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上网课被骗?检察机关提醒加强防范

南昌新闻网讯 近日,南昌高新区检察院向高新区教育中心发送《关于建议提醒学校预防网络诈骗的函》,建议区教育中心提醒辖区内学校注意防范,加强普法宣传,切莫让不法分子钻了疫情的空子。

首先,诈骗分子会通过QQ、微信等平台“找群”随机搜索班级群名关键字,如“初中”“高中”等便可查看相似群名的列表,然后根据群名、简介、照片识别该群是否为班级群,随后尝试添加。还有诈骗分子通过冒充学生家长在校外蹲守,再与其他家长闲聊让对方将自己拉进班级群的情况,更有甚者直接采取盗取群成员账号的方式潜入群聊。

入群后,诈骗分子会利用班级群实名制的特点,识别群成员身份,并及时修改群名片伪装成某同学家长,同时下载老师的群头像,并在发布诈骗信息前设置与老师相同的头像和群内名称。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在熟悉老师生活规律和发言习惯的基础上,诈骗分子就会发布虚假缴费通知,要求家长通过扫描二维码缴纳学费、培训费等。有的诈骗分子还会同时要求家长上传缴费凭证,以降低其他家长的警惕性,造成群体受骗。再加上疫情期间,各学校大都通过班级群传达各项通知、安排教学任务,短时间内信息的快速叠加也容易让家长放松警惕。

那么学生家长们要如何预防呢?高新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介绍,首先各群组管理员要加强入群管理,设置入群验证手段,及时清理发现不相关的群成员。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门推出的网课资源全部免费,学校一般也不收取其他学习费用,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切不可在家长群中发布的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上付款。一旦发现涉及诈骗的收费行为,要留存证据,及时通知群内其他成员并报警。

无论骗子使出何种招数,家长们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不汇款、不泄露信息,识别疫情诈骗套路,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邓平 朱文文 全媒体记者 文雅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