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這兩年國內互聯網純重疾險的競爭非常激烈,單次賠付重疾險的價格戰為主要戰場,但畢竟保險的成本是基於風險概率的,是硬性成本,前幾年的價格戰,是尋找最低利潤空間的過程,價格是不可能一降再降的。


從百年康惠保不附帶任何其他責任,以純重疾形態價格突破行業底線開始,幾年過去了,至今除了更名後的大家保險推出的超惠保在價格上更突破一點點之外,也再也沒有什麼產品能在這個方面繼續深挖,可以認為這是單次賠付底價的極限了。


相比前兩年保險公司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拓展單次賠付重疾險上,頂配的不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形態卻鮮有保險公司去重點研發。


三年前長生人壽推出長生福(優加),到去年的百年人壽推出康惠保(多倍版),市場上可以選擇的優質頂配重疾險竟然寥寥無幾,大家都在紅海中爭個頭破血流,卻不思考換個藍海,這點一直都讓我挺納悶的。


直到現在,總算有保險公司開始在高保障形態重疾險上下功夫了,最近陸續出了幾款這種頂配形態的重疾險,從這個趨勢來看,我覺得意味著高保障形態的重疾險競爭將要拉開序幕了。


其中有一款重疾險,經過我綜合評測之後,我認為暫時是目前國內頂配版重疾險的第一名,他就是崑崙健康保險公司新出的:


健康保(多倍版)重大疾病保險(網名:守衛者3號)


接下來是我對這款重疾險的綜合評測,是真正的深度評測,這篇文章涉及了很多我以往寫過的觀點,代表的都是我個人對重疾險的看法;


如果不懂我的評測理論依據,就很多時候看不明白我到底在說什麼,所以這篇會不厭其煩的統一嘮叨一遍,篇幅較長,以後再寫評測就參考這篇邏輯,不再這麼囉嗦了。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咱們開始吧。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不同形態的重疾險有不同的側重方向,同樣也有不同的適應人群,以往我習慣最簡單的分為高性價比和高保障兩個維度去區分他們,但其中有很多細分的區別,我一直沒有很好的辦法解釋清楚。


為此,我整理了目前主流純重疾險的幾種形態,做成九宮格的方式,方便讀者根據重疾險的形態找到一款重疾險的定位,如下: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關於每個細分責任的組合形成不同形態的重疾險,以及對應每個細分責任的保費成本空間在哪裡,我在《從底層的定價邏輯分析26款高性價比重疾險》中有分享,鏈接放文末。


這裡只針對純重疾險,所謂純重疾險就是指非傳統重疾險捆綁身故或返本責任,可以選擇不包含身故和返本相關的非重疾相關拓展責任,純粹的只有健康保障的重疾險。


健康保(多倍版)重大疾病保險(網名:守衛者3號)必選的保障責任包括:


不分組二次賠付重疾+中症+輕症+豁免+前15年加50%保額


可以不選擇身故責任,歸類定位為目前的頂配版純重疾險。


也就是說,這款重疾險是目前國內最高保障形態的消費型純重疾險,適合注重保障範圍的人。


雖然很多人對於這種到期錢就消費掉的險種仍是非常在意,都至少希望如果沒有發生理賠,最少能拿回來保費。


但消費型純重疾險仍然一直都是我首推的重疾險,這裡我也並非要再強調保障成本的客觀存在這點,我知道你也知道這點。


很多人只是基於人性的損失厭惡,希望到期能“返本”,我這裡也再次說明,消費型重疾險,實際上一樣可以實現“返本”的功能,這點具體這麼回事我後面會說到,先別急,一步一步來。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先看投保規則,從投保規則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款產品適合的人群和年齡層。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這款產品最高投保年齡只到45週歲,可以看出,這款產品只適合小孩子和青中年人群,保障期間可以選擇保至70歲,保至80歲或是終身。


需要注意的是選擇保至70歲的話,就必須選擇身故責任。


但保障至70歲去情況下, 就算附帶身故責任也是消費險,這個階段的身故責任是有用的,我不建議的是保障終身也必須附帶身故責任這種方式。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一款重疾險先不管好不好,需要先考量的是自己是否有選擇的健康資格,如果身體狀況導致買不了,再好的重疾險也是與你無關,這款產品的核保規則如下: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這款重疾險的核保方式有智能核保和線下的郵件核保兩種方式,且智能核保相對較寬鬆,常見的2級結節,大部分重疾險都會除外,但是這款重疾險可以標準體承保,這點是很不錯的一個優點。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重疾種類有多少種這點不重要,前25項是保監會統一規定的,涵蓋理賠的90%以上,在這個基礎上多出來的實際作用並不高,就算是吹上天保1000種也和100種沒什麼本質區別。


