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的哲學對話


東西方的哲學對話


這本書我從2019年年末一直讀到現在,屢屢拿起又放下,實在是難啃,尤其是《沉思錄》這部分,很多不知道的人物名,遇到一個我就想要搞清楚,然後就開始在網上各種搜索記錄,等我搞清楚這個人,閱讀的心境就變了。我覺得閱讀哲學著作是非常需要靜下心來的,這種沉靜的狀態一旦被打破就很難進入。雖然這樣可以拓寬我的知識面,但是對於閱讀本身來說,就很不美妙了,特別是書中存在很多你不懂的東西的時候,你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搞清楚那些額外的知識,好像有點本末倒置了,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我果斷拋棄了這種做法,像書中出現的人物、地方,對我閱讀理解本書沒有影響的我就直接跳過,專注於書籍本身。

本書是將中外經典著作《沉思錄》和《道德經》進行新鮮結合的哲學普及讀物。《道德經》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與影響力毋庸置疑,從孩提時代到耄耋老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它都會發揮它的魅力與光彩,這也是滋養我們中國人精神的沃土。

東西方的哲學對話


代表東西方的文化經典,為什麼獨獨把這兩部著作放在一起?我想這兩者之間在某些方面肯定是有著相似或相同之處,閱讀完本書後我發現這兩部哲學著作產生的背景都很相似。胡適先生說,哲學思想不是懸空發生的,中國最初的哲學思想是由當時社會政治的現狀所喚起的。老子所處的時代,諸侯國征伐不斷,社會動盪不安,面對這種社會現狀,先人們就思考起了解決的方案和為政之道,同時也是追求心的安寧;瑪克斯·奧勒留所處的時代,也是戰亂四起,災禍連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沉思錄》內容的大部分就是他在行軍期間寫下的與心靈的對話。這兩者都主張逃避亂世的煩惱與痛苦,希望過一種恬淡寧靜的生活。

兩者的對自然的看法都相似。老子的主張敬畏自然、親近自然、遵從自然規律;奧勒留認為,人作為宇宙的一部分,要服從宇宙法則,服從命運和天道神意的安排,坦然接受世事的無常,自然界的萬物都有其意義。這兩者都強調遵循自然規律,服從命運的安排,但是由於兩者的文化背景不同,所強調的重點也有所不同,道家的自然規律更多強調辯證思想,“反者,道之動”和“無為而無不為”體現了中國人做事遵循的中庸之道的準則;而奧勒留的自然規律更多是凸顯理性,把世俗的責任作為履行自然規律的命令。

書中還有很多關於人生、社會、死亡、道德等方面的思考,每一部經典都值得我們好好研讀。原來即使相隔萬里,中西也會相通。

東西方的哲學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