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境真言》中的人生智慧——长生诀(四)

吕不韦,战国末期秦国宰相。主持辑著的《吕览》一书,流传于世。

今天大家就一起学这吕不韦写的这一篇文章吧,内容太有意思了,感觉主要讲的是长生长寿之法,我读过很多遍了,重点部分的文字我都进行了加粗处理。不想读文言文的,后面有白话译文。

《色境真言》中的人生智慧——长生诀(四)


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

倕,至巧也。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

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

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达乎性命之情也。不达乎性命之情,慎之何益?是师者之爱子也,不免乎枕之以糠,是聋者之养婴儿也,方雷而窥之于堂,有殊弗知慎者。夫弗知慎者,是死生存亡可不可,未始有别也。未始有别者,其所谓是未尝是,其所谓非未尝非。是其所谓非,非其所谓是,此之谓大惑。若此人者,天之所祸也。以此治身必死必殃;以此治国必残必亡。

夫死殃残亡,非自至也,感召之也。寿长至常亦然。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则其至不可禁矣。

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殚,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惓,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而日逆其生,欲之何益?

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

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婵热。惮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

昔先圣王之为苑囿园池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其为宫室台榭也,足以辟燥湿而已矣;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五者,圣王之所以养性也,非好俭而恶费也,节乎性也。

[译文]

任这个人极漂亮,但人们不爱任的手指,而爱自己的手指,这是因为自己的手指于己有用。人们不爱昆山的美玉江汉的明珠,而爱自己的一块苞玉小珠,这是因为它属于自己所有并于己有利。

如今我的生命属于我所有,且对我非常重要。论其贵贱,即使尊为天子,也不足以同它相比;论其轻重,即使富有天下,我也不会拿它去交换;论其安危,一旦失去,终身不可再得。这三点,正是有道之人之所以处世格外小心的缘故。

处世小心而又在损害生命者,是不懂生命的重要。不懂生命的重要,即使小心,又有什么用呢?这正如盲人爱孩子,不免使他枕于谷糠之上;聋子养育婴儿,正打雷的时候还抱他在堂上向外张望。这与不懂重视生命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不知道珍惜生命的人,他们对死生、存亡、可与不可等问题,从来没有清醒的认识。这种人,他们认为对的未必就对,他们认为错的未必就错。把对的认为是错的,把错的认为是对的,这叫做大惑。这种人往往会招致灾祸。以此修身,必死必殃;以此治国,必残必亡。(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的痛苦来自于他们对自己对世界没有正确的认识。)

死亡、祸殃、残败、灭亡,不是自己来的,是人招致的。有人之所以能长寿,也大都在于自身的缘由。(寿命,面相和衰老都是由此造成)所以,有道之人不去研究招致的结果,只去研究招致的原因。找到了原因,长寿的实现就不成问题了。

如果叫乌获这个大力士拽牛尾,即使拽断牛尾用尽气力,牛也不会被牵走,因为违背了牛的习性。如果叫一个普通人去牵牛鼻环,牛就会顺从地跟着走,这是由于顺应了牛的习性。一世上的人不论天子还是百姓,没有不想长生不死的。但如果每天都在违背生命的规律,就是想要长寿,又有什么用呢?(找对了方法,万事皆通,作出了错误的决定,后悔终身,很多人一辈子往往都在抱怨悔不当初,可天底下哪有后悔药卖呢,唯有把握现在,慎重做决定。)

《色境真言》中的人生智慧——长生诀(四)

生命凡是长久的,都是顺乎生命规律的;而经常打乱生命规律的,是欲望。所以圣人养生必先使欲望适可而止。

房屋过大阴气就多;筑台过高阳气就盛。阴气多则容易生足疾,阳气盛则容易得痿病。这是阴阳不适之患。所以,古代帝王不居于大室,不活动于高台,饮食不求品种多珍贵,穿衣不求过暖。穿衣过暖,脉络就会不畅;脉络不畅,精气就会不通达。吃的东西太多太杂,肠胃就会过满,肠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精气就会不通达。以此求长生,能行吗?(这段话说出了长命百岁的重点,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得陇望蜀,得一望二,不要自寻烦恼,贪得无厌。)

先代圣王建造苑囿园池,只要能满足观赏和活动身体的需要就行了;搭建官室台榭,只要能达到避开燥湿就行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足以方便自身暖体就行了;吃饭时上的食品酒水,只要合乎口味能够充饥就行了;欣赏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性怡情就行了。这五个方面,是圣王用来养生的,不是喜好节俭厌恶消费,而是为了调节性情啊。

(话虽这么说,很少有帝王这么做,所以绝大多数皇帝都很短命。)

《色境真言》中的人生智慧——长生诀(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