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村姑考上了電視臺播音員,後成為陝西最美女主持人

大齡村姑考上了電視臺播音員,後成為陝西最美女主持人

2016年6月17日,在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圖書館,一位播音主持專業大二學生提出和陳愛美老師合影,陳愛美卻讓這位學生即興朗誦。

大齡村姑考上了電視臺播音員,後成為陝西最美女主持人

1976年陳愛美(前排右二)與展覽館的“縣館娃”合影

【人物簡介:陳愛美,1953年11月生於西安閻良,陝西電視臺播音指導,第二屆全國百佳記者,政協陝西省第九屆、第十屆委員會委員,2007年被省文化廳聘為“秦腔大使”。

1973年高中畢業,在臨潼縣第二生產資料公司當臨時工,隨後被抽調去省展覽館當“農業學大寨先進縣”講解員,1979年在陝西電視臺播音員招考中被錄取,1984年成為“陝西新聞”第一位口播主持人,1990年兼任秦腔欄目“秦之聲”主持人,走遍了三秦大地70多個縣區。】

陳愛美的丈夫李建民對妻子的評價是:“一不會做飯,二不會補衣,整天不沾家,就是有一張嘴巴。”

陳愛美知道丈夫又開玩笑,丈夫說的並沒有錯,因為從1976年當上陝西省展覽館講解員至今40個年頭,陳愛美就是憑著一張“信口唱來就是曲兒”的嘴巴,從《陝西新聞》到《屏幕與觀眾》、《歌曲欣賞》、《節目預告》、《天氣預報》和《秦之聲》等欄目主持人,凝結著她奮鬥汗水的榮譽花朵相繼盛放:1994年獲全國電視優秀播音作品一等獎;1996年在全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中,成為大賽綜藝類西北五省唯一銀獎;1997年獲第二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稱號;2004年6月榮獲陝西電視臺首屆觀眾最喜愛的播音員主持人稱號……

退休時已是播音指導,擁有廣播電視臺中播音系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陳愛美,仍惦記著能夠拜古調吟誦的專家為師,用傳統的吟誦方式傳播古詩詞。

大齡村姑考上電視臺播音員

1979年春夏之交是陳愛美人生的轉折點,26歲的她把婚期定在5月1日,4月29日就去電視臺報名。

在陳愛美的記憶中,剛記事的她就被廣播站阿姨抱到麥克風前,歌聲隨著高音喇叭傳向四面八方。

陳愛美祖籍山東青州,家祖早年遷徙到陝西閻良,父親曾是西安廣仁醫院(現四院)的一名醫生,上世紀60年代初舉家落戶譚家公社保和大隊當了農民,社教中被定為“漏劃地主”。因為是農民身份、地主成分,她進入縣廣播站、縣秦腔劇團的希望一次次破滅。好在作為“可以教育好的地富子女”,高中畢業後,她被臨潼縣生產資料公司招收為副業工,負責農資保管兼廣播室廣播員,又因為臨潼縣被評為“農業學大寨先進縣”進省城宣傳,隨後就被抽調去陝西省展覽館做講解員。

陳愛美至今還保存著1979年4月18日的《西安日報》複印件,上面一則陝西電視臺招考廣告改變了她的命運,她在3600名報考者中脫穎而出。

“工作前拉過架子車,工作後住過筒子樓,人生百態,樣樣嚐遍”,陳愛美從來不避諱自己曾經當過農民。剛進臺時,她很清楚自身的不足在於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年齡偏大、沒有文憑。她深知“德有多高,才有多大”,生活才是讀不完的書,只有憑藉勤奮和實力,在熒屏上見分曉。1984年,陝西電視臺的新聞節目由每週三次,變更為每天一次,並由播音員出鏡擔任口播任務,陳愛美成為陝臺首任陝西新聞口播播音員。1985年,她參加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編採函授專業,並獲得大專文憑。

老少鄉親們都叫她“美兒”

1990年再次成為陳愛美的轉折點。擔任新聞部播音員的同時,受命兼任戲曲欄目“秦之聲”主持人,從此她走出封閉的播音室,走進了三秦大地的千家萬戶。

大齡村姑考上了電視臺播音員,後成為陝西最美女主持人

90年代陳愛美在渭南農村受到大嫂們的熱情迎接。

1990年秋,欄目組來到興平縣北吳村,面對滿場滿院、樓頂屋下的鄉親父老,陳愛美激動地說:“50年代有句話是‘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飯’,今天,當年的梁秋燕、著名的秦腔演員李瑞芳來了,歡迎她唱一段《梁秋燕》好不好?”李瑞芳接過話筒,對著臺下的鄉親們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梁秋燕有了接班人,就是咱的主持人陳愛美。大家請她演梁秋燕,我唱二嫂好不好?”臺下群星齊聲高喊:“好!”

