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天吃肉好嗎?經常吃和經常不吃,會怎樣?

樂其志


天天吃肉和經常不吃肉,是兩種極端的情況,當然,天天吃肉這種情況,也要看每天吃的量。看一種食物對人體的影響,不僅要看食用的頻率,還要看每次的食用量,如果每次食用量過大,肯定不好。每類食物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經常不吃,對健康也是不利的。



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講究搭配,講究食物的多樣化,更講究飲食的均衡。理想下的飲食當中,應以蔬菜、水果、五穀、豆類、雜糧為主,輔以肉、奶、蛋、堅果。

肉類食物也是我們飲食中的一部分,當然有著重要的作用。

畜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屬於優質蛋白質,脂肪含量因牲畜的種類、年齡、部位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來說,豬肉含脂肪較多,牛、羊、兔肉較低,畜類肝臟和腎臟含有豐富的鐵,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D和B族維生素。豬肉所含維生素B1尤為豐富。肝臟中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

魚蝦肉,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外,魚蝦中的微量元素極為豐富,含有鈣、鋁、鐵、錳、銅、鈷、鎳、鋅、碘、氯、硫等,這些都是都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另外,肉類食物除了營養豐富外,還容易吸收、滋味鮮美,可烹調成多種多樣為人所喜愛的菜餚或者搭配各種蔬菜製成美食佳餚,因而肉類食物是很多營養素的重要來源。


根據膳食營養金字塔可知,金字塔的第三層為動物性食品,主要組成就是肉類食物,能為身體提供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動物性食物推薦每日攝入量為100—200克。結合題主的問題,天天吃肉類食物(畜禽肉、魚肉等),如果食用量在這個推薦範圍內,當然是最好的,如果過量了,要調整到這個範圍內,以免食用過量,對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經常不吃,當然很容易造成肉類食物含量豐富的營養物質缺乏(如: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K等、鐵、鋅和維生素B12等),應積極增加肉類食物食用量,達到推薦標準,或者積極補充容易缺乏的營養物質,避免缺乏帶來的影響。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如果感覺到我的回答有收穫,別忘記轉發和關注我哦!


健康食養


我不是營養學家,憑著感覺應答。

我認為是因人因時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上世紀50.60.70.年代至80年代前期,生活較為困難,物質匱乏,想吃肉吃不上。

城市裡每人每月半斤肉票,可記得當時我所在的嶧縣縣城,只有一個國營肉店,一天殺一頭豬。所以人們想買肉要早早去排隊,但很可能連一半也等不到就沒肉了。

更何況還有人口多、收入低的家庭,因糧食不夠吃,拿了肉票換糧食吃。所以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次肉腥。記得那年我姑家過年沒錢,還是我老爹給了10元,除去買米麵,全家7口買了3元錢的肉包水餃。

農村更不用說了,也是到過年,生產隊才殺上一兩頭豬,這麼多家、這麼多人,能分到多少?多少也就算過年解解饞了。可就那樣長期沒肉吃,我們不也照樣活過來了嗎,而且那時根本沒那麼多的“三高”。(笑)

現在呢,物質豐富甚至過剩了,人也講究養生了,那麼到底是天天吃好?吃多吃少好?

老話說,物無善惡,過必成災!天天適當吃點,青少年處生長期,可適當多吃點;老年人消化器官在衰老,應少吃為好,但也不可一點不吃。以免造成營養不良。


嶧縣西門裡老李


長期不吃肉對身體的影響:

1、容易缺乏脂溶性維生素

長期不吃肉容易缺乏脂溶性維生素,指的是溶解在油脂類物質中的維生素,常常包括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K等,同時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儲存於肝臟中,缺乏容易皮膚乾燥、色斑、牙齦出血、流鼻血、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但是攝取過量的脂溶性維生素,就會堆積在脂肪層和肝臟,甚至會出現不適症狀,尤其是服用過多的維生素D和維生素K會引發中毒,傷害肝和腎。

2、激素分泌失衡

激素是生物體產生的,對機體代謝和生理機能發揮高效調節作用的化學信使分子。激素是由內分泌腺或具有內分泌機能的細胞產生的,對保護人體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不為人所知的是,脂肪還是人體內激素分泌的原料,這也是為何過度消瘦的女性容易月經不調、不孕的原因之一。長期體內脂肪攝入量減少,以及過度消瘦,影響雌激素的分泌,從而導致體內激素失衡。

