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70歲赴京,全城商鋪自發停業,沿途100裡百姓磕頭送行

一、詔書千里來,百姓沿道路一百多里,磕頭相送

1880年8月11日,從紫禁城發出的一個詔書,前往遙遠的新疆。

詔書上說,朝廷面臨嚴峻的問題,危機四伏。皇帝特別需要有戰爭和豐富管理經驗的人來擔任軍機大臣。

這時,年屆70的左宗棠正在為發展新疆進行經濟、教育、行政等方面的大幅度改革。


左宗棠70歲赴京,全城商鋪自發停業,沿途100裡百姓磕頭送行

遠見卓識,有魄力的人,不分年齡大小,總是能衝破樊籠,這來自於智慧與自信。

接到皇帝詔書,左宗棠從新疆哈密啟程,在1880年12月22日抵達甘肅蘭州。

這個在西北廣闊的土地建立功業的人就要離開了!消息很快傳遍了甘肅全境。老百姓心裡明白,70歲的左宗棠離開甘肅,這意味著一去就是永別。

據史書記載,甘肅所有的城鎮、村莊都將他的離任,作為當時唯一議論的話題。

100多年前通訊極不發達的甘肅,能將一個人的離職事件發酵、成為熱點事件,這個人需要足夠的影響力!

這個讓人害怕、相信、又尊敬的左宗棠,讓人們內心無比的留戀。

離開蘭州的那一天,全城所有商鋪停止營業,人們為他送行。城外沿途一百多里的路上排列著百姓,他經過的時候,人們向他磕頭表達深深的敬意。

左宗棠70歲赴京,全城商鋪自發停業,沿途100裡百姓磕頭送行


一個官員得到如此尊重與擁戴,這是最大的榮耀與價值。

1881年2月24日左宗棠抵達京城。幾乎同時,中俄簽訂條,清朝從俄國手裡收回了新疆的伊犁。

二、京城受皇太后接見,鐵血硬漢柔情灑淚,太后贈咸豐皇帝使用眼鏡

來到京城門口,他被人強行拉下馬來,看門人讓他交40000兩白銀,他很是驚異。

原來城門口有一個慣例,所有結束任期、奉詔進京的高官在城門口必須交納一定的銀兩,才能入城。有的官員一次交納10萬兩。

細節決定成敗,清王朝已經有了沒落的濃濃氣息。

“這種錢堅決不交!皇帝讓我來京城,如果見皇帝都要交錢,你去給朝廷要去!我是一分錢也不給。”

左宗棠被擋在城門外,一呆就5天,最後還是被放了進去。

對於無理或者無恥,善良與屈從真不是好的辦法。

左宗棠70歲赴京,全城商鋪自發停業,沿途100裡百姓磕頭送行

第二天,慈禧太后因有重病,由慈安皇太后接見左宗棠。

這位風塵僕僕從新疆哈密來到京城的老臣。第一次見到慈安皇太后竟然哭了起來。

慈安皇太后向來深明大義,生就一副熱腸。

他對左宗棠及其經歷的艱辛,深深地理解,她先說一句:“左愛卿,您受委屈了,您受苦了。”

這個70歲老人堅強的情感防線崩潰,多年來,他一直遭受他人反對與非議,但他意志堅如磐石。

但內心最終承受不了一句溫暖的問候。

溫柔最有力量,老子的話很有道理。

皇太后看到了他哭泣,問他為什麼哭。他說一路風沙大,入眼所致。太后問他如何保護眼睛。他說,戴墨鏡。因為受太后接見,戴墨鏡有所不恭,沒有戴。

左宗棠70歲赴京,全城商鋪自發停業,沿途100裡百姓磕頭送行


慈安執意他戴上。左宗棠不小心將眼鏡掉落在地上,摔碎了眼鏡。

慈安讓太監拿來咸豐皇帝戴過的眼鏡,送給他。他深受感動。

接受慈安太后接見之後,恭親王向他引見其他眾權貴,第一個是官文。

太平天國時期,官文任湖廣總督,是滿人貴族。他曾經對左宗棠這個小小的官員,極其傲慢輕視,以“那個師爺”稱呼左宗棠。

此時在京城重逢,左宗棠對官文說,你一定記得我,我就是你曾經說的“那個師爺”。官文非常尷尬。

有時,你所輕視的人,多年以後成就的高度會讓你仰望。學會謙卑平和,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真的很重要。

左宗棠被任命為軍機大臣,掌管兵部大權。

三、身患重疾,依然勤於政務;18年海軍夢碎,老淚縱橫

按照慣例,升為高級官員任命書由太監宣佈,任職官員要給太監一個大紅包。左宗棠給太監100兩白銀。太監非常驚訝,他心想估計給太監太多,嚇著了太監。

結果太監問他,咸豐皇帝的那幅眼鏡的事情,顯然太監認為150兩銀子太少,給他找事。後來他才知道,需要給太監紅包10000兩白銀,最後恭親王替他給了太監8000兩。

左宗棠深深感到太監群體對清廷官員的裹挾與壓制。通過這件事情他明白,自己不適合在京城做官。

左宗棠70歲赴京,全城商鋪自發停業,沿途100裡百姓磕頭送行


慈安太后接見左宗棠幾天後就去世了。

當時外界的人認為慈禧太后一直病重,大家覺得是慈禧死了,結果說是慈安去世,都非常震驚!

“不正常,不正常!我前幾天見她好好的。”左宗棠衝出門,大聲喊叫。

恭親王費大力氣勸他,後來還是有太監把他的話告訴給慈禧。

沒有多久,左宗棠就被調任離京去做兩江總督。

1861到1881年,咸豐皇帝去世後的這20年,慈安和慈禧太后聯手統治清廷。

這20年,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等都被相繼鎮壓;清政府又從俄國人手上,收復了新疆伊犁。漢人在朝廷勝任高官的人數越來越多。

這一切都是慈安皇太后主政帶來的成績,說明這個行將沒落的清政府,有一定能力治理好國家。

慈安太后死後(當時民間與宮廷都認為被慈禧害死,只是猜測,無據可靠),慈禧太后開始執政。

此後,中國幾乎受盡所有的屈辱,滿人在各省當官的比例又大幅上升。協助慈安皇太后主政的恭親王后來遭慈禧免職。

左宗棠70歲赴京,全城商鋪自發停業,沿途100裡百姓磕頭送行

慈禧的主政對清朝是個災難。有器局、智慧與擔當的官員,是百姓之福。

此時的左宗棠虛弱多病,想退隱回家,但朝廷執意讓他繼續為職。

有一次他到上海巡查,外國移民鳴炮13響,向他這位功勳卓著的老臣致敬,這可能是外國人首次向一名中國官員鳴炮表達敬意。

1884年1月,70多歲的左宗棠已經無法站立,但仍舊視察轄區的水利工程。

1884年6月13日。他抵達京城負責全國所有的軍事事務。

因為慈禧放眼全國,沒有一個像左宗棠那樣德高望重,能讓人歎服的官員。

德行與能力折射的光芒,有時會讓忌恨你的人也去靠近、仰望。

1884年12月14日左宗棠到達福建。福州,這是他18年前與太平天國起義軍作戰地方。

他的理想是在福州建立一支屬於中國的海軍?可惜18年後,福州的船政局已成廢墟。這18年來,他給朝廷寫奏章幾百份,但中國的海軍毫無進步。左宗棠放聲哭泣。

1885年9月5日,75歲的左宗棠去世。

至此,清廷政壇的一顆巨星隕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