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媽媽可以說是家庭教育的一把手。在6歲前,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媽媽的精心照顧下長大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力更是深遠,決定了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和行為。聰明能幹的母親,不僅能教育好孩子,還能維持親密的親子關係。

而無能的媽媽,卻不知道該如何掌握分寸,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孩子不僅叛逆,還影響了親子關係。


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

①只會對孩子抱怨,卻不想解決辦法

每個媽媽在照顧6歲以下的孩子時,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抱怨。畢竟這個年紀的孩子活潑好動,總是會帶來很多麻煩和家務活。但有的媽媽掌握不好分寸,在家裡一邊幹活,一邊當著孩子的面抱怨,甚至將所有的錯歸在孩子身上,每天唸叨卻不想該如何解決,導致孩子、丈夫都心生厭煩。


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②用愛綁架孩子,給孩子施加壓力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將來學習好有好成績,自己也有光。但大多數媽媽在教育孩子好好學習時都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以為突出自己的辛苦付出,就能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用自己給予的愛綁架、逼迫孩子去努力,如果孩子不努力就是對不起自己,給孩子施加壓力。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甚至討厭學習。


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③指責自己的丈夫

媽媽佔了教育的大部分,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便佔有更多的話語權。每當孩子不聽話、不懂事的時候,無能的媽媽總是指責自己的丈夫“不知道幫忙教育孩子”,來激發丈夫教育孩子的心。實際上卻嚴重傷害了丈夫的自尊心,影響家庭關係。

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感受不到家庭的愛,叛逆還容易失去安全感

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④總拿孩子作比較

“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不少孩子可能都是聽著這句話長大的,媽媽們為了激勵孩子上進、努力學習,總喜歡用優秀的孩子與自己家孩子作比較。實際上這種表面上的激勵,對孩子來說卻是一種打擊,讓孩子失去自信心,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甚至故意和媽媽對著幹。


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針對孩子的叛逆,媽媽們到底該怎麼辦?

  • 控制自己的情緒

大多數喜歡做無用功的媽媽,都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只顧著將心中的情緒發洩出來,不管是什麼場合,不僅沒解決問題還會傷害到孩子。因此,在媽媽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冷靜之後再處理問題,能避免很多的“無用功”。


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 孩子做錯事,先問清楚原因

很多“叛逆”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的叛逆,而是媽媽在批評孩子之前,沒有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孩子想要解釋,媽媽們又不聽,造成孩子明知故犯越來越叛逆。6歲以下的孩子做錯事,一方面是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一方面是試探父母的底線。

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媽媽們要搞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認真聽孩子說,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有了充分的溝通和交流之後,媽媽更容易懂得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會理解媽媽的辛苦,減少叛逆的行為。最後紫月媽為家長和粉絲們推薦——《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與《陪你長大》,鍛鍊孩子的認知能力,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用貼近孩子生活的浣熊一家的故事,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養成好習慣,塑造健全人格。故事主題鮮明,每一個故事都能讓孩子從中學到道理。《陪你長大》共30冊,分別從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5個角度豐富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並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無能的媽媽,大多喜歡做這4種“無用功”,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