3、易患結石

經常吃素食,不吃肉的人容易患有結石,因為在於植物裡所含有的草酸會與人體內的鈣相結合,比如植物裡的草酸,如芹菜、菠菜、苦瓜等從而產生結石,同時維生素A、維生素E的缺少也是易得結石的原因之一,那麼素食中葉子類的青菜纖維含量比較高,吃多了雜質比較不容易排出,可能就容易在身體內形成結石,所以還是吃肉吧。


小一繪視


天天吃肉的好與壞取決於你吃肉的種類以及數量,經常吃或經常不吃都是極端,都不推薦。

第一,每天需要吃適量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畜禽肉40-75克,建議為了健康自家準備廚房秤,控制食量控制體重。每週的水產品和畜禽肉總量不超過1kg,將各種肉類分散在每餐中食用,不要集中在一餐吃大量肉類。紅肉也是補充鐵的重要來源。

吃肉是為了補充蛋白質,這點無可厚非,但是肉的種類需要慎重選擇。但是如果是肥肉的話,毫無疑問吃進去大量脂肪,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第二,合理烹飪。

家庭吃肉很容易會超出推薦的量,那麼我們可以使用切小塊混合其他事物的方式來烹飪。比如切肉絲、肉片搭配蔬菜等,既減少了食用肉的數量,也增加了食材的種類。

儘量少做純肉類的菜比如紅燒肉、紅燒雞翅之類,油炸類的更要控制,雖然吃進去蛋白質但還有高溫油脂,對心血管和體重都沒有益處,需要重視。

第三,健康吃肉,不吃要有替代方案。

除了生肉家庭烹飪之外,也會有加工肉製品的選擇,但非常不推薦這種。風險有二,其一高鈉,不管是本身添加的食用鹽氯化鈉還是其中的防腐劑亞硝酸鈉等等,這些無疑都會增加鈉的攝入,對於心血管尤其是高血壓人群非常不利;其二是亞硝酸鹽,這屬於致癌物質,當然不是說吃了就得癌症,不然也不可能投入市場,只是存在累積效應,還是儘量不選擇為好。另外,煙燻肉可以增加胃癌和食管癌的發病風險。購買預包裝肉製品學會認真查看食品標籤和營養成分表,關注熱量脂肪和鈉等等指標。

如果實在是素食主義不吃肉,那麼注意補充蛋白質,比如攝入豆製品喝牛奶等替代,另外關注鐵的補充,避免出現缺鐵性貧血,必要時需要根據醫囑服用營養補充劑。


註冊營養師王華


天天吃肉沒什麼問題,但這吃肉的量需要把握,如果吃得合適,天天吃肉是件好事,但如果超量過量吃肉,對健康可能就沒有太大好處了。肉類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食物,我們經常會因為吃到了肉有很強的滿足感,這是因為肉類中富含飽和脂肪酸,它們有豐富的香味,能為大腦提供較高的滿足感,能提高食慾,適當食用還有助控制食慾。這肉也不是光是好吃,它能為我們提供多種豐富而有價值的營養成分,例如豐富的動物性優質蛋白,還有豐富的血紅素鐵、脂溶性維生素、脂肪、膽固醇等植物性食物中難以含有的營養物質。


有朋友會問,我們不需要脂肪,不需要膽固醇啊,它們都是誘發三高的元兇,為什麼還說是有益物質?

那這誤會可太大了,人不可能不需求脂肪,更不可能離開膽固醇,它們也並不是誘發三高的元兇,這並不能成為大家不吃肉的理由。人體是需要一定脂肪的,脂肪能夠為我們儲存能量,其實我們日常的耗能除了消耗葡萄糖,同樣也在一定比例消耗著脂肪,在兩餐之間葡萄糖即將耗盡的時候,脂肪就是耗能大頭,可千萬不要覺得我們沒有消耗脂肪;飽和脂肪能保護我們的骨骼關節和韌帶,還有助預防便秘、提高飽腹感,身體的部分組織,生理活動也需求脂肪的參與,適當飽和脂肪的攝入對人體是有益的。 膽固醇就更不用說了,它是構成我們體內所有膜結構的最主要成分,膽固醇的缺乏意味著我們健康大幅下降,適當膽固醇的攝入對人體更為重要。另外,高膽固醇血癥並非吃了高膽固醇的健康食物導致,更多的原因和我們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包括遺傳因素相關。


