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一說到培養孩子,父母會說沒有時間,然後把孩子丟給了培訓機構。

2020年春節,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原因,全國上下都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做父母的可以藉此時間來培養孩子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01

情商教育:孩子解決衝突的能力

在這段活動範圍只有臥室、廚房、客廳的日子裡,家有二胎的媽媽感悟最深。

朋友昨晚在視頻中抱怨:“我這兩個孩子,平時都是各上各的學,一起相處的時間根本不多,所以之前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這次在家待了兩個多星期,我的頭都大了,每天要調節這哥倆的矛盾。”

朋友的孩子一個三年級、一個二年級,沒上學前,兩個孩子是分開帶的,上學後雖然住在了一起,因為平時功課也不少,假期、週末都有各自的補習班,春節期間,大人們更是忙忙碌碌的,所以,朋友也一直都沒有發現,孩子之間會有這麼多矛盾。

而且,孩子還不聽話,要他們好好玩不要打架,話音剛落,兩個人就打起來了。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朋友只好盯著兩孩子,或者不讓兩孩子待在一起,但效果也不好。

其實,朋友她只看到了孩子爭吵的現象,卻沒有看到這件事後面的本質。孩子之間容易爭吵,原因是孩子解決衝突的方式不對。

當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家長先不要過於干涉孩子的事情,可以假裝看不見,讓兩孩子自己處理問題。

不要小看孩子,有時候孩子的能力會超出我們的想象。更不要用一個解決方案去禁錮孩子的思維。

如果孩子不能自己處理矛盾,可以先分開孩子們,在孩子情緒冷靜下來之後,用問題假設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探討引導。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對孩子來說,解決衝突,是一種必備的能力。

我們做不到無時無刻看著孩子。

所以必須要重視孩子擁有解決衝突的能力。

02

財商教育:孩子對金錢的選擇

2020春節前,上小學一年級的小侄子心血來潮,要做水果沙拉,由於家裡沒有酸奶,他經歷了第一次購物:給他揣著五十元,去買一瓶酸奶。

小侄子買回了一瓶安慕希,大家都誇小侄子,晚上我才想起來,五十元找的錢呢?問小侄子他也滿臉懵。

經過這件事,家人才意識到,平時對孩子說到錢的事情少之又少。

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有個街頭採訪,問00後的孩子“你認為什麼叫做有錢”的時候,得到了這樣的一個花式答案:

“爸爸最有錢,一個月能賺一百多。”

“我爸爸能賺幾千多萬。”

“我們學校的校長,他有一億多.....”

逗笑之餘,我們不禁發現,孩子對金錢是沒有概念的。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財商教育的缺失,後果很嚴重,就比如網上經常有報道,熊孩子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去打賞主播、充值遊戲等等。

有些家長會說,孩子太小,告訴他們這些還太早。

其實不然,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上,一直就有和理財有關的知識出現,比如如何組合消費,如何在超市有優惠活動的時候,買到更多的東西等。

而且有關金錢的問題都與價值觀有關

舉一個例子,我們身邊的很多家庭中,父母喜歡讓孩子用勞動換取零花錢。有一本書《反溺愛》裡明確提出:不要把零用錢跟家務綁在一起

因為家務是家裡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做的貢獻,用家務換取零花錢會讓孩子變得自私。重要的是,孩子會認為:只要幹活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報酬。這會讓孩子形成以賺錢為目的的思維方式。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教育學者徐國靜曾說:“錢有兩副面孔: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錢也有兩種魔法:一種叫力量,一種叫陷阱。不談錢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

和孩子正確談錢,是父母對孩子重要的教育。

03

情感教育:孩子對愛情的想法

和孩子談愛情?這不是教壞孩子嗎?孩子還這麼小,怎麼可能懂愛情?

其實,孩子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你不告訴他的事情,孩子他可能早就通過網絡、電視等途徑知道了

就連七歲的孩子,都會對愛情有所想法。

因為春節期間一直宅在家裡,七歲的糯糯把瞌睡睡反了,夜裡睡覺翻來覆去,一會子在爸爸媽媽的房間睡著,一會子到奶奶那裡躺著。糯糯媽媽玩笑著說:“你睡個覺都這麼三心二意的,等你長大了,有兩個姑娘都喜歡你,到時候你只能選一個,你怎麼辦?”

七歲的糯糯脫口而出:“我要選漂亮的。”

糯糯媽媽有點驚訝,接著問一句:“如果你又遇到一個更漂亮的女生怎麼辦?”

“可以離婚呀!”

誰能想到,做為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會對這樣的事情有所看法?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之前看到一篇文,一個二年級的學生說出了答案:有一天下課,我和同桌在玩,同桌說:“你不行呀,女朋友都沒有,你看了《好先生》那個電視沒有,看了你就能找到女朋友啦。”

孩子的話很天真,但是不能忽略的是,他們在心裡已經在構建愛情觀了。

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覺得自己不想、不聽、不談,事情就不會發生。

卻想不到,我們做父母的會錯過引導孩子樹立正確觀念的好時期,也錯過了教孩子們保護好自己的時期。

不管孩子有幾歲,有些事情,都可以像對待大人一樣去告訴他,哪怕孩子聽不懂,孩子也會因為你的態度而正視這件事。

不僅僅是孩子對感情的想法,還有孩子對未來的想法,也是應該和孩子探討的。

教孩子學會愛、重視對孩子的情感教育,值得引起每一位家長的思考。

家長不妨嘗試下面這幾個方法:

做高情商的父母

父母的表率作用對孩子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比如孩子能體察到你對周圍人的態度,千萬別以為孩子年齡小什麼都不懂,做家長的就可以無所顧忌的“暴露自己的本性”。

學齡前兒童有著超強的模仿力,想必做家長的還是希望孩子能從你身上學到好的品質吧。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引導孩子感知別人對自己的愛

幼兒時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孩子會誤以為周圍人對他的愛和奉獻是應該的。

比如,帶他一起買菜,知道菜買回後要洗乾淨,做熟了才可以吃;

要讓他知道夏天做飯是很熱、很辛苦的,讓他到廚房感受一下;

讓他知道自己在生病、過生日的時候,家人都是怎麼做的。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去感知和關注。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

現在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需要,是渴了、餓了、冷了等,卻沒有讓孩子知道身邊的親人也是有需要的,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心理上的。

讓孩子瞭解家長也有喜怒哀樂、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在生病的時候也需要別人的照顧。

教育孩子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孩子就會理解、同情、關懷他人,養成願意幫助他人的習慣。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讓孩子嘗試回報

這是在感知別人的愛和知道每個人都有需求的基礎上,很自覺地願意這樣做。

這樣就會使孩子有一顆溫存、善良的心,讓孩子從小就有一種責任感,學會尊重、關心別人。

錯過了孩子這3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出息

小孩子的生活,不僅僅只是學習,他們有一個很豐富的精神世界,想要孩子尋找到正確的答案,就不要忽略了你對孩子的引導

這才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矣。


— END —


言談之間·專注女性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