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眼”中戰鬥月餘 上海首支社會醫療救援隊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紀實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3月17日報道:2月14日,德濟醫院派出一支來自危重症醫學、急重症監護科室的醫護隊伍,這是上海馳援武漢的第一支社會醫療救援隊。如今,他們在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的ICU病區已經工作了整整一個月。

“風暴眼”中戰鬥月餘 上海首支社會醫療救援隊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紀實

受訪者供圖

上海德濟醫院/青島大學上海腦科醫學中心,是上海兩家知名的腦科醫院之一。郭玉石是德濟醫院的護士長,也是這支奔赴武漢9人隊伍的隊長。郭玉石從湖北中醫藥大學畢業,在武漢的求學經歷讓他對這座城市充滿感情。

收到需要支援的消息,他在群裡第一個報名。郭玉石的太太也是德濟醫院的護士,本來她也報名要一同支援武漢。最終,醫院只同意讓郭玉石一人赴漢,太太又報名去了上海高速公路路口,參加疫情防控。

此次支援武漢,德濟醫院隨車帶上了價值400萬元人民幣的醫療物資,包括20000只口罩,5000套防護服和1000副護目鏡。充足物資儲備也給了隊員們極大的信心保障。根據專業,上海德濟醫院的醫護主要被安排在ICU和急診,和四川醫療隊共同奮戰。

李相軍是德濟醫院神經內科一名年輕的女醫生,她被分配到紅十字會醫院9樓的重症病房工作。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原有ICU床位10張,疫情發生後增加到36張,對於院方來說,來自上海的這批ICU醫護人員確實是雪中送炭。

“風暴眼”中戰鬥月餘 上海首支社會醫療救援隊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紀實

李相軍記得有個病人,前一天下班前看他狀態還不錯,次日上班的時候就發現病情急轉直下。那天早晨,她剛打算看看病人的情況,就聽到護士在叫;“李醫生,這個病人的心率、血壓都在往下掉!”血壓跌至50、30,心率掉到了每分鐘40,這個患者還有尿毒症,處於極度危險的感染休克狀態。李相軍立刻安排補液,升血壓。一番緊急搶救後,血壓和心率終於恢復到平穩水平,經歷了驚心動魄的1小時,李相軍長舒一口氣。這次在前線和四川華西醫院的同行們並肩戰鬥,她覺得難得又難忘:“我們已經很熟了,還約好疫情結束去彼此的城市玩。”

“風暴眼”中戰鬥月餘 上海首支社會醫療救援隊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紀實

比李相軍還要年輕的是在CT室工作的葉晶晶。1999年出生的葉晶晶,快要出發去武漢的時候才告訴家裡人:“我覺得我來不需要理由,就是一份責任感吧。”紅十字會醫院的CT室在2樓,葉晶晶記得,她第一次穿上全套防護踏入的時候,是有些緊張的。武漢當地的老師問她,“小姑娘吃不吃熱乾麵呀?酒店裡缺不缺東西?”葉晶晶一下放鬆了下來,“有一種回到家裡的感覺。”CT是此次疫情中非常重要的診斷依據。一般的流程是核對姓名、性別,檢查登記信息,提醒病人取下影響拍片的東西,升床,拍胸部CT,通知病人取報告的時間……來到武漢之後,葉晶晶每天要重複六七十次這項工作。這是葉晶晶第一次來武漢,最近春暖花開,天氣特別好。她盼望著,有機會能去武大、東湖公園看看櫻花。疫情結束之後,她還想帶爸媽出門旅遊。

在上海德濟醫院支援武漢的微信群裡,院長郭輝教授每天都要和前線的隊員們交流。看到葉晶晶在分享的小視頻裡提到的心願,他在群裡@晶晶,要給她安排假期,許諾給隊裡每個人都安排假期:“院長什麼都不要,只要求你們都給我平安歸來....”

根據上級指示,這支救援隊伍將堅守到最後。“一直跟我們並肩作戰的上海德濟醫院團隊,很可能要跟我們站到最後的一班崗。”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院長熊念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