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層房子正被人們“排斥”!投資者根本不想碰,跟“2點”有關

在我國,房子是組建家庭的前提,無論是租還是購買,都會有住房需求,根據房子的居住品質分類,主要有別墅、洋房、高層,步梯房逐漸淡入人們視線之中,而別墅、洋房、高層三者之間除了居住品質不同,在價格方面更是天差地別,不同人的購買能力有差別,高層住宅在城市內價格相對較低,受眾群體最大。

高樓層房子正被人們“排斥”!投資者根本不想碰,跟“2點”有關


投資高樓層房子,增值空間異常狹窄

一位從事餐飲店的朋友,趕上前幾年餐飲市場良好,連賺了可以購買4套房子的錢,生活在小城市中,房價5000平方米左右,相對一二線城市而言已非常低,辛苦賺點錢不想讓錢包縮水,又沒有特別合適的項目繼續投資,正巧趕上城市快速發展,一棟棟高層拔地而起,興起了投資念頭。

一共買了3套高層住房和一套雙拼別墅,因為別墅還未交房,暫時就住在高層住房中,就在去年,別墅交房了,打算搬進去住,房子經歷了2年時間也增值不少,餐飲公司出現資金問題,急需用錢緩解資金壓力,便想著把這三套房子賣掉應急,令他沒想到的是,房子掛到中介公司後,半年也沒能成功賣出去,一來城市小了,房子這兩年漲了多少錢,原價花了多少錢購買,大家心裡都有數,期房普遍比二手房便宜,沒有理由去購買漲價後的房子,同時購買高層的客戶群體越來越少,特別是房價高的高層,更是不受待見。

高樓層房子正被人們“排斥”!投資者根本不想碰,跟“2點”有關


數據顯示,我國超過24米高層的棟數以超過35萬棟,城市大部分建築以高層為主,高層更是有“水泥森林”的稱號,開發商拿到土地後,需在一定容積率範圍內建房,眾所周知,房子修建得越高,房子數量越多,開發商利潤空間也越大,在城鎮化大力推進下,甚至存在更改報建現象:將原有的商業規劃取消,大量修建住宅,並且樓層的升高,表面出開發商為自身利益不惜犧牲租戶居住品質。

對於自主還好,可以適當委屈一下自己,降低一點自身的居住品質,但是對於投資而言,高樓層房子價格上漲十分受限,一方面購買高層的人群本身就比較追求性價比,自然不願意買貴;另一方面高層的選擇範圍很廣,投資這樣的房子溢價空間有限,所以對於這種高層住宅投資並不容易達到想要的增值效果,反而容易砸在手裡。

高樓層房子正被人們“排斥”!投資者根本不想碰,跟“2點”有關


高樓市房子正被人們“排斥”

說起高樓層房子,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香港的高層,一般情況下內陸的高層住宅在30層左右,而香港的高層住宅能達到48層,此前就有人曾報道,在香港買了一套這類高層住房,降價40%也無人問津,不買的原因很現實,對入駐後的生活沒有保障,雖然居住在這樣的高層中,風景好、空氣清新、視野開闊,但是相比便利程度而言顯得不值一提,特別是在後續高層出現維修問題後,弊端會接踵而至的暴露出來。

就目前來看,樓層越高、數量越多確實能解決更多人居住問題,原本只能容納1000人的小高層小區,改建成超高層後容納量擴充至3000人,但是這樣的居住環境確實以犧牲生活品質為代價的,對於沒居住習慣的人群甚至會出現密集恐懼症狀,密密麻麻的高層也阻擋了低樓層住戶的視線,況且長遠來看,這類商鋪增值在未來更顯得“吃力”

高樓層房子正被人們“排斥”!投資者根本不想碰,跟“2點”有關


為什麼以後高層增值顯得“吃力”呢?

我們可以從房地產發展歷史來看,過去的住房以自建樓房為主,樓層不會很高,大多保持在3層以內,一方面受到落後技術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國土地眾多,居住分散的情況下,沒必要建設高層步梯房,隨著1998年我國對商品房進行改革,國家開始推動城鎮化發展,農村戶口逐漸變更為城市戶口,“退耕還林”保護自然,提倡發展人文社會,原本只能容納10萬人口城市,短時間內湧入40萬人口,怎麼解決居住問題?於是將老房子拆除,改建成高層小區,這樣一來不僅地皮使用率得以提高,還解決了城鎮化推進的居住問題。

被拆除老房子通常是原有價值的數倍,其實並不是房子價值高,而是房子所佔用的地皮價值大,原本3層樓的步梯房,只能容納9個家庭,建設成20-30層的高層後,可居住數量成倍提升,但是購買這樣的房子後,便再難享受高額的拆遷費用,按照開發商拆遷的邏輯,把低樓層住房改建成高樓層住房才有更多獲利空間,不加蓋樓層的情況下,新房需比老房貴出數倍才有拆遷可行性,畢竟不賺錢的買賣誰願意用心幹呢?

高樓層房子正被人們“排斥”!投資者根本不想碰,跟“2點”有關


一般高層壽命在70年左右,實際上隨著時間推移、建築老化,能用到50年時間已然不錯,20-50年以後,現在居住的新房自然變成了老房,在面臨拆遷問題時,開發商勢必會選擇蓋更高樓層才會有獲利空間,有錢賺開發商才有幹勁,當然有的朋友會說,20年後高層建房的技術勢必會更上一層樓,擔心未來有些杞人憂天,這麼長的時間,多賺錢日後在買一套不就行了。

然而房子不比得一般的日常消耗品,很多家庭一輩子也只能購買一套住房,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物價上漲,孩子成年之前的教育問題、生活問題都是父母承擔,目前的收入比跟房價本身就存在很大差距,大多數時候買房還得依靠銀行貸款,10-30年房貸本身就透支了未來的消費力,況且隨著通膨持續,按照每年8%的M2增速計算,20年後的受通膨影響,物價上漲會達到4.66倍,相當於現在花200萬買一套房,20年後卻要花932萬,對比收入增長,20年後購房依舊存在壓力。

高樓層房子正被人們“排斥”!投資者根本不想碰,跟“2點”有關


在拆遷難度大情況下,有的朋友提出維修建議,既然開發商拆不起、購買新房壓力也大的情況下,可以由業主出錢進行維修,再居住個20年應該不成問題,這確實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但是對於維修出資的分配問題依舊會存在變數,比如目前因為加裝電梯產生的出資分配問題,低層租戶用電梯的次數較少,不願意平攤電梯安裝費用,拿到維修而言亦是如此,低樓層住戶也不願意出資花在平時不常用的設施上面,況且一旦存在維修成本支出後,房子的保值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總體而言,導致高樓層房子正被人們“排斥”的原因主要與這“2點”有關:一是拆遷,二是維修,投資者也是基於這兩者原因導致高層房子增值空間受限,有錢人投資房產更傾向於洋房和別墅,畢竟未來別墅和洋房依舊佔據地皮增值的優勢!

對此你認為高層住房在未來還會有很高的增值潛力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