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難以實現?使用“目標-路徑-方法”模型自我診治

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想要學點什麼東西,做點什麼事,如果不去考慮什麼競爭排名,真的比過去的人要輕鬆很多,我們需要的也許只是挖掘和組合。

在我上一篇文章 中,我從那本書中得到的最大收穫就是一條能高效產出的思考路徑。我開始意識到,我以前把路徑與方法混為一談。思考路徑是一條指向目標和結果的地圖,而方法則是打通或跨越路徑上的障礙的工具。一旦把方法與路徑區分開來,我才知道怎麼把它們整合起來。

在想清楚路徑與方法的區別與聯繫之後,我自然而然就感覺到應該還缺一個要素,那就是“目標”。

當把“目標-路徑-方法”這三個概念組合在一起,我認為找到了“為什麼我們難以實現目標”一種解釋。它同時也是達成目標的完整框架,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據此來制定完整的計劃。我們按照這個思路來看看“為什麼我們難以實現目標”。

目標難以實現?使用“目標-路徑-方法”模型自我診治

一、為什麼我們難以實現目標

我們先分析三種情況。

1、有地圖有方法沒目標,也就是我知道該怎麼做,也有能力做,但因為缺少明確的目標,或目標定的太低,或者乾脆沒有目標,我們常常會動力不足,以至半途而廢,不能取得顯著的成績。

2、有目標有方法沒地圖,就像我們在森林裡迷了路,雖然我的目標就是走出這片森林找到回家的路,就算我們的速度很快,但不知道怎麼走才是安全且正確的路線,這樣我們還是不能快速達成目標,也許走在錯誤的方向上也說不定。

3、有目標有地圖沒方法,即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該怎麼做,但我難以打敗行進路線上的怪獸,只能止步於此。縱然心中有明月,卻只能隔空仰望,不能親手觸碰。

上面的道理很簡單,如果三個要素中有一個做得不好,我們就難以做出好成績。但現實的情況比上述三種情況更加糟糕。有時我們既無目標,又無路徑,也無方法,整個就是三無狀態。

另外,有人可能會覺得,我們既有想要達成的具體目標,也從別人那裡聽過成功經歷、思考方法和工具,但為什麼還是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我的解釋是,雖然有目標,有路徑,也有方法,但它們並不匹配。

比如我確實想要減脂瘦身,也知道把大象裝進冰箱總共分三步,還學過番茄工作法,但是它們之間根本不匹配啊!對於減脂瘦身的目標來說,這三個要素是不完整的。雖然有點誇張,但道理一樣。我們並沒有針對目標,把“目標—路徑—方法”有機的組合起來,從而設計出能抵達目標的完整計劃。

我們學過很多方法和道理,但是總覺得學了沒用。我現在認為,這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用,用在哪裡。而有了匹配的目標和路徑,我們就知道在實現什麼目標時用什麼方法,遇到什麼障礙時用什麼方法。

目標難以實現?使用“目標-路徑-方法”模型自我診治

二、回想達成的目標與未達成的目標

下面,我們回想一下,在我們曾經成功達成某個目標的過程中,是否完整的包含三個要素。另外,在那些未能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是否在某些要素上做得不夠好。

1、我的閱讀經歷

目標:最初閱讀的目標是為了樂趣,所以我常常看些外國小說,也許還暗含想要顯得有格調的目的吧。之後閱讀我是為了瞭解實實在在的知識和工具,所以經常看些外國暢銷的方法類書籍。現在閱讀的目標是為了構建自己的心智模型,也就是擴展對世界的認知,我想把書與現實連接在一起。

路徑:過去我讀書基本上只讀一遍,不做筆記,做也只是抄寫幾句看起來很美或很有道理的話,也不寫讀後感,更不知深入思考為何物。現在的讀書路徑是:

  • 先完整的讀一遍,理解大概的內容。
  • 再讀一遍,同時寫讀書筆記。梳理文章邏輯脈絡,並記錄閱讀時產生的想法。
  • 以“搞清楚到底對我有什麼用”為目的寫讀後感。在這一步,自己會針對原書的邏輯脈絡,整理自己的個性化理解。
  • 發佈文章。

這一讀書路徑是我在萬維鋼的《萬萬沒想到》中收穫的,非常感謝萬老師。寫文章是自己添加的步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逼迫自己更深入地思考。

