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好久沒見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在今年冒了個泡,由他主演的電影《逃離比勒陀利亞》於3月6日在英國上映,但這部片卻是他於2017年參與拍攝的影片,只是很不湊巧今年才與大家見了面。


自《哈利波特》系列後,比起長開後一路美到底的艾瑪,丹尼爾的身高似乎就停止了,成為他演員道路上的一塊短板,從少年偶像到實力派演員的轉型,是丹尼爾必須也且唯一的一條路。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早早認識到這點的丹尼爾,後期不是去參演舞臺劇《戀馬狂》,就是挑戰各類型不同的角色,《黑衣女人》裡的律師,《殺死汝愛》裡的大學生,《維克多·弗蘭肯斯坦》裡的馬戲團青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瑞士軍刀男》裡的死屍曼尼(這部片很有意思,有機會金柯基君會跟大家好好說道這部電影),或者是犯罪傳記電影《絕對統治》裡的FBI特工,幾乎每個角色都沒有重複,演技在不斷的磨礪中變得可圈可點。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今日金柯基君向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逃離比勒陀利亞》拍攝製作於2017年,弗朗西斯·安南自編自導,由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山姆·尼爾、伊恩·哈特、丹尼爾·韋伯、內森·佩吉等聯袂出演,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78年因為參加非洲人民大會秘密反種族隔離行動而被視為恐怖分子鋃鐺入獄的蒂姆·詹金(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飾演)和斯蒂芬·李(山姆·尼爾 飾演)策劃越獄活動併成功逃離的故事。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逃離比勒陀利亞 Escape from Pretoria

導演: 弗朗西斯·安南

編劇: 弗朗西斯·安南 / L·H·亞當斯 / 卡羅爾·格里菲思 / 蒂姆·詹金

主演: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 伊恩·哈特 / 丹尼爾·韋伯 / 內森·佩吉 / 斯蒂芬·亨特 / 更多...

類型: 劇情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澳大利亞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20-03-06(英國)

片長: 106分鐘


& Before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如果可以重來,金柯基君認為南非白人蒂姆·詹金和他的小夥伴斯蒂芬·李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去大街上放置那些宣傳單炸彈,即使後來倆人被捕站在法庭裡聽著自己的判決,那12年和8年的有期徒刑,也是值得用來換取漫天飛舞的反種族隔離言論宣傳單。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那個年代的南非正處於種族隔離制的黃金時期,天生優越感的白人可以在南非高高在上的生活、工作,有專屬的海灘、休息室、車廂,而土著黑人們卻像蟑螂一樣被摒棄和隔離,甚至連他們的一呼一吸都是罪惡,終日活在沒有言論自由、命如草芥的陰影中。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這樣的高壓下,有那麼一群人站了出來,曼德拉、西蘇魯、丹尼斯·戈爾德貝格,還有數之不盡的自由戰士,選擇為了種族平等而戰。主人公蒂姆和斯蒂芬便是其中的一員,他們的行為,在白人眼中是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和種族,倆人被送去比勒陀利亞白人男子政治監獄服刑。


& DAY 1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每座監獄裡都有一個前輩,因試圖通過暴力革命推翻種族隔離政府的罪名而被判處60年有期徒刑的丹尼斯·戈爾德貝格便是比勒陀利亞白人男子政治監獄裡的老前輩,他熟悉這座監獄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他了解這座監獄的每一位預警,他第一眼就看出了蒂姆和斯蒂芬妄圖越獄的想法,年輕人有想法是好的,監獄是一座混凝土澆灌的墳墓,只有長期保持一種積極的勢頭,才能有動力地生存下去,即使是越獄這樣荒謬的想法,當然,每一個關進來的新人,都想過這件事,包括他自己。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 DAY 23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條條大路通羅馬,條條隧道通監獄。每一個被困在其中的犯人們,誰不向往監獄外自由的世界,誰不想念那些牽絆著自己的家人們。政治犯馬克·雷諾·溫特無時無刻不期盼著與兒子團聚,察覺到蒂姆和斯蒂芬的意圖,他毫不猶豫加入了這個逃獄小分隊。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挖隧道嗎?不,沒用的,這座監獄外面就是正常的市鎮街道。引起暴亂嗎?也沒用的,監獄圍牆上每日槍不離手的布爾克人可不是吃素的。只有鑰匙,做出可以打開所有監獄大門的鑰匙,便能堂而皇之地離開這座墳墓,這是蒂姆的瘋狂想法,但,萬一成功了呢?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比勒陀利亞白人男子政治監獄,從大門走進去後,再到監獄裡每個犯人的小房間,有整整15道門,還有一道電動門,每道門都需要不同的鑰匙來打開。沒有金屬,可以用木頭,反向紋理製作,這樣的木頭鑰匙也能頂金屬鑰匙使用。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雖然監獄裡的其他人並不同意蒂姆他們的逃獄計劃,但是暗地裡幫助有越獄想法的夥伴們,已經成為這座監獄裡的一種默契和團結,在用了無數次血和淚的吸引後,蒂姆成功製作出了打開犯人房間內鐵門的鑰匙和工具,接著就是走廊鐵門,通向管理處的鐵門。


