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诗,源自生活中瞬间灵感的迸发,非两句三年而得。”对否?

俏渔妹海鲜


写成一首优美的诗歌,除了灵感瞬间迸发。关键是知识的沉淀。素材的积累,生活的历练。任何作品原形都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提炼升华而成为优秀作品的。虽然不是经历两三年,也有一段成形过程。即是出口成章,那也是早已胸有成竹。好的作品是在不断揣摩,推敲,在炼字上下功夫,力求准确生动,感人。因此说好的诗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成的。而是诗人反复锤炼的结果。








步兰香407


一首好诗,看似很简单明了,读来有音韵美,好似欣赏一幅画,使人赏心悦目,浑然天成。其实,每一首好诗创作的背后,都是作者长期的生活、文化、经验的沉淀和积累,在某一情景中受到触摸而迸发创作出来的,是作者心境的自然流露。不是牵强附会,不是苦涩难懂,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下面就以我在春天踏青中寻找灵感创作为例来加以说明。

春天在无声无息中来了,春天在人们的期盼里,春天在长满新枝芽的树上,春天在微风飘荡的柳条上。春天在山上,春天在河里。春天在泥土的清香里。

去河岸踏青,看到一棵棵大柳树,舒展着无数的枝条,在微风中悠闲自得的飘来飘去,风情万种。很自然的想起了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整首诗虽然写得无可挑剔,但是,总感觉有点美中不足,整首诗更注重于静态美,更注重于它的形状和颜色美。整首诗缺少动感,我有感于这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和用心的感受。白天去看夕阳中的柳树,晚上又去看月色下的柳树,也创作了《咏柳》诗一首,我觉得这首诗更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和我心中柳树的形象。

东风抚柳万千条,风情万种扭细腰。春风有意来相会,化作柳絮满天飞。

我写的这首诗,全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风和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物联系到一起,把柳条在春风中飘舞的美好形象写的淋漓尽致。柳条在微风中摆动起伏的,就像伊人相会时的轻盈美好,从内而外都是美好和留恋,美好的形象在内心久久的回荡,内心的甜蜜和惊喜不言而喻。

有感于贺知章的《咏柳》,我才写下我心中的咏柳。


其正色


写一首好诗,需要灵感,可瞬间的灵感从何而来?肯定从平时勤奋努力而来。

唐代诗人卢延让曾写了一首《苦吟诗》,其中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说法。可见一首好诗,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

诗人需要灵感,他们需要认真的观察生话,认真的思索人生,认真读大量书籍来充实自己。

这表现在两方面: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代大诗人杜甫每天读书写作,家境贫寒的他笔耕不辍,他所处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战乱频繁,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始终没忘记写作,给后人留下大量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三吏》《三别》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体现了作者关心民众疾苦的感人情怀。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可以说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其间也是佳作频出。其实他旅游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没有这些亲身体验,就写不出那么多壮丽的诗篇。比如李白到庐山,就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到荆门,就写出“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到黄鹤楼就写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所以,任何佳作的完成,都需要千辛万苦努力才行。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这说明作者好词佳句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经过认真推敲所得。

综上所述,灵感不是随便就有的,它是经过诗人长期积累后的迸发,是心灵与智慧撞击后的火花。





海玉承翠


不全对,一首好诗它可能来源于三年的人生经历和积累,然后在某一瞬间倾泻。灵感的瞬间爆发也有,但好句好诗不常得。更多的好诗来自于诗人的积累,苦思,打磨。

“两句三年得”出自贾岛的《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全诗也在说得一好句很难,要作出让人欣赏的好句更是难上加难。


书店小二已上线


不完全对吧,一首好诗源于意境和灵感最佳的时候,才会一气呵成 ,形如流水。没有好的灵感和意境,写出来的总差那么一点。当然很多东西因人而异。

两句三年得,指的是真正的好诗。对于很多人来说,一辈子写出一句都算不错了。例如乾隆的诗,几万首 ,好的能挑出半句也难。

源自生活虽然可以写出很多不错的好诗,不过真正的好诗却不是那么容易写的 。好多人写了一辈子,也难出一句好诗。两句三年得 ,对于真正的好诗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周v亦


不一定的。

诗歌通常两种,一种是瞬间灵感,一挥而就,比如王勃写《滕王阁序》。

还有一种就是长期创作,几易其稿。灵感固然重要,推敲也是必要的。

第一种其实也是长期积累的厚积薄发,写诗当然需要天赋,但总是追求瞬间迸发免靠运气,还是要有一定的勤奋和锻炼。


莫争Moz


不对。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灵犀需要採摘,灵犀需要培养,灵犀需要力量,灵犀需要心房。灵犀的得到和运用是需要基础的,没有一点功夫岂能成?

一首好诗,当然源自生活,源自生活点点滴滴的积累。诗情画意,格调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试问,一首好诗,没有十年以上的用功能成吗?一首好诗是思想的精华,一首好诗是理念的磨砺,一首好诗是大众心声的摒发。

一首好诗,有着无穷魅力,一首好诗,焕发真正的生机,一首好诗,激发前进的毅力,一首好诗,也许能化解一个危急,一首好诗,让我们看见功底,一首好诗,让我们闯荡披糜。


驰骋万里45


“一首好诗,源自生活中瞬间灵感的迸发,非两句三年而得”

我觉得不对。“艺术源于生活”,每一首好诗也都来源于生活,或叙事,或抒情,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现实有感而发。这种感悟可能是日积月累的深情宣泄,也可能是突发灵感的瞬间迸发。但是,感觉到了,情感有了,能不能写出一首好诗表达出来,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功底的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的。而修炼这种写作功底和艺术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要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持续、刻苦的苦吟精神。

只有热爱生活,融于生活,善于总结,精于写作的人才能吟出一首好诗。一首好诗的诞生固然需要源于生活的灵感,但更需要躬耕不谢的师匠精神。




诗酒逍遥客


是的,两句三年得,主要是指姚合,贾岛等苦吟诗派的诗人,由于社会风气,这一批诗人过度锤词炼句,写出一些生硬刻板的诗,有意为诗,缺乏诗歌自然而然的灵动和美感,当然,虽是两句三年得也有部分佳作,并不能全盘否定,就好比我们不得已做某些事情,没有做好,但这是天赋问题,写诗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灵感,又不得不写,反复锤炼所得也无可厚非。


张潇潇吖


对鸭,就可比古代才华过人诗人刘禹锡,被贬十年后第一次被召回长安时,他毫不隐藏对敌人的鄙视和讥讽

有感而发的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朗去后栽。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朗今又来。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无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以上的诗是刘禹锡再度被贬灵感而发的名诗![灵光一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