規模上就各說各的,各行其是。有人認為能源保供仍然是十四五中心任務。認為如果要能源安全,仍然離不開煤炭為主,繼續依靠化石能源擴張才行。認為結構調整不用過於認真,低碳轉型更是可做可不做。節能也是可有可無。所以我們仍然有必要討論一些基礎性問題,才能為規劃的方向和具體內容形成統一認識基礎。

正確認識十四五和中長期我國能源面臨的主要矛盾

1

十四五期間我國能源增長速度將仍然保持低速增長。

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有所下降,傳統經濟增長動力進一步疲軟,如果要保持5%以上的經濟增速,需要加快轉換增長動力,依靠創新,進一步加大國內消費的經濟比重。但是這種創新,和國內消費的進一步發展,將更多的是商品和服務質量的提高,更多的是滿足人們更高的健康衛生,教育,休閒,文化體育等等方面的消費,而不是大幅度加大對傳統物質性消費的繼續擴大。包括對外貿易,也很難用傳統產品的數量增長提高貿易量,需要更多的以提高質量提高附加值率來實現。能源消費彈性係數可以保持在較低的範圍內。

當然,各方面對十四五能源消費需求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預測,但即使相對較高的預測,一次能源年增長速度也不會超過2-3%。我認為可能出現更低的一次能源增長速度。很可能在2%以內。

從現在的投資,技術,資源可獲性看,一次能源供應進一步擴大不會成為什麼問題。能源供應能力整體上比較充裕,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發電能力,煉油和石化能力的供應主要面臨的都是產能和資源有保障,甚至主要是產能過剩。而消費未來不確定性更高。產能的進一步擴張形成新的供應過剩可能性更高。

國內油氣資源條件決定十四五,2030年,甚至更久的時段裡,我們仍然需要維持較高油氣進口數量。但國際油氣供應今後將進一步寬鬆,供大於求的局面是長期趨勢,而且我國現在的天然氣進口和石油進口渠道和能力不斷加強。油氣供應短缺基本上不具有實際可能性。

因此,十四五期間能源面臨的主要矛盾不是可能出現供應短缺,能源發展需解決的主要不是保供,也不是短期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問題。

2

我國能源安全保障重點,不是提高意外油氣進口中斷的應急能力,也不需要不計成本增加國內油氣產量以儘快減少油氣進口依存度。

現在和今後相當長時間內,世界油氣市場都會期望中國更多的進口油氣,而不是減少油氣進口。能源地緣政治矛盾從曾經的爭奪資源所在地轉變為爭奪油氣消費地市場。當今中國的經濟體量和政治經濟軍事能力,基本排除了任何國家和集團可以控制全球油氣供應,大幅度中斷對中國油氣供應的可能性。

大量進口油氣,的確要求我國介入包括中東等地緣矛盾熱點地區的博弈。不過我們的其他經濟活動,包括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帶來的經濟投資和經濟全球化進程,早就超出油氣貿易和投資範圍。中國已經不可能封閉自己。即使少進口油氣,其他經濟活動也不可避免的需要中國具有強大的外交政治軍事影響力,以形成足夠的國家外部利益保障能力。和我國巨大的進出口貿易和對外投資相比,油氣已經只是一個普通的行業問題。特朗普政府制約中國,主要是在高科技,先進信息,航天航空,金融,以及臺海南海周邊地緣勢力爭奪等等方面,而不是油氣貿易限制,美國在經貿鬥爭中還把向中國出口油氣作為美方目標之一,充分說明控制中國油氣進口不是制約中國的選項,更不是熱點。

資源賦存條件所限,如果不能改變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中國不可能依靠本國資源實現油氣基本自給。依靠煤炭去取代油氣,也已經被全球化石能源發展歷史證明不可行。環境約束,效率差距,使用的靈活便捷,甚至經濟性,都說明靠煤炭解決清潔能源和石化產品是行不通的。提高能源自給率,必須另闢蹊徑,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我國現在進口石油超過4.5億噸,天然氣上千億方,搞個億噸級煤炭替代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是增加了相應煤制油氣烯烴投資的巨大風險。

中國要解決油氣進口依存度高的問題,只能通過調整能源戰略發展方向,進行能源消費和生產的高度低碳化,才能最終得到解決。中國需要進行長期努力,改變依靠化石能源的能源結構,改變低效能源消費模式。儘管不容易,但需明確方向,始於足下。

