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讓4000萬人感染換"群體免疫"?引10萬人請願!


英國讓4000萬人感染換

1

據英國天空電視臺報道,當地時間14日,英國新增34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1140例。新增10例死亡病例,累計死亡21例。

英國讓4000萬人感染換


據央視新聞援引英國媒體消息,因英國疫情緊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近日已經暫時遷離白金漢宮,在倫敦以外的溫莎城堡躲避。皇室發言人表示,位於倫敦市中心的白金漢宮有500名工作人員,比起其他皇家領地,這裡的潛在危險更大。如果英國情況進一步惡化,即將94歲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和98歲的菲利普親王將被安排到距離倫敦200公里的桑德林漢姆宮躲避。

而在民間,部分物資緊缺的現象已經出現。據央視新聞,英國民眾先是搶購衛生紙和洗手液,這些商品基本是每天上貨後就會迅速被人買走,而在麵包貨架上,幾乎什麼都買不到了。除此之外,被搶購一空的食品還包括雞蛋、牛奶、米、面、罐頭、餅乾和冷凍蔬菜,這些都是非常便於儲存的食品。

對於英國,全世界更關注的是其政府的疫情防控舉措。

在“群體免疫”引發一片譁然之後,英國衛生大臣給出了新的解釋。

01

衛生大臣:“群體免疫”不是目標或政策

3月12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冠疫情是這一代人遇到的最嚴重的公共健康危機。坦白地說,更多家庭將有親人夭折。”

當天,鮑里斯在新聞發佈會上正式宣佈英國進入抗疫第二階段——“拖延”階段(Delay)。簡單來說,英國的防疫的策略是“不嚴防死守,容忍疫情緩慢進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隱匿性感染後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從而在人群中獲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也就是通過群體免疫力(Herd immunity)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

鮑里斯的言論也引發輿論關注。

“豪賭!”

英國天空電視臺的評論批評群體免疫策略是在冒險;倫敦資深病危護理專家西蒙·埃希沃斯(Simon Ashworth)則直呼政府,“快醒醒”。

據央視新聞15日報道,目前已有超10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字,呼籲英國政府採取“更積極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請願書說,英國有必要效仿意大利,限制一切非必要市鎮間人員流動,同時限制大型集會。按英國相關規定,請願人數超過10萬,議會就應考慮對相關議題進行辯論。

此外,英國有300多科學界學者、200多名心理學/行為學家分別發表了公開信,反對英國政府這一政策,質疑“群體免疫”的目標能否實現。

據英國天空電視臺15日消息,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表示:“‘群體免疫’不是我們的目標或政策——它是一個科學概念。我們的政策是保護生命,戰勝這種病毒。”

02

行動:70歲以上老人將被要求待在室內

對於疫情防控,英國政府並非完全沒有行動。據參考消息援引路透社報道,英國獨立電視公司政治欄目主編羅伯特·佩斯頓說,英國政府很快將指示英國年齡超過70歲的人士嚴格隔離4個月,這是因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計劃的一部分。

佩斯頓說,英國政府很可能在今後5到20天實施“戰時”動員。計劃中的其他措施包括強制徵用賓館和其他設施作為臨時醫院和徵用私立醫院。

據天空新聞網,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Matt Hancock)表示,“未來幾周內英國70歲以上老人將被要求待在室內,以保護他們免受冠狀病毒感染。”

另據《每日郵報》報道,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英國政府計劃進一步出臺的措施包括:

數以千計的私人醫院床位將被徵用,以緩解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壓力;

敦促企業為了國家利益擴大生產線,以生產呼吸機等基本醫療設備;

如果一個家庭有一名成員被感染,整個家庭將被隔離;

英國警方正計劃對輕罪不予追究,只對涉及人身安全的犯罪進行調查,以釋放警力。

03

“群體免疫”策略是否靠譜?

那麼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概念是否靠譜?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其公眾微信號華山感染中表示,

這是有理論的基礎。首先是流行病學的理論——普遍免疫可以形成穩態。而一個現實則是,這次新冠疫情同樣也存在著大部分感染患者為無症狀或僅為輕症,可以在不經治療或者對症治療後自限性痊癒的特點;此外,英國政府在發佈會上也重申新冠的死亡率是1%。因此,通過放開疫情的防控,讓大量人口感染後自愈獲得免疫力,然後集中醫療力量救治人群中的危重症患者,也就是說不在防“感染”上花成本,而盡在防“死亡”上花成本。在控制疫情的同時不會因為嚴格的管控措施犧牲社會活力和經濟發展,儘量減小抗擊疫情的代價,這就是英國所行策略背後的邏輯。

但是這樣的一種“群體免疫“方式看似理論上可行,實際上是否真的能夠成功,仍然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