亮點1


不分組2次賠付,同一種重疾僅賠付一次,本質上和分組多次賠付沒什麼區別,只是相當於每種重疾都單獨算一組,比分組多次賠付保障範圍更大,但對於同種重疾的復發仍然是不保的。


這種形態是目前國內最高保障的重疾險,賠付次數不需要多,2次就夠了,我在《論多次賠付的真實有效性》中有對這種形態的概率成本分析,有興趣的老爺文末有鏈接。


亮點2


第二次重疾保額增加20%,一般來說,如果罹患了一次重疾,對於家庭經濟打擊就已經是是非常大的了,大部分的重疾都需要後期長期的護理和治療調養,這會慢慢抽空家庭的資金池。


罹患第二次重疾的概率是很低的,因為大多家庭並沒有足夠的資金撐過去,而就算治好了,身體底子也會變差,創造財富的能力大概率會下降。


同時身體抵抗力下降,再次罹患重疾的概率會比正常人高,但家庭資金承受能力卻比第一次更差;所以第二次賠付增加保額是一個非常大的亮點,成本不高,但意義重大。


亮點3


前十五年保額增加50%,假如50萬,則前15年多了25萬,相當於額外買了一款保障15年保額25萬的重疾險,關鍵是還可以分30年交,所以分攤到每年要交的成本就很低,對於家庭支柱而言,這是重要亮點。


關於前期保額增加的這種形態,我在《關於“50歲前額外+50%保額”的重疾險拓展形態分析》中有分析,鏈接放文末。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輕中症不像重疾有25項疾病的規範,目前輕中症仍沒有形成行業規範,所以單純的看保障疾病種類數量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需要看條款中的具體疾病定義。


就像25項重疾佔據絕大部分理賠一樣,輕中症應該要儘可能的覆蓋這25項重疾對應的早期階段,這才是真實的降低理賠門檻,真實的輕中症保障。


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目前絕大部分重疾險的中症設計,只是把原本屬於輕症的定義劃分到中症中而已,唯一的區別就是賠付的保額更高一點。


輕症和中症實際上是同一回事,至少在當下市場上的大多產品而言,中症更多隻是噱頭,實際上並沒有真的在輕症和重疾之間再細分一個層度。


所以,我並不認為中症算是什麼創新,等到什麼時候25項重疾和對應輕症之間,真正劃分出中症了,中症才算是名副其實。


關於輕症和中症,我在《是噱頭還是真保障?解析輕症+中症》有詳細分析,鏈接放文末。


所以,我把輕症和中症放到一起寫,以下是守衛者3號的輕中症詳情。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輕症和中症的保額設計屬於目前的主流較高水平,對於輕症和中症的治療費用而言,是夠的了。


我們來看看守衛者3號的輕中症具體包含的25項重疾對應項有幾個?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25項重疾對應延伸的輕症有24項,除了語言能力喪失之外,其他重疾都有對應的輕症,其中前6項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上面標紅的部分。


重疾中的重大器官移植術對應的輕症就是單側肺切除,單側腎切除腎,單側肝葉切除這三個,由上表可以看出來,守衛者3號的輕中症設計是非常優秀的。


除了中度癱瘓和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沒有之外,絕大部分重疾對應的輕症都覆蓋了,要麼放在了輕症,要麼放在了中症,核心標紅的前6項全部覆蓋到位。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其他保障方面有被保人豁免,這是目前主流標配。


另外就是18歲前,少兒特定重疾額外賠付150%保額,讓我們看看這個保障到底怎麼樣?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目前,少兒高發重疾並沒有權威的相關數據,根據保險公司理賠報告,少兒重疾理賠中,仍然是惡性腫瘤居首,其中,白血病佔30%,腦瘤佔20%,淋巴瘤10%。


以上是我結合《中國兒童大病救助與慈善組織參與現狀報告》和目前行業普遍觀點,列出的少兒高發重疾20項,以治療費用和發病率兩個維度綜合考量排序,越前面的越重要。


可以看出,守衛者3號的少兒重疾覆蓋達到15項,還算不錯,其中最高的白血病有覆蓋到,但惡性腦腫瘤,惡性淋巴瘤,終末期腎病這三個高治療費用重疾沒有列入少兒重疾中,相對而言保障並夠針對和全面,仍有欠缺。