方法:以前我讀書毫無讀書方法可言。有人可能認為上面不就是一種讀書方法嗎?但我現在認為“方法是為了解決路徑上障礙的工具”。而上面我們並沒有說明遇到的困難,因此它只是路徑。如果在行動路徑上遇到了困難,才需要方法。

比如一本書我連一遍都讀不完,那麼我就要思考遇到了什麼障礙。如果是因為時間不足,那就需要時間管理的方法。如果是內容太難理解,那麼我就需要從更基礎的書籍讀起。另外,如果我不知道怎麼做讀書筆記,那我就需要學習讀書筆記的方法。我不知道怎麼與其他知識聯繫起來,就可以看看別人的經驗和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寫作會刺激我們思考,如果能用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理解,那麼基本上就掌握的差不多了。我現在能體會到讀書的好處,和自己開始寫作有巨大的關聯。為了寫的好,只能深入的想。

在發現上面的框架後,我突然想起古典老師曾在得到專欄《超級個體》中的一篇文章,文中介紹過“車-日-路”模型。我當時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現在看來兩個模型有八九分相似。“車”代表我們自己,“日”代表我們的目標,“路”代表通往目標的路。制定目標,選擇路線,提升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目標難以實現?使用“目標-路徑-方法”模型自我診治

“車日路”模型-來自網絡

古典老師那篇文章是我在去年比較早的時候看過一遍,之所以現在回想起來,大概就是因為發現了一種相似性吧。而這種相似性是從原作中難以直接發現的,更多時候只能靠自己主動思考發現,有時只要往前再推一步就行了。每當發現知識之間的關聯時,我就更加相信花時間深入思考是非常值得的。

2、“失敗”的減脂經歷

目標:我有時想要那種有勻稱肌肉的身材,有時覺得只要達到身體健康就可以了。目標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所以我有時訓練很勤快,有時就覺得有一點訓練就可以了。

路徑:我知道減脂最好需要有氧和無氧結合,然後還需要限制熱量的攝入,多吃飽腹感強的食物。但我沒有制定明確的訓練計劃,未設置難度上的進階梯度,也沒有針對減脂列出自己的飲食計劃。

方法:

減脂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障礙,我沒有找到全部的有效方法來克服。比如有以下常見的障礙,動力不足怎麼辦,與其他目標衝突怎麼辦,怎麼防止訓練受傷,怎麼安排時間,有沒有讓人放心訓練的場地,有沒有合適的裝備,經常出汗感覺洗衣服很麻煩怎麼辦,訓練一段時間感覺沒效果想放棄怎麼辦,出差了什麼辦等等。這當中有很多的障礙,不論我們是實際解決這些障礙,還是給自己做思想工作克服這些障礙,我們需要積累經驗和方法。

我想如果我們在減脂時能按上述過程來考慮,找到自己的薄弱點,就能有針對性的解決自己所面對的問題。我們自己拼出了一張通往成功減脂的地圖。所謂“健身先健腦”,也就是如此。

目標難以實現?使用“目標-路徑-方法”模型自我診治

“目標-路徑-方法”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框架,所以適用於很多目標。無論是學習目標,還是工作目標,或是其他什麼目標,都可以在這個框架下進行思考。我們可以設定自己的目標,制定自己的路徑,積累需要的方法。不知道怎麼定目標,市面上有方法。不知道怎麼設定路徑,看看走過的人是怎麼做的。不知道用什麼方法, 多看書多問人。如果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知道,那就用頓悟的方法吧!是的,頓悟也有方法!如果悟不出來,那就換個目標吧!

越是深入閱讀思考,我們就越理解這個比喻:讀書就像是玩(三維)拼圖。剛開始讀的書是最初的幾張碎片,我們很難看出它們有什麼聯繫。但是,隨著碎片越來越多,就能慢慢找到能連接在一起的部分。越到最後,已經形成的拼圖就越大,剩下的碎片就越少,這個遊戲就越來越容易。

目標難以實現?使用“目標-路徑-方法”模型自我診治

三、總結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介紹了“目標-路徑-方法”這一達成目標的框架,說明了“難以達成目標”的原因是三個要素的不足或不匹配,並用讀書與減脂的正反例子演示了這一框架的使用方式。這個框架只是一個簡單的組合而已。其實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想要學點什麼東西,做點什麼事,如果也不去考慮什麼競爭排名,真的比過去的人要輕鬆很多,我們需要的是挖掘和組合。

如果“目標-路徑-方法”這個模型對你也有所啟發的話,也歡迎讓我知道。

我是理查芒果,用心讀書,用心寫作,期待你和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