膳食指南其實推薦每人每日攝入紅瘦肉45~70g,還有魚蝦肉45~70g,其實這並不多,大概也就是一個巴掌大小的肉塊,很多朋友為什麼肥胖、三高,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攝入肉類過度,或者烹飪方式長期油炸、燒烤、醬重的紅燒為主,這和吃肉導致三高可沒有直接聯繫。長期不吃肉的人群如果也不注重鐵元素的補充,很容易出現貧血的情況,肉類中的血紅素鐵是植物性食物無法提供的,它們不僅含量豐富,而且利用率較高,能很好地預防缺鐵性貧血。前文也提到,肉類中的飽和脂肪有提高大腦滿足感,提高飽腹感的效果,長期不吃肉的人群還更容易患上抑鬱症,甚至神經性厭食症。


當然,也並不是說每天就必須非要吃肉,不吃肉的話我們也注意用其他豐富的食材來彌補肉類提供的營養,例如優質蛋白,我們可以從蛋奶、大豆、豆製品中獲取,血紅素鐵在動物肝臟、動物血中含量也尤其豐富,脂溶性維生素、膽固醇、脂肪在動物性食物中均能獲取。只是如果適當吃點肉的話,我們的獲取途徑就更方便了,而且肉味鮮美,多給大腦提供點滿足感又有何不好呢?


王旭峰營養師


豬肉屬於蛋白質和脂肪,脂肪和蛋白質屬於人體兩種最主要的能源物質,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是必須要補充的。對人體也不會有明顯的影響,但是,任何東西過猶不及,如果天天吃的話會導致高血壓,脂肪肝等疾病。所以最好是適量食用,不宜過多食用。同時要配著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均衡飲食,增強體質。

健康吃豬肉的方法:

1.限制內臟

豬不僅可以吃豬肉,還可以吃內臟、下水。但是內臟和下水中含有膽固醇很高,健康風險大,最好少吃。

2.多瘦少肥

瘦肉中含有動物蛋白多,飽和脂肪少,建議平時賣豬肉時多買瘦肉選裡脊和後尖。

3.低溫烹調

用低溫煮等低溫方式烹調豬肉,有利於降低油脂含量。

4.葷素搭配

多搭配新鮮蔬菜和水果





媛媛姐愛美食


有一些人他們經常將無肉不歡掛在嘴上。還有一些人,他們堅稱素食主義烤肉都不吃,那麼這些人群 這樣的飲食習慣好嗎?

其實就是可以天天吃的,但是一定要控制好量,在某些角度來講任何食物拋開劑量談療效都是耍流氓,那麼肉也是一樣的,你可以天天吃,但是一定要有一個量的限制。

此圖是禽畜肉類的推薦攝入量

這張圖是 魚肉類食物的推薦攝入量。

  • 首先,我們先從後邊往前邊兒講,如果是你經常不吃肉會怎麼樣呢,經常不吃肉,維生素b12就會缺乏。

後果:缺乏維生素B12容易導致巨幼紅細胞貧血、神經系統受到毒害和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

因為維生素B12只存在動物性食物中,如果一直不吃肉,你可以通過吃發酵的豆製品,例如黃豆醬,納豆來獲取維生素B12

  • 經常吃:如果經常吃每天都吃是可以的,那麼這個量一定要控制。禽畜肉類每天40-75g,每週280-525g。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註冊營養技師

營養百事通


肉是人缺一不可的營養元素,它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人不吃肉會沒勁,體力不支,長期不吃肉會造成營養不良,既於好於不好要根據人每天所吃的量來決定的,正常情況下每人每天15O克到20O克,儘量少吃肥肉,因為肥肉脂肪過高會致人肥胖,所以無論任何種食物不可貪吃,控制所需的營養量即可。


軍遠


我們人類一直以果蔬及植物種子為主食,導致我們人類進化為草食動物的消化系統,即腸道比較長,長達八米,也沒有強大的胃酸來消化肉食。所以,如果只吃肉不吃植物性食品?則這些肉食就不能夠被我們人體的消化系統快速有效的消化吸收,反而會在我們人體的消化系統中長時滯留而腐敗,大量的油脂毒素進入我們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後容易產生血栓堵塞,人體細胞脂肪化後還容易發生炎症及轉化為癌細胞……因此,我們人類不適宜天天吃肉,只能以吃素為主。多吃一些堅果也同樣可以補充植物蛋白,彌補營養的不足……


普慈賢


天天吃肉是好事,能吃到肉還有啥所求,咱們老一輩那時候過年才能吃上一頓肉,生日才能吃上一次蛋,那樣的生活誰還想重複呢。三高、肥胖的朋友要過來理論了,咱們不就是因為吃肉所以造就了現在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爆發嗎?你還讓我們天天吃肉?這是啥意思?先等等,吃肉這件事情還要慢慢來說,因為我們對它可能有太多的誤會了。

天天吃肉是好是壞?

