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現在放棄抵抗新冠疫情,目的是什麼呢?

鐵男春秋


近幾天,英國的群體免疫政策出臺,令人格外關注。它意味著什麼呢?

所謂群體免疫力,說的是當一個群體中大部分個體都有免疫力,受到病毒攻擊的時候,能對少數沒有免疫力的人起到保護作用。這個群體免疫力的建立,是靠80%輕症感染者,自愈後產生。

這種政策的產生,是基於一種認識,那就是要與新冠病毒打持久戰。

但問題是,已經治癒的新冠病人,沒有產生免疫力,怎麼辦?部分人感染了之後死亡了,沒有形成免疫力,怎麼辦?還有,少數有免疫力的活下來,但在下一代才出現群體免疫力,怎麼辦?

即使要與新冠打持久戰,也要採取措施,儘可能把戰線拉長。如果英國政府對疫情足夠重視的話,好好利用窗口期,採取措施,讓增速減緩,讓爆發期拉長到三個月六個月,避免對醫療系統的擠兌,是有可能渡過難關的。

但是,窗口期已經錯過了,病毒已出現了指數的增長。而且,基於這種理論,政府也沒有采取特殊措施,只是讓老弱易感人群少出門,年輕人基本不受限制。如果發生感染,輕症就在家,不要去醫院。另外,還忽視了一個事實就是,只要感染了,有沒有症狀,輕症還是重症,都有感染性,都會傳播。一人被感染,全家都遭殃。中國已經有了這種深刻的教訓。

可以說,英國採取的做法就是順其自然,政府不控制疫情,靠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讓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看,似乎合理。但是醫療系統的建立,不就是拯救生命,治病救人嗎?否則,何必勞民傷財,大費周折?一直以來,英國的免費醫療系統,都是讓英國國民引以為傲、讓其他國民豔羨的福利。但這種體系的長期運行,給財政造成的負擔太大,加上近年來經濟形勢又不太好,一遇大規模的疫情,難免捉襟見肘,無力承擔。也許,正是有這樣的難處,才讓政府冒險出臺“群體免疫”的措施的吧?至於效果如何,只能看下一步的疫情進展了,但願措施能夠有效,百姓能夠平安。


酸甜有度


網上消息,英國官員透露可接受50萬人死於新型肺炎疫情。所以,這種說法被認為英國放棄抵抗疫情。那麼,英國為什麼放棄抵抗疫情呢?這的確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還有,英國的疫情有多嚴重呢?接下來,小編個人通過最新數據,給大家揭曉英國疫情狀況。

英國的新型肺炎疫情狀況少人知道,所以小編先揭曉相關數據。截止3月14日,英國新型肺炎確診累計人數801人,治癒人數19人,死亡人數10人,現有確診772人。

值得要說的是,昨日英國病毒確診人數新增134人,情況還是有點嚴重的。其實,現在英國加強防控的話,還是能控制住疫情的。但媒體消息稱,有英國官員透露,他們可接受50萬人的死亡,而且還有意將公園改成停屍房。

這更讓人不理解為什麼在面臨病毒時,英國最先考慮的,不是如何有效做好防控,而是乾脆放棄。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對的。至於為何放棄抵抗疫情,其實現在還是一個謎。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經濟發展還是其次。而新型肺炎疫情影響巨大,能傷害人的生命,也能令經濟發展陷入困境。所以,必須努力抵抗新型肺炎病毒,讓病毒消失,確保人員生命安全,讓經濟發展沒有阻礙。只可惜,英國放棄抵抗疫情,是不對的。


談古論史xiaodong


不操這個👆🏻心❤️,操我們自己的心❤️


秦人9


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應對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