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令歐洲膽寒的中國皇帝,若非病死必徵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在人們的印象中,中國歷史上使歐洲害怕的皇帝只有“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一人,他一生中曾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先後征服中亞,東歐地區,在歐洲大陸的威名直到今天都不曾墮落絲毫。然而,真正令歐洲膽寒的皇帝卻不是他,而是另一位皇帝,當時的歐洲人都說,憑藉那位大人的雄才大略,如果沒有突然病死,一定會征服歐洲。


一個令歐洲膽寒的中國皇帝,若非病死必徵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紀錄片《中國通史》中,西遼建國那一集最讓人印象深刻,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原來中華大地上竟然還出過如此君主。遼德宗耶侓大石,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也是西遼的開國皇帝。他最讓人敬佩的,除了開拓進取、一往無前的精神外,還有他的家國情懷。雖然人們都拿他和耶律阿保機相比,但是他的成就,已然凌駕於祖先之上。


一個令歐洲膽寒的中國皇帝,若非病死必徵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1087年,耶侓大石出生於上京,他聰明好學,能騎善射,兼通漢文和契丹文。在別人眼裡,耶侓大石天生就是幹大事的料,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一定會將遼國推至頂峰。1115年,耶侓大石中了進士,根據《遼史》記載,他還是遼朝中唯一中進士的人。在那之後,耶侓大石入了翰林院,又接連升任泰、祥二州刺史,還有遼興軍節度使。


一個令歐洲膽寒的中國皇帝,若非病死必徵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1122年,金軍大舉進犯遼地,天祚帝耶律延禧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即刻選擇逃亡。耶侓大石無奈之下,只有擁立耶律淳即位,建立北遼。耶侓大石本欲聯合北宋抵抗金軍,但北宋卻執意收回燕雲十六州,竟然派兵攻打北遼。然而,北宋的20萬大軍被耶侓大石一舉擊潰,沒想到的是,金軍卻趁虛而入,攻打天祚帝。


一個令歐洲膽寒的中國皇帝,若非病死必徵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由於天祚帝堅決不採納耶侓大石“養兵待時”的建議,一心想要與金軍決戰,所以耶侓大石率領200名親兵逃離,準備日後東山再起。不久之後,遼國淪陷,耶侓大石痛心疾首,他一路西行,沿途收編了大量兵馬,遇到反抗他的小國就出兵攻破。在勢力快速增長之後,耶侓大石又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慢慢鞏固實力,同時儲備兵馬糧草,準備日後的戰鬥。


一個令歐洲膽寒的中國皇帝,若非病死必徵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直到1134年,耶侓大石建立西遼,在眾人的擁護下,他成為了西遼的第一任皇帝。當時,塞爾柱帝國是中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其範圍覆蓋如今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地。由於西遼位於邊疆,一路上的勞頓使兵馬死傷無數,他的7萬遠征兵在沒有到達金國之前便被撤回。從那以後,他便把進攻的重心放在西方的伊斯蘭世界。


一個令歐洲膽寒的中國皇帝,若非病死必徵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要想征服西方,最重要的就是把強大的塞爾柱帝國擊敗,而在1141年,塞爾柱帝國卻提前集結10萬伊斯蘭教徒對西遼發動聖戰,耶侓大石在撒馬爾罕附近的卡特萬與之決戰。最後,耶侓大石大敗敵軍,一舉奠定了中亞的霸主地位。可惜的是,耶侓大石在兩年後就因病逝世,再也沒有徵服歐洲的機會,而耶侓大石也被歐洲的基督徒稱為“約翰王”,一直是他們的精神領袖。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著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