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曾經,只有特別有錢的人家才能擁有私家車,而如今,買車已經成為了中國家庭的“標配”。而原來僅有的幾種車型選擇,如今也豐富到幾十種品牌,幾百種車型來滿足我們不同的需求。

改革開放40年,有很多曾經大家所熟知的汽車品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行業的競爭,漸漸退出人們的視野,如今再也見不到了。今天咱們就來一波回憶殺,你還記得它們嗎?

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上海”牌轎車曾是歷史舞臺上閃耀的存在,於1958年至1991年“上海”牌轎車共生產77054輛,曾是國內銷量最大的國產轎車。不過呢,上海牌最終在1991年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由20輛“紅旗”和100輛“上海”組成的國賓車隊蔚為壯觀。

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1984年9月25日,天津華利汽車公司引進第一輛大發車,成為出租用車後,這種微型麵包車被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面的”、“天津大發”。

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2002年一汽停產了天津大發,隨即,這款車也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直到現在,這款車還是會被很多人津津樂道,但只能停留在回憶裡了。

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曾經的北京吉普和現在的Jeep可不是一回事,北京吉普在1983年由北京汽車和美國汽車公司合資成立,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的第一家合資車企。

2000年後,隨著所在的汽車公司退出了中國市場,北京吉普一步一步的淡出人們的視線。

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另一個在七十年代非常有名的汽車品牌是廣州標緻,當年,購買它旗下的汽車甚至需要“託關係”。1985年,法國的PSA標緻雪鐵龍汽車集團進入國內了,和廣州汽車廠合資生產標緻505,在當時非常受歡迎。

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1997年廣州標緻離開國內市場。但PSA集團在2002年與東風汽車公司合資成立了東風標緻,繼續征戰。

1986年9月,天津市微型汽車廠(天津一汽最早前身)第一輛以整車進口組裝方式引進生產兩廂轎車命名為“夏利”。

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1996年,國內出租轎車有80%以上是夏利車;1998年,夏利的銷量近十萬輛;2000年,夏利車仍佔出租轎車保有量的1/3;2005年12月26日,夏利成為國內第一個銷量突破20萬的轎車企業。當年,在全國大小城市的街頭望去,都是一片紅海。

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2017年,一汽夏利年報顯示公司虧損超過16億元。2018年,面對連續多年虧損的困境,夏利系列汽車宣佈暫時性停產。一代“國民轎車”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卻是以這種讓人唏噓感慨的方式。

一代經典成記憶,老汽車裡的時代故事

汽車的變遷見證了市場的更迭與時代的發展,在這些老汽車的故事裡,是否也有你的回憶?來跟我們講講你跟老汽車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