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大徵之後,明朝國力有多大損耗?

勞倫斯602


《明史》中記載:寧夏用兵錢糧耗費二百餘萬,朝鮮用兵錢糧耗費七百餘萬,播州用兵錢糧耗費二三百餘萬。

這三次戰爭,光是錢糧耗費就達到一千一百玩左右,基本上把前期張居正改革時留下的庫存用光了。

這還只是錢糧方面,要知道古代由於交通不便,出征打仗,除了作戰的部隊之外,往往還需要數倍的民夫來負責後勤保障工作,而這些民夫脫離田地之後,對糧食生產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由於民夫脫離生產,同時也會導致賦稅減少,明朝國家財政收入本來就是依靠農民的賦稅,賦稅減少,國家財政就會陷入危機。這對本來就不富裕的明朝朝廷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在這三次戰爭中,雖然是明朝勝利了,但是這三次戰爭傷亡都十分巨大,可以說是慘勝。這也就是導致了明朝的精銳部隊在這三次戰爭期間消耗殆盡。以致於後期面對遼東問題時無兵可用。

而後萬曆後期,由於天災不斷,讓經濟雪上加霜,同時朝廷黨爭不斷,關外的少數民族軍事勢力虎視眈眈,蠢蠢欲動,內憂外患正在向爆發點彙集。

可以說這三次戰爭基本上耗光了明朝張居正改革以來的所有積蓄,同時由於天災,腐敗等原因積重難返的大明朝開始走向了滅亡。


昭武十八年


萬曆三大徵,即寧夏之役、萬曆朝鮮戰爭、播州之役,三次戰爭消耗了明朝的大量國力,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爭丶氣


萬曆三大徵雖然都取得了勝利,達到了穩定邊疆,維護統治的目的,但也嚴重損耗了明朝的國力,據相關文獻記載,三大徵軍事開支達1100多萬兩白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