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索爾之子》,看中國電影離奧斯卡有多遠

從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索爾之子》,看中國電影離奧斯卡有多遠

不得不承認,奧斯卡金像獎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力爭參加,與有榮焉。如果有人還說奧斯卡是美國人的電影獎項,不想投其所好,可有可無,那隻能說明自己牙倒了,吃不了葡萄還說葡萄酸。

從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索爾之子》,看中國電影離奧斯卡有多遠


從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索爾之子》,看中國電影離奧斯卡有多遠

《索爾之子》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6)

最佳外語片

從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索爾之子》,看中國電影離奧斯卡有多遠

其實,《索爾之子》的故事很簡單,就是講奧斯威辛集中營裡,從關押的猶太人中選出年輕力壯者組成特遣隊(Sonderkommando),專門負責秘密處理犯人屍體,把一具具屍體搬到地下毒氣室,一批一批燒掉,然後把一車一車的骨灰,一剷剷掀到河裡。其實他們工作幾個月後,也是會被殺的。該組織的成員之一索爾,在一堆屍體中偶然發現一個男孩,便認定是自己的兒子,於是想盡辦法把屍體藏起來,並努力要找到一個猶太教士,為兒子禱告後埋葬。

在納粹的戒備森嚴之中,他的這種不顧一切的行為被同伴說成“為了一個死人而棄活人於不顧。”事實上,他可能根本就沒有兒子,所謂的“兒子”只是他的一個執念,代表了某個無辜的生命,從而表達了對生命的尊重和信仰。


就這樣一個單一線索單一視角的簡單影片,因為全新的拍攝手法和影像語言,使得《索爾之子》成為集中營電影的新高度。

從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索爾之子》,看中國電影離奧斯卡有多遠

影片採用了1.33:1畫面比例(就像《刺客聶隱娘》),而非流行的寬屏比例,有意不肯向觀眾透露更多的背景信息,讓人集中在眼前的主角身上,從而產生閉塞和逼迫的感覺,完全無法跳離出這個故事劇情。拍攝用的大都是自然光,顯得氣氛陰暗沉鬱,而背景故意採取虛焦和模糊化處理,讓人看不清主角所處的環境及周身情況,只能隱約地看到屠宰場一般成堆的屍體,但你能真實地感受到危機四伏,對生命有一種茫茫的威脅。手持攝影寸步不離地貼身跟拍,全部都是近景特寫,放大了聚焦在主角一個人身上,劇烈的晃動,命運的不定,讓人看久了眼睛不舒服——乾澀的痠疼,沒有眼淚!

片中都是真實的自然音,死一般寂靜,偶爾傳來幾聲呵斥、槍響和慘叫,音效驚人,讓人毛骨悚然。直到劇終後出字幕時,才有了一段電影配樂,突然響起的提琴聲,彷彿牽繫著人的心絃,拉過來又拉過去,那是刀割的感覺,痛並苦著。

顯然,這是一部讓人感受的電影,好像看不出啥名堂,但是身心震顫瑟瑟發抖——在陰雨連綿的春天裡,不寒而慄。

很難想象,這是拉斯洛·傑萊斯的導演處女作,其獨特的創新技法,嚴絲密縫,看不出破綻,堪稱大師。而男主演格扎·羅裡格更神奇,他只是個詩人,但表演起來太有感覺了,被動的外表下有一股內心的衝動,但臉上始終是沉默而絕望的表情,近在眼前,卻揮之不去,讓人印象深刻。只有當索爾給“兒子”的屍體擦洗時,他的臉上才難得地見到一絲笑容,散發出慈愛的光輝,彷彿在家裡。

最後,當“兒子”的屍體被河水沖走後,爬上岸進入小棚屋裡的索爾,看到(或許是幻覺)門外有個小孩離開,他的唇角才露出不易察覺的微笑,那是一種解脫和釋然吧。

從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索爾之子》,看中國電影離奧斯卡有多遠

這部投資僅150萬歐元的小成本獨立電影《索爾之子》,卻在電影頒獎季中呈現出壓倒性的優勢,幾乎無出其右者,凡是有設最佳外語片獎的,盡數歸其所有,還順手掃了一下戛納電影節。

我們回顧一下最近十幾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像意大利的《美麗人生》、西班牙的《深海長眠》、日本的《入殮師》、伊朗的《一次別離》,奧地利的《愛》,包括中國臺灣地區的《臥虎藏龍》等,基本上可以看清奧斯卡獎的藝術標準,並給自己選送的影片號脈。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向關注大背景或特定環境下全世界人民共通的價值觀和人際關係,比如生命、愛和人文精神,一個好的故事與題材,再加上有特點的藝術手法,無需標新立異,不必先鋒實驗,只要把一個故事講得實與透,就會顯出其深、沉、重的份量,足以震撼人心,併發人深思。

為什麼中國內地電影自張藝謀、陳凱歌以來,國際大獎無數,但是年年“申奧”,年年失手?就是因為所選非片,鑽了藝術的牛角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