3

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發展,都要求加快能源清潔化,低碳化進程。

經過十三五打贏藍天保衛戰,治理大氣汙染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離碧水藍天淨土的初步目標仍然距離尚遠。北京今年冬天仍然連續出現重度汙染天氣,社會各界十分關注,如何真正解決空氣質量問題引起各方爭論。一種輿論認為北京包括周邊減少煤炭消費已經做了大量工作,電廠脫硫脫硝基本完成,散煤替代也做了不少,再出現重汙染,靠天治霾,說明過去工作方向可能不準確。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近兩年來中國,包括華北,煤炭消費總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反彈增加。天然氣和石油消費量增加得更快,連續出現7%以上增速。化石能源消費量大幅度上升。是大氣霧霾治理出現反覆,氣候條件不利情況下不斷出現重汙染的基本原因。如果真的要使空氣初步達標,就必須控制煤炭,以及其他化石能源的消費總量,而不能僅僅指望末端處理。中國人口多,城市規模大,而且城市群連成片。城市基本上是生產型城市,工業總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胡煥庸曲線又使中國人口高度集中在中東部。內陸性地理條件,加上全球變暖使靜風天氣增加,中國多數城市空氣質量的治理本來就比許多國家更困難。中國要達到35微克的初步目標,本來就必須在控制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燃燒,以及石油消費上下更大的功夫。何況35僅僅是最起碼的要求,今後還要進一步達到WHO建議的15以下標準,中國只有徹底改變化石能源為主,特別是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徹底改變煤炭石油等大量用於終端能源狀況,大幅度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費總量,才有可能實現藍天白雲清潔空氣。早改早清潔,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不可能在煤炭消費總量維持近40億噸,甚至還要增加,其他化石能源也不控制的情況下有效改善空氣質量。這方面不能有什麼幻想,更不能以所謂保經濟增長,回到繼續汙染,放棄治理的老路上去。

4

氣候變化正在成為現實全球性生態環境重大威脅,全球需要以應對危機的態度,認真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氣候變化科學問題本身,氣候變化的危害已經是現實問題,實現2度限排目標的必要性,行動緊迫性,中國作為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本身溫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是氣候變化脆弱性高的國家,應該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等,不在這裡贅述。

低碳轉型在世界範圍內正在加快進展,世界能源消費和生產技術正在進行重大結構性低碳化轉變。任何國家不參加這個進程,這個國家的能源技術包括整個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就將很快落後一個時代。

氣候變化問題在國內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科學認知方面思想混亂,不少能源工作者,包括領導幹部,行業專家,並不十分了解氣候變化的科學知識。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思想停留在20年以前,仍然還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侷限於打政治仗,爭取所謂排放空間發展空間,對抗所謂帝國主義陰謀等等過時認識狀態。無視世界發展趨勢潮流,安於鴕鳥政策,固步自封保護既得利益。妨礙了我們看清能源發展的歷史新潮流,也忽視氣候變化正在導致的全球重大生態和生存風險。

在能源領域中,大量圍繞煤炭和煤炭加工轉換的所謂新技術投入和投資,能源轉換領域裡傳統產能的盲目擴大,能源消費領域裡囿於傳統基礎設施擴張等等,都是和世界能源技術發展方向背道而馳的,都面臨著現實的,以後會越來越明顯的方向性風險。

歐盟已經明確提出2050年碳中和的整體目標,主要歐洲工業大國都通過了相應的國家政策目標。美國有占人口50%以上,經濟總量56%以上的20幾個州和幾百個城市,堅持低碳轉型和2050年碳排放下降80%以上的目標。從現在到2050年只有30年的時間,對能源設施而言僅僅是一個技術經濟週期,時間已經十分緊迫,技術和市場轉型將繼續加速。日本的低碳技術儲備更是做了大量工作。連中東石油主產國沙特等國家,都在認真發展低碳能源技術。西方國家的低碳目標不是吹牛不是選戰忽悠。這些國家正在積極進行從社會消費到基礎設施,從相關能源技術到能源消費技術,裝備,用具等等的全面轉型,升級,創新,並已經開始進行市場的轉變。化石能源技術的進一步開發如果不能解決低碳零碳問題,就將面臨現實的市場淘汰前景。

低碳轉型不僅涉及現有所有化石能源生產轉換和消費,還涉及和化石能源相關的各種原材料(冶金建材石化原料)生產工藝路線和整個裝備的轉型。人們最重要的基本生活設施,住房和交通系統的升級換代,超低能耗或零碳建築,汽車和其他交通工具的非碳化,已經不是紙上談兵,而是進入了市場轉換階段,而且市場翻轉時間很可能隨著技術的加快發展而提前到來。其中最明顯的例子,一是光伏發電技術的轉換率和成本的驚人變化,超出幾年前人們的最大膽預期。一是儲能電池技術的爆發性創新發展,使電動車續航達到上千公里而且成本明顯降低已經成為現實。此外,熱泵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高速擴展,高效電解催化制氫和合成碳氫原材料燃料技術也日新月異。如此等等,已經成為現實的尖端技術市場競爭內容,並開始進入市場擴張階段。