& DAY 74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有了鑰匙,那是不夠的,必須得一把一把鎖的試開,每個夜深人靜的晚上,成為蒂姆最恐懼也最刺激的時間,這樣的心理壓力讓他備受折磨,白日裡,獄警時不時地查房,翻箱倒櫃地翻東西,讓蒂姆不得不把做好的鑰匙分開藏了起來,他也很害怕,也許哪天自己就撐不住了,但希望不就是這樣堅持下去才有的嗎?!離成功,也許只有一步之遙了。


& DAY 296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在監獄裡,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當然,也會常常一個細節堵死了一個人所有的努力,負責垃圾清運的黑人小夥兒被絞刑處死了,蒂姆的外界信息獲取渠道沒有了,不過,好在上帝是公平的,當一扇門合上時,另一扇就會開啟,利用獄警們晚上看電影的機會,蒂姆和馬克終於有驚無險地試用了所有的鑰匙,成功地打開了通往出口的每一道門(除了那道電動門),還找到了一個暫時的藏身之所儲物小屋。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 DAY 404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蒂姆的一次意外拔牙,讓他看到了正在修建的炮樓,這個突發的事件不得不加快了逃獄的進程,他們必須在炮樓修建完成前順利逃出監獄。15扇門,他們為此偷配了39把鑰匙,經過無數次的冒險試開,踩了多次點,終於確定了逃跑的路線,從牢房溜進走廊,下樓進入管理室,穿過管理室,打開最後五道大門和一道電門,穿過空曠的院子,監獄的大門就在眼前。逃獄計劃並沒有獲得大家的認可,在他們看來,如今的自己至少還能在監獄裡擺弄擺弄櫥櫃、鋸鋸木頭,可到了監獄外頭,他們沒法生存,他們選擇不跟蒂姆們逃獄,是因為他們根本無處可去。逃獄小分隊始終還是蒂姆、斯蒂芬、馬克三人。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這一點讓金柯基君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贖》裡監獄的那幫囚犯們,長期的關押已經讓他們與社會完全脫節,即使外放出去,格格不入的他們沒辦法跟正常的人類融入,最終只能選擇自殺來結束這悲慘的一生,比勒陀利亞白人男子政治監獄的他們也是一樣,關得越久,越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 The end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逃出去的三人坐上了去約翰內斯堡的計程車,他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沐浴著燦爛的陽光,他們越過邊界,穿過莫桑比克、坦桑尼亞,最終到達倫敦,義無反顧地再次參加了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繼續反對種族隔離,即使在前方等待著他們的,是那遙遙無期的逃亡和南非歷史上最大的搜捕行動。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介紹到這,金柯基君全片看下來還是很動容的,多場試用鑰匙開鎖的戲份讓人看得窒息而又緊張,丹尼爾也將蒂姆承受壓力、情緒難以控制的一面演繹了出來,雖然劇情走向比較單一,導演想要表達的抗爭種族歧視的思想沒有完全融入在片中,但不得不說,這算是金柯基君近期看到比較引人入勝的一部電影了,七分刻畫人性,三分描寫逃獄,沒有高偉光正、奇淫巧技、英雄主義,滿滿真實和誠意。


自由的脫逃,一場讓人屏住呼吸的越獄 ——《逃離比勒陀利亞》

有想要了解的電影劇集或影視明星嗎?回覆留言,也許下期就有驚喜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