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馬甲”無處不在!醫務社工“線上線下”忙抗疫

“紅馬甲”無處不在!醫務社工“線上線下”忙抗疫

2020年3月14日是第14個“國際社工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醫務社工們無處不在,他們積極投身抗“疫”保衛戰,用責任與擔當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為防控疫情築起堅固防線。

“红马甲”无处不在!医务社工“线上线下”忙抗疫

共築防“疫”牆 守住第一道防線

自春節以來,醫院產科病房患者數居高不下,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更好地落實陪護探視制度,樸紅梅主任安排醫務社工配合國冰妍組長,每天在院內急診通道處及二樓電梯處輪崗把守,維持就診秩序。

在急診通道處,醫務社工對進出的人員進行甄別,判斷外來人員是否符合進院條件、陪護人員是否符合外出條件。每一個人的進出,都要核對人員的身份證、陪護證以及由病房護士長開出的“急特事臨時出入證”,遇到有疑問的時候,主動打電話與病房聯繫。醫務社工從一點一滴踏實做起,共築防“疫”牆,守住第一道防線。

“红马甲”无处不在!医务社工“线上线下”忙抗疫

變身“搬運工” 幫助患者物品“轉運”

疫情期間,醫院限制了患者的陪護數量,只允許有一名家屬陪護,然而對於孕產婦這些特殊人群來說,入院、出院所攜帶的物品數量龐大,經常是大包小包一大堆。為了儘量控制患者出入病房的次數,醫務社工每天在急診通道幫助出入院患者及家屬接送物品,同時做諮詢、引導。在急診通道處準備手推車,幫助每一位入院待產的準媽媽將行李送到病房,同時幫助出院患者進行物品“轉運”。

經常到中午的時候,幾個產科的產婦同時出院,社工們忙得不可開交,往返於各個病房取送物品,連午飯都顧不上吃。

“謝謝你們!”“我們正愁這些東西搬不了呢,你們就來了,太貼心了!”但是聽到產婦及家屬感謝的話語,她們覺得非常欣慰。

“红马甲”无处不在!医务社工“线上线下”忙抗疫

瑣碎工作盡顯細緻、責任與擔當

為了滿足特殊時期患者的各種正當需求,醫務社工的工作變得很瑣碎,住院患者家屬來送生活用品,替他們送到患者手中;如果有外出購藥需求的患者,會為他們去附近的藥店購藥。由於病房實施24小時封閉管理,想到在院患者購物不便,需要購買水果等需求,院裡與醫院旁邊的超市聯繫,每週一到週五10:30到11:00之間將患者訂的水果送至醫院,再由醫務社工將一份份水果送到患者手中。

門診透析患者每週都要來醫院2、3次,有的患者年齡偏大、沒有陪護,行動不太方便,在進入醫院測體溫時表現得很煩躁,醫務社工就把患者扶到座椅上坐下,耐心地一遍遍解釋,直到他們配合工作,並在測完體溫後將他們護送到透析室。

孕校醫務社工開設線上網課 防疫同時防抑

疫情期間,一些孕媽媽對去不去醫院做產檢、有輕微腹痛、胎動有異常等情況非常焦慮,甚至因為母嬰店閉店,擔心買不到嬰兒奶粉和母嬰用品而憂慮不已。

“疫情下,孕產婦應該怎麼辦?”很多孕媽和新手寶媽表達出了這樣的困擾。對此,醫務社工、孕婦學校護士長高豔梅將孕校所有課程改為網絡教學,建立了孕產婦微信群,將平時的“地面課”統一轉變成“網絡課”,通過抖音等視頻平臺直播新生兒護理等實操課,並留有課後問答互動時間。同時,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孫玉紅也在群中對精神過於緊張的孕媽媽進行心理疏導。

有人形容醫務社工是“醫師的助手、護士的夥伴、患者和家屬的朋友”,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醫務社工們用一顆赤誠的心以及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疫情期間表達了對患者最親切的關懷,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服務精神,拉近了患者與社工的距離。“紅馬甲”忙碌的身影,築起一道道有力的防疫戰線,展示了“巾幗玫瑰”的擔當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