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鐵有痕保障復工復產——二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

目前,我市無論是堅決克服疫情影響,完成剩餘脫貧攻堅任務,還是鞏固脫貧成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鉅,要攻克的難關還有不少,決不能鬆勁懈怠。只有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拼勁真抓實幹,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全面推動復工復產,對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隨著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也在加大。防控工作絕不能放鬆要求,必須慎終如始、抓緊抓實抓細。要健全完善政府、部門、企業高效聯動的責任體系,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堅決防止輸入性傳染,堅決杜絕聚集性傳染。市場主體也要按照“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的要求,切實將防控責任細化落實到車間、班組、員工,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全員責任體系。

全面推動復工復產,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脫貧攻堅也進入關鍵階段。我們要突出抓好穩就業這一“六穩”的首要任務,各級各部門要抓緊出臺科學分類、切合實際的復工復產防疫指南,指導各地合理確定復工復產條件,有針對性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結合脫貧攻堅和當地建設等支持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要不斷豐富政策“工具箱”,助力企業渡過難關,為穩就業蓄積源頭活水。

全面推動復工復產,要注重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一頭連著國內外大市場,一頭連著農村千家萬戶及其產業基地。加大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力度,要整合資源、增強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縮小與國內第一流企業的差距,讓龍頭企業更好發揮帶動作用。要落實好相關的扶持政策,進一步釋放其“紅利”,提升企業在更大範圍的“龍頭”地位。更要突出創新驅動,探索農業產業化的新路徑。

復工復產關係國計民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保障。全市上下要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積極擔當作為、狠抓工作落實,全面推動復工復產,加快恢復社會秩序,確保脫貧攻堅如期全面收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