我國能源市場巨大,發電裝機增量驚人,加上原來實施可再生能源法的積極作用,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都取得了大規模發展的矚目成績。但是和我國整個能源擴張發展比較起來,這些可再生能源,包括核電的發電增量,還沒有對我國能源結構和電力結構,包括電力傳輸運行系統,形成真正的改變。傳統的火電為中心的電力,以及化石能源佔絕對統治地位的狀態沒有得到改變。在傳統化石能源市場容量受到電力總體產能過剩時,限制可再生能源發展,以保持所謂平衡,維持原有運行和利益格局,實際上是放棄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具體目標。

中國已經明確發展要高質量發展,發展要依靠創新發展,要綠色發展。但是在世界開始加快低碳轉型的大趨勢下,我們卻開始搖擺,開始猶豫,開始退縮不前了。這樣下去,我國的能源技術,生產和消費系統的再次落後,將很難避免。

5

傳統能源繼續擴張的慣性巨大,需要認真防止產能過剩和惡性競爭。

煤炭,油氣,傳統電力已經形成了巨大的規模,技術已經極其成熟,裝備製造能力也完全配套,而且經過了長期的擴張發展,投資和運行的商業模式也很完善。如果沒有嚴峻的環境壓力,沒有全球必須加快實現低碳化的壓力,現有的能源結構將繼續延續,慢慢的進化,結構緩慢調整,也許天然氣和石油的比例還會有所提高。加上現在能源供應能力總體過剩,相當寬鬆,十四五我們基本可以不用擔心傳統能源的供應能力跟不上需求發展。我們需要擔心的倒是各地擴張產能的衝動過高,一批新建的能源產能和加工能力超過市場實際需求,各種能源之間,各地同種能源資源供應和加工能力之間很可能出現惡性競爭。低效和負效益投資的風險有可能繼續加大。其中,發電能力,石油加工能力產能過剩比較突出。煤炭和天然氣進口設施過剩壓力也可能加大。

6

十四五能源規劃需要把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放到中心位置,同時加強統籌協調系統優化,實現高效高質量發展。

用傳統方法實現十四五能源保供沒有什麼困難,只是要防止錯誤方向的過度投資,盲目競爭。但是實現大氣環境指標進一步明顯提高,儘快達到35微克初步大氣質量標準難度很大。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溫室氣體儘早達標的壓力也將不斷加強。

另一方面,我國非化石能源發展的潛力也十分巨大,風電太陽能具備持續大規模發展的能力,新的三代核電技術也都進入可以批量發展的階段,儲能技術已經有突破性進展,建築交通低碳技術創新開始大規模進入市場,工業節能技術更新迅速潛力加大,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條件完全具備。

真正的挑戰在於我們能不能統一認識,能不能作出正確選擇和決策,把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放到十四五能源發展的優先和中心地位。圍繞加快轉型制定規劃,調整目標,完善政策。對不同能源採取區別對策,有揚有抑,真正實現系統優化高效發展。

對十四五能源規劃的幾點建議

從現在能源工作遇到的難題看,十四五規劃必須考慮提出一些有創新性的,方向性的,重大政策調整性的舉措和內容。不要再進入傳統的對能源總量估算,再搞各種能源分盤子掙份額的路子上去。規劃不要成為各種利益的拼盤。

以下建議就是想打破傳統思路,突出重點。提出一些正面和負面清單。這些建議還不是系統的規劃框架。

1

切實推進能源革命。

中央提出能源革命已經過去了近6年時間,但實際上能源革命進展不大,一些方面甚至出現認識上的反覆和回潮。需要進一步統一認識,全面實施能源革命。

首先要真正把節能優先作為整個能源發展的全局指導思想。凡可以通過節約能源引導合理消費可以解決能源供需平衡的,就要切實通過節能減少對新增能源的投入和產能增加。凡是可以利用現有能源設施提高利用效率解決問題的,就不要搞新的產能擴張。凡可以晚些時候建的能源供應項目,儘量緩上項目,緩開工,視市場變化情況再決定是否投建開工。