不過目前少兒重疾沒有權威數據,我對比了目前大部分的少兒重疾險,都沒有能把剛剛上面列到的前9項覆蓋到位的,大家都這樣,矮子中找個高的,這款產品的少兒重疾責任從覆蓋廣面來看不算差。


當然,這三個肯定在重疾中,且前15年額外賠付50%的責任成本更高。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可選身故責任:


但在我眼裡這從來都不是重疾險的加分項,可以不選身故責任才是加分項,正是因為這款重疾險可以不選擇身故責任,我才覺得好。


記住我說的無數次的那句話,對於重疾險而言,我們需要的是保障終身的重疾責任,但我們並不需要保障終身的身故責任。


可選癌症津貼:


責任是確診癌症一年後,如果還有治療,就每年賠30%的保額,最多賠三年,也就是賠90%的保額。


目前主流的優秀癌症責任是確診癌症3年後如果還活著,如果再次確診癌症賠付100%保額,不管是復發,轉移,還是持續。


這款的癌症津貼雖然三年後可以拿到的總金額只有90%,但無疑是更好的,因為癌症有5年生存期這個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熬過5年的概率是很低的,大部分人可能在治療的過程中就去世了,這個過程也許是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主流的癌症責任雖然將理賠間隔從5年縮短至3年,大大增加了獲得理賠的概率,但同樣熬過三年的人也不容易。


而這款重疾險只要熬過第一年就能拿到30%,這從急需錢積極治療的癌症患者而言,無疑是更容易獲得的,這樣的癌症津貼更具實用性。


而從保險公司角度,這無疑也大大增加了理賠概率,也就是概率成本會更高,所以,這個癌症津貼肯定比主流的癌症責任要貴不少,具體價格我接下來會測算。


可選投保人豁免:


這個是用於夫妻互保或者是大人給小孩子買的時候可以選上的,很多人弄不明白投保人豁免和上面有提到的被保人豁免,這裡簡單解釋一下。


買的人叫做投保人,保的人叫做被保人,假如你給自己買就既是投保人也是被保人,假如你給孩子或者愛人買,則你是投保人,他們是被保人。


被保人豁免是主流涵蓋輕中症重疾險的標配,假如確診了輕中症,這款保險後面剩下的保費就可以不用再交了,重疾的保障繼續生效。


投保人豁免則是如果我給孩子買保險,保的是孩子,但如果我發生了意外,孩子的重疾險剩下的保費就可以不用交了,保險繼續生效。


投保人豁免對於給孩子買保險還是建議選上的;至於夫妻之間的互保,就要看雙方感情穩定程度了,畢竟如果以後萬一離了,還要去申請保全變更;自己給自己買就完全不用選,因為自己本來就有被保人豁免了。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很多保險號都喜歡直接列一堆保險,硬生生比價格,因為這樣做真的是最簡單粗暴而又不需要多少專業的方式,說實話,我很反感這種做法。


最終導致常看這類評測的消費者會被帶偏,覺得價格就是唯一,總是覺得會出更便宜的保險,要麼一直猶豫不買,要麼買了之後,只要出一款新產品價格更便宜一點點,就不斷的糾結要不要退保更換。


但是他們卻忘記了退保成本,身體健康成本,歲數導致保費增加的成本,保險公司的隱性服務成本,新老公司不同的運營經驗等等。


本質上,這種對比做法就缺少科學的錨定物,就像一個學生在差班考了第一名,就以為自己真的很牛逼,結果換到普通班才發現自己的成績只能算中等,換到尖子班發現自己的成績居然墊底,價值觀一次次的被打擊,難不難受?


這就是他選擇的錨定物出錯的原因,如果他選擇對比的不是同班同學,而是滿分標準,那麼他只要考到滿分,就不管在什麼班,都會是第一名。


我的觀點一直都是對標模型,瞭解到了一種形態的重疾險的價格極限在哪裡之後,我就知道目前按這個價格買了這款產品會不會虧,所以我評測的文章都會對標模型定價來判斷性價比。


比如我自己目前的現狀是經濟壓力較大,需求是高保額低保費,控制保障成本,所以我買的第一份重疾險是百年康惠保純重疾險,都買了幾年了,至今也沒什麼產品能讓我覺得我買吃虧了。


關於定價模型到底是什麼,我在《別再問我保險的定價原理了》中有分享,關於鏈接放文末。


1)必選責任費率測算


以下就是我整理的守衛者3號必選責任保障終身,30年交,每1萬元保額的保險費和定價模型費率的對比數據: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守衛者3號的必選責任為:不分組二次賠付重疾+中症+輕症+豁免+前15年加50%保額;這種形態的重疾險保費成本範圍為純重疾模型的1.1475倍-1.6倍之間。


