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林区人,他繁育经济树种,探索研究经济苗木,还能拓宽生态产业发展路径

王有传是亚布力林业局有限公司虎峰实验林场一名苗圃技术员,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区由木材生产向管护经营过渡,这也给林区人带来了新的挑战,靠采伐大木头吃饭的日子没有了,这让王有传转变了思想观念,培育传统的苗木已经过时,没有太大效益,王有传脑海中有了新的目标:“繁育经济树种,探索研究经济苗木,既符合天保政策,也符合生态建设要求,还能拓宽生态产业发展路径。”于是王有传找到林场领导,说了他的想法,得到了虎峰实验林场党政领导的支持。


有这样一个林区人,他繁育经济树种,探索研究经济苗木,还能拓宽生态产业发展路径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多年的老技术员,王有传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为协助好林场领导管理苗圃工作的同时,认真开展经济苗木繁育、栽培技术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他凭着一股犟劲和对经济苗木繁育技术的执着探索,不断取得了经济苗木技术研究项目新成果。20多年里,王有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虚心向培育苗木的科研专家和老一辈苗木技术人员学习,活学活用、认真探索,科学创新技术方法,本着节约科研成本、提高苗木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经过不断努力研究,成果日渐丰硕。先后参加完成了十几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了松花江林区科技进步壹、贰、叁等奖和黑龙江森工总局科学技术进步贰、参等奖,并获得全省森工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成为亚布力林业局有限公司带头开展经济苗木繁育、栽培技术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的带头人。


有这样一个林区人,他繁育经济树种,探索研究经济苗木,还能拓宽生态产业发展路径


在工作中王有传亲历亲为,参加工作35年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专研业务,并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凭借自己多年来对红松嫁接培育果林的经验,王有传应邀参加了牡丹江林业特产研究所制定的“红松果林嫁接技术标准”的评审和修改工作。一段时间以来,在佳木斯、双鸭山、齐齐哈尔等地推广红松果林数十万亩,仅东宁顺丰林地公司就达十万亩,培养嫁接技术工人数百人,虎峰实验林场的职工家属有80%以上的适龄人员都掌握了这项技术,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森工木材停伐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王有传逐步认识到发展林区生态产业、培育经济林树种的前景非常广阔,去年,他播下了红松果林和平欧杂交大榛子九十余亩,目前长势喜人,明年将大面积推广,几年后会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王有传富了,但他认为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只有大家都发展经济果林,使经济果林形成规模,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此,他把自己所学的培育经济苗木知识、技术、信息无偿地提供给身边的职工群众,他用爱心和行动默默地帮助着有困难的群众从事经济林产业发展。

如今,王有传追求的经济果林建设的绿色梦想,已经融入黑土地上这片敞胸怀、纳百川的大森林里,他在探索开展经济苗木繁育、栽培技术研究推广的创业路上越走越宽广,继续收获着经济果林发展的希望……在生态产业建设中他将为林区职工群众探索出更多的经济林发展路径。


来源 | 亚布力林区
编辑 | 王国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