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本来谈好的九十斤小米算,为何掌柜又说按一百斤小米?

《大染坊》是著名的商战经典,也是近代民族轻工业创业史诗。虽然已经播出近17年了,但在豆瓣上评分仍然高达9.1分。

《大染坊》本来谈好的九十斤小米算,为何掌柜又说按一百斤小米?

15岁的小乞丐陈六子,差点冻死在那个寒夜,被染布作坊的掌柜周家通所救,认作义子,留再染布作坊,从而开始接触了传统的染织业;后来又偶然结识日后成为山东最大工业家的苗海东,以其为榜样,最终开创了一代可以与洋印染媲美的民族染织业,完成了不可能的逆袭。

在整个过程中,陈六子对人生的理解和智慧,除了去书棚听说书,习得善良与大义外,其实义父周家通和刘师傅之间充满传统中华文化的为人处世精髓的精彩博弈,也是后来陈六子最终商业智慧的源泉。

《大染坊》本来谈好的九十斤小米算,为何掌柜又说按一百斤小米?

其实传统的印染作坊,和很多传统中餐店是一样的。真正掌握这个作坊或者这个店的生存的,不是掌柜的,而恰恰是大师傅,因为大师傅掌握着“核心技术”。

往往一各作坊或者一个店,正是因为大师傅的出走,而不得已关门。即便到了后来陈六子高薪聘请日本技术员,也逃不出这个藩篱,因为离开了人家的技术,你染出来的布脱色,卖不上价。

不管你认不认,别说以前,就是放到现在很多没有标准化流程的传统店铺也是如此。所以传统店铺的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边际成本”过高。掌柜和大师傅之间不是完全的协同互利关系,而是有着典型的零和博弈关系。

《大染坊》本来谈好的九十斤小米算,为何掌柜又说按一百斤小米?

周掌柜和刘师傅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周家的作坊生意规模太小,效益又差,为了勉强维持家人生活,就完全靠着刘师傅来维持这个作坊。

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周掌柜名义上是老板,但实际上作坊的“主要利润”却归了刘师傅。刘师傅也非常懂得“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因为刘师傅真的去了其他的大作坊,反而享受不了这种一个月80斤小米、一日三餐顿顿吃白面、初一十五还要喝两盅的连主家周掌柜都享受不了的“太上皇”待遇;但是如果吆价吆狠了,周掌柜承受不起,则鸡飞蛋打一拍两散,得不偿失。

无论是周掌柜还是刘师傅,在博弈的过程中,无论里子如何?面子上一定要讲究过得去。无论什么结果?都要让彼此下得来台。

《大染坊》本来谈好的九十斤小米算,为何掌柜又说按一百斤小米?

刘师傅在染坊休息的时候,主家不在,他柱子把灯挑亮一点,反正又不是烧你家的油,这就是对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根本不会顾及别人的成本;但当周夫人来给他送晚餐的时候,他又立刻抱怨柱子把灯挑的那么亮,不懂得替主家节省,完全是一副替主家考虑,非常尊重主家的工人的角色。

在生意好的时候,刘师傅更是希望能够“榨干”自己的剩余价值。刘师傅上来说功劳,“咱买卖越做越红火,周村城里头差不离一半的布都让咱们给染了”,顺势就推出“咱的工钱是不是也该涨涨了?”

其实理论上,对生意好坏负责的是周掌柜,刘师傅无论生意好坏,都只应该享受“一个月80斤小米、一日三餐顿顿吃白面、初一十五还要喝两盅”的待遇。因为生意不好的时候,刘师傅享受的内容就是周掌柜的成本,所有生意场中,投入成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得利益。

但是周掌柜并没有翻这个理,而是指出了生意好真正的功劳在于寿亭(陈六子),这其实是在一个商业流程中的,生产与销售两个环节。意思营收增加在于生产节省成本,而销售扩大收益。

虽说是自己的干儿子,但是年底不能薄了人家吧。意思就算涨工资,也应该给寿亭涨。实际上就是把刘师傅提出来的100斤小米的要求给驳回了。

刘师傅却说了一堆寿亭不该拿钱的理由,他是你干儿子,也是未来女婿,肉烂在锅里,你给他都不能要,你对他有救命之恩,所以他不应该要。言下之意就是,不给寿亭,少分一份,就应该给自己。

刘师傅最终退了一步,要价90斤小米,并且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出了门说不定有多少人家来请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刘师傅自己其实心也是虚的,因为这是在要挟周掌柜。周掌柜怕一拍两散,其实刘师傅自己也怕。

《大染坊》本来谈好的九十斤小米算,为何掌柜又说按一百斤小米?

如果周掌柜是个钢铁直男,去和他理论。生意不好,家里困难的时候,腊八节我们家包了点饺子,你都拿眼睛瞄着一个个数过,我们一家人没得吃,想给采芹留下五个,都怕你不高兴,没敢留。现在生意稍微好一点点,你又来提涨待遇,没见过你这样贪得无厌的。

这结果损失最大的必然是周掌柜,刘师傅没得到想要的待遇,面子也没保得住,只能走人,周掌柜还得重新再找人,生意断了不说,关键自己弄不好就得关门,喝西北风。如果刘师傅厚着脸皮没走,那麻烦更大,他随便浪费点物料,就会大规模增加周掌柜的成本。

刘师傅提出了90斤小米的时候,他的底牌就被周掌柜给看穿了。但是周掌柜在答应90斤小米待遇后,主动提出,“算了,100斤吧。别因为这10斤小米弄得心里头不痛快。”这句话一语双关啊。

《大染坊》本来谈好的九十斤小米算,为何掌柜又说按一百斤小米?

周家通作为一个掌柜,他能够在生意不好的时候,那么贴着刘师傅,就说明他更懂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就算给刘师傅90斤小米,无论自己还是刘师傅,谁的心里都不会舒服。周掌柜自己感觉被人敲诈了;刘师傅觉得自己要少了,而且还得罪了周掌柜,大家彼此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因为企业要想持续有效益,要想发展,作为企业家不但要防止随时可能出现的人才带着技术出走,使得企业中断;还应该增加绩效,提高工人干活的动力。也只有这样,周掌柜才能够避免最大损失,得到最大的利益。

《大染坊》本来谈好的九十斤小米算,为何掌柜又说按一百斤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