由上表可以看出,其中15歲前與模型最低費率對比相對更高的原因就在於附帶了少兒特定疾病責任;守衛者3號的費率整體約為模型的1.1162,甚至略微低於我設置的模型的最低費率。


看過我《從底層的定價邏輯分析26款高性價比重疾險》文章的老爺應該知道,這種情況並不常見,簡單來說就是像考滿分一樣:


這款產品的價格和康惠保的情況類似,突破行業底價了,可以肯定地說,未來很難出現在價格上比他優秀多少的產品。


2)必選責任費率+癌症津貼測算


以下為守衛者3號必選責任+癌症津貼和定價模型費率的對比數據: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模型中假設的是主流3年間隔期後癌症賠付100%保額的形式和對應成本空間,在守衛者3號附上癌症津貼責任後的整體倍率約為1.4187,價格比模型的下限高約10%。


前面有講到,守衛者3號的癌症津貼責任比主流癌症責任更優,所以對應的成本也更高,綜合來看,只是比下限高約10%,並不貴,如果預算充足且注重保障的人,我仍然是建議選上的。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前面有講到,如果是希望“

返本”,就算是消費型重疾險也是做得到的,甚至比絕大部分線下的返本型兩全險要好得多。


這一切的秘密就是基於長期保險定價原理中的現金價值,需要明白很重要的一點,現金價值本就是我們自己的錢,只是先存在保險公司而已。


互聯網的純重疾險本就主打高性價比競爭力,從定價原理就可以知道,保險公司要想在價格上提高競爭力,風險概率是固定硬成本沒辦法做太多文章,只能給出較高的預定利率,因此不少純重疾險產品的預定利率都是直接提到行業監管上限的4.025%。


別以為這個利率只是和產品價格有關而已,這個利率,同樣是你存在保險公司的錢能享受到的利率,是現金價值的複利利率,這麼說你明白點了嗎?


關於這個消費型純重疾險怎麼實現“返本”的邏輯我在《從愛滿分,講講”返本型“保險返了什麼?》有分析,鏈接放文末。


簡單來說,就是雖然消費型重疾險保障終身到期後錢也還是會沒了,但那是到105歲的時候,在這之前,你的錢都還是以現金價值的形式存在保險公司,用於抵扣未來的保障成本,同時每年也要給你的錢算利息。


隨著歲數增加,我們的保障成本會不斷增加,特別是90歲之後,保障成本急劇上升,導致現金價值在最後15年被快速扣完。


而絕大部分人買重疾險希望的“返本”,都是假設自己到70-80歲的時候,如果還沒有發生重疾,希望能退保拿回來自己的保費。


如果是這樣的話,消費型重疾險完全可以做到,甚至還能拿回更多,在70歲到90歲這段期間,你有足夠的時間思考是繼續保著,還是“返本”。


以下是30歲男士買守衛者3號保終身,30年交的總保費和現金價值走勢: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現金價值是寫進合同裡的,是明確的數據,不管什麼時候退保,拿回來的錢都是合同確定的,不同歲數的現金價值不同。


以30歲男士為例,可以看到,現金價值在65歲之後,也就是交完所有錢5年後就超過了累計交的總保費;


然後在95歲之後隨著保障成本的急劇上升,現金價值很快就被扣完。


在65歲到95歲這30年的時間裡,如果退保的話,都是有足夠的時間去拿回比交出去的保費更多的錢,這種更自由的“返本”方式難道不好嗎?


而且,雖然沒有身故責任,但如果沒有發生重疾,因為其他意外導致身故了,這個錢仍然是你的,你的家人同樣是可以去退保拿回現金價值。


當然,我認為更大的概率是在這段期間會發生重疾,直接理賠保額,畢竟這個階段重疾的概率非常高的。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崑崙健康保險公司成立時間為2006年,至今也有14年了,不算是新公司;有分支機構的省份較少,只有5個,他家主要通過互聯網推廣保險,產品一直大多是走高性價比路線,能這麼搞很大部分也是因為分支機構較少,所以經營場所等成本較低。


雖然目前絕大部分保險都實現了線上理賠,但重疾這種涉及較高金額的險種,理賠還是會比較慎重,所以,雖然目前的主流形式都是郵件寄送材料,但分支機構較少一定程度上還是有可能在理賠的效率上慢一點。