現在供應方的需求預測,基本上只考慮各能源品種可能的市場需求變化,而且往往留很大餘量。而且各種能源基本上都優先考慮自己的市場份額,甚至各地的許多能源新建項目投入只從本地投資拉動需要出發,基本不考慮其他地方已有或也在新建的項目。在做市場分析時紛紛採用高需求預測方案。造成重複建設,不同品種能源市場需求疊加計算,實際上紛紛超過真實市場容量。而由於供給能力過剩,不能發揮預期效果,往往出現鼓勵多用能源的政策和措施。放棄節能優先的原則。

十三五規劃中能源強度下降目標留餘地過多,決策上力求目標完成難度要低保險度要高,形成不抓節能工作也能完成強度下降指標。實際上節能工作基本流於形式,全面放鬆,機構人員紛紛轉行。十四五應引以為戒。

十四五不但應該制定積極的而不是保守的節能降耗宏觀控制目標,還應該改善指標體系。因為十四五對GDP的數量追求將不再過分強調,建議以實際節能總量(包括技術節能量,生產結構節能量,消費模式改變節能量等可計算節能量之和作為分級考核目標)而不是強度作為宏觀目標。同時要認真提出重點領域和行業的能效提高目標,重大能效措施落實內容和實現節能目標等具體節能行動目標體系。充分調動地方和行業的節能工作積極性,包括有效的鼓勵和獎勵手段。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節能工作協調機制。

對節約煤炭,石油消費,包括煤電給予優先支持和鼓勵。節能優先要和能源體制革命內容相互支持。能源價格管理除了要平衡供需利益,對壟斷環節價格進行必要監管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價格槓桿,引導市場行為,包括支持綠色低碳能源發展。價格政策重要的功能是支持和鼓勵提高能效,支持綠色發展。一味壓低能源供應價格,要求上游產業向下遊行業轉移合理利潤,不但不能有效支持優質能源加快發展,更不利於支持和鼓勵節能。反而會推動各方面走能源低效和資源浪費的發展道路。

2

能源革命六年前就提出要通過能源多元化,減少對煤炭的過度依賴。

十三五實際上沒有在這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十四五要把去煤,調增能源結構作為重點。十四五不再製定煤炭,石油預測消費或增長目標,只逐年逐季度進行年度產量預測,安排生產,解決必要供應保障。對煤炭產能,煤基加工轉化項目,新增煉油和石化項目原則不再上新項目。

3

提出積極的減少煤炭消費的努力目標,作為指導性政策目標。

在重點空氣汙染治理地區,配合環保治理制定積極的約束性減煤目標。

4

十四五繼續支持天然氣替代煤炭,提高天然氣消費比例。

5

能源革命提出要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

提出要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推動創新,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十四五已經是強化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時機。

要提出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的具體目標,作為必須達到的保底發展量的約束性指標。但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發展不應該設上限,規劃目標是最低要求,非化石能源如果可以發展得更快,我國能源安全將越有保證,技術創新也會有更多的推動力。

十四五期間即使電力消費年增量只有3%,每年也要增加2000-2500億千瓦時。要明確提出以非化石能源電力滿足電力增長需求為目標,給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提供巨大的增長空間。爭取非化石電力不但可以滿足電力需求增量,而且還可以開始替代煤電。

6

除了個別創新高效清潔煤電示範項目以外,不再新批准建設煤電項目,以利能源結構調整和充分發揮現有煤電冗餘發電能力。

7

制定提高終端用能電力消費比例的具體措施和相應數量目標。

特別是交通用能電氣化,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民用採暖熱泵電氣化等重點領域,北方分散採暖用熱泵電氣化替代煤炭等等。

8

要加快東部地區非化石能源發展速度,要把中東部地區充分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核電作為能源佈局重要原則。

包括大力推動城市地區的建築物光伏,熱泵,儲能系統的分佈式發展。中東部地區加大一次能源自給率應該作為今後重大能源佈局和轉型的重要目標。同時,也要鼓勵中西部地區加大本地消費非化石能源的比例。

9

根據以上方向性目標,具體制定相應政策,特別是經濟政策,引導能源投資和市場的轉型發展。

研究|諮詢|服務|交流

  • 【2019年中國能源研究會系列報道】2019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圓滿結

  • 【2019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系列報道】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儲能專委會“構建儲能高效發展新模式”專題論壇在京召開

  • 【2019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系列報道】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中國核電的安全高效發展”專題論壇成功召開

  • 【2019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系列報道】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中小配電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新型配電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題論壇在京召開

  • 【2019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系列報道】中國能源研究會城鄉電力(農電)發展中心“農村清潔用能與資源利用”專題論壇成功舉辦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