陳愛美說自己是“人來瘋”,人越多越來精神。從那以後,無論走到哪個鄉哪個村,“秦之聲”的鑼鼓尚未開敲,鄉親們便從十里八村潮水般湧來,為了能聽一曲秦腔古韻,也為了看一看自己心儀的節目主持人陳愛美,只要她一露面,便會被成百上千的鄉親圍住。當年的《秦之聲》戲曲組外出錄像,攝製組重點保護的對象有兩個,一是價值過千萬元的電視轉播車,而另一個就是小巧玲瓏的主持人陳愛美。主持《秦之聲》欄目多年,隨欄目劇組幾乎走遍了全省縣鄉村。

兩會上為保護文化遺產鼓與呼

早在2003年,陳愛美擔任政協第九屆委員會委員後,她就在政協會上提交了《保護搶救我省有影響的民間活態文化遺產》的提案,呼籲對華陰皮影戲、富平阿宮腔、商洛花鼓等地方劇種進行有效保護。當時所說的“活態文化”後來被正式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陳愛美是秦腔進校園的“提案第一人”,2005年她在陝西省兩會上提出“秦腔進校園”建議,最終被會議採納立案。此後她連續六年在政協會上提出對秦腔的保護,以及加強對秦腔文化的發揚和國際交流。作為“秦腔代言人”、“秦文化吶喊者”的陳愛美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提案,這源自她對秦腔的無限熱愛和多年的夢想。

最讓陳愛美難忘的是,2007年兩會上,她的《關於保護中國百年曆史文化名牌“西安易俗社”的建議》一提出,就引起了文化藝術界委員們的一致關注,有44名委員在該提案上留下了簽名。午飯的間隙,她專門找到會議小組召集人陳忠實先生。陳忠實對於這個提案深有感觸:現在年輕一代對秦腔已經越來越淡忘,保護這一優秀文化藝術形式刻不容緩,在這方面,政府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在下午的分組討論中,陳忠實專門做了發言:“豪放悲壯的秦腔,是壯闊厚重的黃土地的象徵,也是咱秦人的魂啊。”

陳愛美對於易俗社似乎有著難捨的情愫。在2012年的陝西省兩會上,她提交《關於保護性開發陝西文化名人高培支故居的建議》,呼籲“高培支故居不僅是關中民居建築文化的重要遺存,也是易俗精神的歷史見證。”

幾年過後,高培支舊居保護並沒有太大起色,陳愛美談及此處神情黯淡。

作為新聞出版界的政協委員,陳愛美用新聞人特有的視角和方式,將關注點聚焦到社會熱點問題。

2005年,陳愛美建議應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上增設“打工族”代表的席位,賦予其政治權利,由這些代表直接反映數千萬“打工族”的政治意願和利益訴求。2010年,陳愛美聯合11位省政協委員,提議整治拉土車。提案中列舉瘋狂拉土車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2008年7起、2009年6起、2010年1月3起,同時還總結其他省份管理拉土車的先進方法,列舉以供參考。

三個女人拍了一部《我們的易俗社》

2011年底,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全巧民病重,陳愛美前往探望,她忽然有個想法,要把老人的影像資料留下來。“他們就像秦腔藝術的活化石,很多秦腔老藝術家都八九十歲了,留下他們的影像資料,也算為秦腔搶救性保護留下點資料。”

第二年恰逢易俗社成立百年,陳愛美想為易俗百年獻份禮,她身邊有個“忘年交”叫姚雅劼,一位漂在央視的編導,向《探索·發現》欄目申報要拍攝一集《中國秦腔》,得到了審批,二人就策劃起來。在籌拍過程中,團隊中又加入了曾在媒體工作的徐麗莎。由於後來《中國秦腔》更名為《易俗往事》,後來確定為《我們的易俗社》。

對於已過花甲之年的陳愛美來說,此舉完全是民間行為,沒有任何官方背景和經費來源。陳愛美三人的誠心感動了一位企業家,答應給她5萬塊錢,但第一期到賬的只有兩萬。

2012年7月,陳愛美和姚雅劼坐火車到達武漢,尋訪易俗社第一次出省演出蜚聲武漢三鎮的故事。就這樣,三個女人循著百年前易俗社的足跡重走“易俗路”,北上北京、南下武漢、西到蘭州,東到上海,行程上萬公里。尋訪了142位專家學者、藝術家和當年的親歷者、見證者的後人,以他們的回顧為主,梳理了易俗社百年間的鉤沉往事,最後拍了3700分鐘的素材。

2013年9月15日,120分鐘的紀錄片《我們的易俗社》在央視戲曲頻道開播,被廣大觀眾譽為“來自陝西民間的紀念和致敬。”

陳愛美並不滿足於紀錄片的成功。在她們尋訪易俗社萬里足跡的同時,陳愛美還蒐集了有關易俗社的文字和實物,其中不乏填補易俗社史料空白。她接下來的願望是將來成立易俗社博物館,她會將這些史料捐獻出去。(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