當然,對於幾十萬的保額來說,更多的是審核花的時間,實際上郵寄耽擱不了多少時間。


崑崙健康保險公司是健康險公司,也就是專注於開發健康險相關的保險公司,這是和壽險公司的區別,在國內健康險公司只有幾家,不參與服務評級,所以不知道具體的大數據服務水平怎麼樣。


不過一般來說,健康險公司的服務評級都不會太差,就我自己給他們客服打電話的情況來看,響應還是不錯的。


2019年的保費規模保監會還沒發佈,以2018年來看,崑崙健康保險公司排名61,屬於小型保險公司,以2019年的互聯網產品銷售情況來看,他們家2019年排名應該會有所提升。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崑崙健康保險公司的風險評級一直維持在B,挺穩定的,償付能力相比上季度還有一定的提升;


雖然償付能力的提升不一定就是產品定價和風險管理等各方面成本做的好,也有可能是融資引入新資金導致的,但不管從什麼角度而言,償付能力的提升都代表保險公司擁有更高的穩定性。


關於到底怎麼判斷款產品好不好,保險公司的服務怎麼樣?我在《我們到底該怎麼判斷一個保險好不好?》中有分享,鏈接放文末。


雖然在我國,保險公司屬於受國家兜底保護的企業,但作為消費者,我們仍然是希望保險公司能更穩健經營,從監管面來看,崑崙健康保險公司挺穩定,沒什麼問題。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目前同形態的熱門頂配版重疾險我瞭解到的有5款,這篇實在是寫的太長了,所以這裡就不寫具體的橫向評測了,簡單點說吧。


最早的長生福(優加):


早期我推薦了很久的長生福,就是因為市場上可以選擇的頂配版太少了,長生福的保障設計很優秀,且可以選擇身故只是返還保費,這樣身故責任就相對較小,保費支出佔比不會很大。


另外一點就是價格合理,當時我可以選擇對比的同類型產品非常少,所以我是通過拆分細分責任的方式去看長生福的定價和模型對比,長生福的價格在我的模型價格範圍內且偏低。


長生福(優加)VS守衛者3號


保障層面:長生福雖然是老產品,但基本保障大致仍然是對等的,主要區別是少了前15年保額增加50%,沒辦法不選身故責任;


價格層面:在保費上測算,同樣涵蓋身故責任下,長生福(優加)比守衛者3號整體貴約15%。


公司層面:長生人壽規模排名58,風險評級和服務評價都是B,和崑崙健康保險公司基本屬於同一層次。


長生福該要功成身退了。


後來的康惠保(多倍版):


康惠保(多倍版)出來的時候,正是是百年償付能力鬧么蛾子的時候,雖然我當時覺得康惠保(多倍版)設計很好,我也沒有推薦。


康惠保(多倍版)VS守衛者3號


保障層面:基本保障和守衛者3號大致仍然是對等的,主要區別是少了前15年保額增加50%,沒有少兒特定疾病。


價格層面:在保費上測算,同樣不選身故責任下,康惠保(多倍版)比守衛者3號整體也是貴約15%。


公司層面:百年人壽規模排名13,是中大型的保險公司,但目前的風險評級是C。


近期的復星倍吉星:


不管是保障還是價格都和守衛者3號持平,唯一的缺點就是必須捆綁身故責任,公司層面復星聯合同樣是健康險公司,但比較新,規模排名74。


最近的瑞華倍嘉樂保:


保障上和守衛者3號基本持平,但價格上比守衛者3號貴約10%,且必須捆綁身故責任,公司層面瑞華人壽成立僅一年半,規模排名最後一名86。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不管是針對形態的縱向分析還是橫向同類型產品對比,結論都是:


守衛者3號目前是最高性價比的一款頂配重疾險,且這個價格接近行業底價。


作為頂配版的重疾險,價格只比目前主流高性價比的網紅單次賠付重疾險貴約10-15%,買了絕對不會吃虧。


如果預算充足,守衛者3號保障終身角度大人小孩都是適合的,可以作為我們重疾保障的堅實基礎,未來規劃重疾險只需要在這個基礎上考慮加保重疾保額即可。


這款產品在我眼裡確實是接近完美的,硬要說守衛者3號不好的話,保險公司不夠大品牌吧?但大品牌和性價比一直都是對立的,二者難以兼容,這款保險的公司也是老牌公司,算不錯了。


我會把守衛者3號放進我的優選產品,有感興趣的老爺可以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或者在我的公眾號菜單欄-優選保險中查看。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真 · 深度頂配重疾險評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