膳食指南中的膳食寶塔其實就安排了每日肉類的攝入,每日紅瘦肉攝入量在40~75g(還包括水產類40~75g),這可是國民指南說的,每天咱最好都吃點肉。肉類為人體提供的營養成分還是很豐富的,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優質蛋白”,動物性的優質蛋白相對植物性食物來說被人體的吸收、利用率更高,如雞蛋中的蛋白質稱為“全蛋白”,吸收率能高達97%以上。人體對優質蛋白的需求量較大,蛋白質能合成身體各組織器官、維護免疫力,淋巴系統、是頭髮的重要組成部分,合成身體中的酶、激素,也是肌肉的重要組成部分,蛋白質的缺乏可導致脫髮、肌肉含量下降、免疫力減低等、生殖系統萎縮等問題,不可忽視。


肉類中還富含“血紅素鐵”,能更好的預防缺鐵性貧血,很多朋友會問,那植物性食物也有富含鐵元素的,比如菠菜不是嗎?但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它們的吸收利用率較低,受到植酸、鞣酸、膳食纖維等成分的影響,它們無法作為主要補鐵的食物來源。肉類還能為我們補充不少脂溶性維生素成分,例如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肉類中的硒元素含量不低,硒元素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之一,能抵抗自由基,延緩衰老,還能保證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肉類味道鮮美,因為肉類提供一定的飽和脂肪酸,能釋放鮮美滋味,滿足大腦所需,滿足我們對食物的需求,更利於提高飽腹感、控制食慾。

每日攝入適當的肉類,其實是很好的習慣。但要注意肉類的攝入量,剛才提到是40~75g,這大概是一個手掌大小的量,其實並沒有多少。對於肥胖、高血脂、高血壓患者來說,也可以多利用禽畜肉、魚蝦肉來代替畜肉,但畜肉是血紅素鐵含量最高的肉類,還是應當適當食用。當然,也不是說每天必須要吃肉,但如果不吃肉的話,我們還應當注意用其他食物代替肉類所提供的營養成分,例如蛋奶、大豆、豆製品等可彌補蛋白質的攝入,動物內臟可補充膽固醇、礦物質、脂溶性維生素的來源。

肉類是誘發三高的兇手嗎?

肉類絕對不是誘發三高的兇手,適當吃肉對我們並沒有任何威脅。有人覺得肉中脂肪多、熱量高、膽固醇高。首先肉類提供的更多“飽和脂肪酸”並不是壞脂肪,它們能夠儲備能量,保護關節韌帶、骨骼和肌肉,還能預防便秘;能提高食物香味,提高食慾,提高飽腹感,只是“過多的攝入”可能會引發肥胖,而這個肥胖才是誘發更多慢性疾病的因素之一,適當飽和脂肪的攝入對人體是有益的。

肉類的熱量高嗎?其實只是相對於植物性食物來說,肉類必然熱量高一些,但精瘦肉的熱量其實是較低的,肥瘦相間的紅肉類熱量適中,比起我們平時更愛的膨化零食、油炸食品、甜點來說那可要好得多。膽固醇是壞東西嗎?膽固醇也是人體必需的物質!膽固醇構成細胞膜和其他一些膜結構,還擔任身體中的物質交換的一種運載體,人體是無法缺乏膽固醇的,只是血液中的總膽固醇量、“壞膽固醇”是否多了,“好膽固醇”是否少,關係到血脂健康。但很多資料已經表明,高膽固醇血癥和攝入高膽固醇的健康食物是無關的,而和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更相關,如愛吃零食,愛吃油炸食品,久坐久躺等。

長期不吃肉會發生什麼?

可能會缺乏優質蛋白供應、缺鐵,出現脫髮、免疫力下降、肌肉含量降低、生殖系統萎縮、貧血等問題,而且大腦無法得到豐富的飽和脂肪,可能會缺乏滿足感,我們對食慾的掌控能力下降,更容易暴飲暴食。少吃加工類肉製品(如火腿腸、午餐肉、罐頭肉、水發肉類、烤腸等),它們可能含有更多食鹽、防腐劑成分,反而是造成多種慢性疾病的罪魁後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